以肉身投喂算法:外卖员与你我皆是“人体电池”| 随机波动143

文化   文化   2024-08-22 12:03   北京  

图片:Pexels


2011年的五道口,当时“外卖”这个概念刚刚兴起,人们打开电脑端如黄页般的网页,在上面选择餐厅,然后打电话订餐。当时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直接打开手机APP,快速浏览、点击,做出选择,结算,下单。随后订餐具象化为地图上一个快速移动的点,不断靠近。而整个过程,我们无需打电话,也基本不用与具体的人沟通。

学者孙萍将目光投向这种变化,在最近出版的《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一书中,她回溯了外卖平台的发展历程,她指出,在平台发展初期,“成千上万的外卖骑手、消费人群和调度员成为建构人工智能派单系统重要的’人力基础设施’”。而外卖员,则是系统中的“人体电池”,他们以肉身之躯,在开放的街道上来回穿梭,为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用数据,帮助系统不断完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从事肉身劳动,也进行数字劳动。

外卖骑手看似来去自由、脱离了传统大工厂制的全景敞视监控与约束,但这种以自由为名的、创业式的劳动却将骑手们抛入一种高度竞争的、加速的劳动状态。孙萍指出,这背后是平台经济语境下资本运行逻辑的显著变化——资本的控制对象由“劳动者”变成了“劳动”本身。这导致劳动和休闲的边界逐渐模糊。在送外卖时,移动中的骑手们不断给平台投喂数据,而在休闲时,他们仍然高度依赖手机,他们浏览短视频,使用社交软件,玩游戏,以另一种形式投喂算法、“助力”其成长。

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状呢?如今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平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新型基础设施,甚至成为我们与他人交往与互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当人的行为数据化、当数据商品化,我们在平台上的种种行动——停留时间、点击率、转赞评等等——都转化为“投喂”算法的重要原材料。面对不断进化的算法,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反抗是可能的吗?外卖骑手如何感知和理解算法,又如何与它斗智斗勇?这不仅关乎外卖骑手的当下,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 本期主播


傅适野,媒体人,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CyberZhiqi

冷建国,媒体人


🛵 本期嘉宾


孙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平台经济与数字劳动、性别、技术与社会发展等方向的研究


[03:52]何谓“过渡劳动”?

[11:17]要抵抗对劳动人民的过度赞美

[20:02]送外卖不仅是“力气活”,也是“情感活”

[30:48]遇到矛盾时,我们为何更依赖“去人化”的处理方式

[33:50]我们都是双重或者多重的“人体电池”

[41:59]普通人的“算法想象”,也会反哺给算法本身

[49:54]外卖员的“数字韧性”和微小抵抗

[58:54]游戏化的送餐竞赛对女骑手有吸引力吗?

[1:09:18]二代三代农民工的家庭分工发生了变化

[1:17:42]女骑手不再是安排家务的稳定主体,而要随时出发

[1:24:11]女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如何融入男性为主的骑手群体?

[1:34:07]疫情对整个外卖行业有何影响?


📚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过渡劳动》孙萍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Shoshana Zuboff

《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蔡玉萍


🎵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陀螺》,by万晓利,from《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文字 | 随机波动

图片 | Pexels



 \ About Us / 
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

 \ Say Hi / 
surplusvalue@163.com

每周三更新
www.stovol.club
苹果播客 | Spotify | Pocketcast | 小宇宙
泛用型客户端复制rss feed:http://www.stovol.club/rss可手动添加节目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订阅关注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还是那个「中文播客精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