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标签下的沙坡尾,90年代就是红极一时的厦门“美食天堂”

民生   文化   2024-09-20 20:32   福建  


每天清晨的沙坡尾,在年轻人还没涌进来的时候,是属于在地居民的。

居民们早早就起床了,他们中有的人带着小狗在避风坞木栈道上散步,有的则走在沙坡尾的小巷里,为接下来的一日三餐采买新鲜的食材,有的人则早就在其楼下摆好了小茶桌,烧上一壶水,往茶壶里放上一把厦门本地产的海堤茶,和家人朋友一起在初升的朝阳下开始了一天的呷茶话仙。

沙坡尾的清晨,从悠闲开始

一些小贩从龙海乘渡船而来,带着新鲜收获的油柑、海蛎、杂鱼,以及自家制作的鱼干、萝卜干等在蜂巢山路的三角梅树下摆摊贩卖。还有磨刀匠人骑着老式自行车,携带磨刀石、砂轮等工具在街头巷尾穿梭,招徕生意,随身携带的扩音器里响着熟悉的吆喝声——“磨剪子咧,戗菜刀”。‌‌

9月19日清晨,大学路上的磨刀匠人

在民族路三十几平的街边小店亚海面线糊,每天凌晨四点,年已七十的黄双海就要起床煮面线糊,先是将前日熬煮整天的大骨汤用作汤底,然后用香菇、虾米调味,接着再放入手工面线,香气扑鼻。早上六点开始售卖,十点多就卖完收摊。老厦门港人每个精力饱满、暖融融的早晨,就是从这么一碗面线糊开始的。

三代沙坡尾人共同的早餐店

沙坡尾是一个有六百年历史的老渔港,在地人祖辈在海上与风浪搏击,拼命打渔,船一靠岸就懒得折腾,享受生活这个想法就像基因一样刻在他们的体内沙坡尾的节奏是缓慢的,悠闲的,而在地居民的性情是很随和的,对于外来者,他们亲切又包容。这样的状况一直以来并没发生什么变化。

也正是沙坡尾人享受生活的这种态度,使得这里充满了有趣的创造和新鲜事物。


厦门啤酒业的祖师爷

目前公认的厦门精酿啤酒的肇始者是胖胖啤酒马,十年前,德国酿酒师大卫在民族路的肉店后厨酿出了厦门第一锅精酿啤酒,此后把店先后开在大学路菜市场旁边和沙坡尾艺术西区里。

沙坡尾是厦门精酿啤酒的诞生地

历史总是会有奇妙的偶然。厦门啤酒业的祖师爷,其实是旧址位于沙坡尾60号的厦门冷冻厂,也就是现在的胖胖啤酒马所在的地方——沙坡尾艺术西区。 

据厦门地方志记载,1961年6月4日,厦门冷冻厂试制啤酒成功,是为厦门生产啤酒之始。由于缺乏专业工艺,产品口感一般、酒味苦涩,并未正式投放市场。

有趣的是,虽然厦门冷冻厂只是当时沙坡尾渔业产业链的一环,但一直有个坚定的”啤酒梦“。1983年,冷冻厂推出了散装出售的“鹭江啤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冷冻厂”的酒生产规模一度发展到40000吨,“鹭江啤酒”更以其优异品质成为“省级优质产品”。

鹭江啤酒的2010年代包装

上世纪90年代末,厦门本土啤酒市场竞争激烈,“鹭江啤酒”渐渐没落。沙坡尾的渔业解体后,冷冻厂也成了空置的旧厂房。现有的网络资料已难以找到“鹭江啤酒”最后的历史,但网友帖子显示,2013年左右,“鹭江啤酒”曾在“台湾中鹭集团”这一企业旗下以易拉罐包装面世,并换上”台湾风味“作为卖点。不过易主、换装终究没能让”鹭江啤酒“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台湾中鹭集团“已在2017年宣告解体。


八九十年代的美食天堂

和现在的沙坡尾一样,除了有可以买醉的啤酒,八九十年代的沙坡尾,还有各种可以满足口舌之欲的餐馆。这其中,海味大厦是老一辈厦门港人心目中的美食天花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蜂巢山路一带的海味大厦、渔民俱乐部、鹭台大饭店等连成一片不夜城,和道路两旁的职工宿舍和渔民大楼交相辉映,市民们称这里为“海洋水产一条街”,当然也催生了当时厦门最红火的海鲜一条街。在当时的厦门,吃海鲜都会首选到沙坡尾一带的海味大厦或者其他的大排档来。

八九十年代的蜂巢山路,左侧为海味大厦 by 网络

“海味大厦”的前身——“海味馆”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很有名气,它是渔捞公社开办的一间菜馆,主营海鲜,设有冷盘、汤点、甜点、小炒和酒部,承办各种筵席,经营的上等食用海产有十多种:鳗鱼、鮸鱼、马鲛、黄花、鲨鱼、虾、蟹等,夏令的清蒸鱼汤、炒鱿鱼,冬令的当归鳗、炒鱼片以及各色鱼丸等都很受欢迎。

海味大厦老广告 by 厦门手绘地图

“海味馆”最大的特色就是渔捞公社直供的新鲜货源,后来兴建的“海味大厦”继续延续这个特色,连同附近的鹭台大饭店,一起成为厦门人的一种味蕾记忆。

改革开放初,位于思明南路蜂巢山路口的海味大厦建成,成为厦门港的新地标。“海味大厦”这个名称很符合厦门港的气质,大厦则分为旅社与餐饮两部分。海味大厦北与华侨博物馆隔街相望,南临渔民俱乐部,使得这一带成为厦门港人的文化、娱乐中心。如今大楼犹在,但已改为办公用楼。

近十几年来,大学路上的JUICE面包店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和附近居民心目中“最好吃的面包”的代表,有些在福州读书的年轻人到沙坡尾旅行,买了JUICE面包回去和舍友分享,舍友吃了之后甚至专门为了JUICE而来沙坡尾。

侨利面包老广告 by 网络

在三四十年前的沙坡尾,同样的荣耀角色是侨利面包厦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侨资、外资企业应运而生,侨利食品厂就是其中一家,由建发侨光电子原件厂与香港鹭江公司合资,主要生产高级面包、中西饼、糕点等等。

侨利面包创始人 by 网络

侨利食品厂从外国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让厦门人在三四十年前就能品尝到这种有中西交融特点的糕点。侨利面包生产的奶油蛋糕、吐司、法棍、西式饼干等在当时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时髦食品。


老厦门的“硬通货”

沙坡尾不仅有寻常可见的普通美食,还出现过可以让人强身健体的营养补品。在很多厦门小孩的共同记忆里,大概都吃过星鲨牌鱼肝油,这种可以帮助人们防治夜盲症、佝偻病等疾病的好东西来自于厦门鱼肝油厂,成立于1952年的“厦门鱼肝油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第一家国有企业

厦门鱼肝油厂大门 by 网络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厦门鱼肝油厂的产品风靡一时,远销海内外,产品市场份额一度占到全国60%,可谓是当时厦门的“独角兽企业”,而厦门鱼肝油厂的工厂旧址就在沙坡尾58号。

”星鲨“是深入人心的老品牌,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星鲨牌”乳白鱼肝油,味道好,浓度始于一,乳化均匀,色泽好.....品质赶得上英国著名品牌“司各脱”。在好几代人的记忆里,这种有点粘稠、乳白色的好喝的液体,是可以增加营养、强身健体的。在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里,探亲访友,拎上两瓶鱼肝油当礼物是很体面的事,鱼肝油有乳白、橙汁、银耳、复方银耳等品种,好喝的口感,让当时很多小孩子特别心水。

八九十年代的厦门星鲨鱼肝油厂 by 网络

2004年,厦门鱼肝油厂合并重组,整体从沙坡尾搬迁至海沧区。在沙坡尾诞生的这个传奇开启了新的旅途。事实上,在沙坡尾历史上出现过的老品牌绝不仅于此,如今在市场上依旧可以买到的松筠堂药酒同样来自此地

沙坡尾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小小的一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了太多的故事,有着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曾经和现在依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为这片土地增添着不同面向的多元内容,对于一个想要慢慢了解这里,真切体会这里的人来说,“网红”只是很多人对于这里的刻板印象。

在沙坡尾,用一种轻松的心态趴趴走,你总能发现一些从来没想到过的有趣体验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
1.《这些发黄的厦门市井美食地图,张张直戳你的青春记忆!》,沙坡一尾猫公众号
2.《谁说厦门本土啤酒品牌都死光了?!》,沙坡尾酿造公众号
3.《回眸侨史 铭记初心|记忆里香喷喷的侨利面包》,思明侨联公众号



-END-



----------------
艺术西区 | 原创发布
----------------
欢迎分享




图片 | 来自网络、厦门手绘地图等
编辑 | 趣 趣

----------------

// 西区好店 //

胖胖啤酒马 / 咖飛狮 / 蜕壳俱乐部 / 厦门的查查斯 / 不不不百货 / 工业糖精 / 无解空间 / 咸鱼俱乐部 / 照了个相 / 月邻居 / TUUO / 瑞帕自助健身 / 大爱潮牌 / 摸鱼商店 / Soul Train

----------------


思明公安在此郑重提醒:
对于编造、故意传播网络谣言者
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查处
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有序

----------------

艺术西区
厦门青年文艺公号,跟城市人群结合紧密,信奉“所有发生在现场的文艺,是为了给生活增加多一种有趣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