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封信,应该是个老人家写的。
你从这封信里读出了什么呢?一个老人的自尊?穿透纸背的悲凉?请注意“最好能有一个番茄”后边那个括号以及里边的话,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了。
他没有直接说,我好久没吃番茄了,能不能给我买个番茄啊。而是用很委婉的口气说,最好能有一个番茄,意思是没有也没关系。那个括号则试图在维持着一个人最后的体面,番茄多稀罕啊,居然好久没吃过了,可能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要是直接说出来就太丢人了,不如放在括号里吧,也算是苦中做点乐吧。
我不知道这个名叫郑建华的老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但想必一定受过不错的教育。那工整漂亮的笔迹,那字里行间的礼貌周到,那“您好”的开头,那“谢谢”的落款,那恰到好处的空格,那既熟悉又陌生的用词:抱歉,现金,找零,恳求,麻烦,不好意思,惭愧,这短短几行字仿佛道尽了一生的坎坷和沧桑。
任何解读和溢美之词,在这样一封信面前都是贫乏的。你只有想想,哦,还有人愿意帮他买东西,不至于饿死,哦,他还有力气写这样一封信,估计身体还可以,心里可能才会好受些。
有没有觉得像极了楚门的世界?
听到一个录音,孩子六岁,阴性,父母都是阳性,去不了医院,给居委打电话,问,能不能帮孩子做个核酸,他的化疗已经拖了很久了,居委先是各种推诿,然后问,父母阳性可以陪同吗?打电话的母亲说,他自己可以去。
一个六岁的孩子要化疗已经很让人难受了,母亲却说,他自己可以去。我没再继续听下去。我现在甚至都不敢点开朋友圈里的各种带有“录音”字样的转发,各种视频号的内容,我知道一旦点开了,又需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平复自己的情绪。
但除非你关掉朋友圈,光看看那些标题就已经足够让人无语凝噎:请大家帮我转发!求不要把我94岁的外婆拉去方舱。朱践耳夫人辞世,据称因封控丧失最佳抢救时间。她被挚爱的上海辜负了,生命在39岁芳华戛然而止。恳请大家帮忙转发,我们弄堂一位产妇和刚出生20天的婴儿被接去方舱。。。
假如我在那个城市,遇到像他们那样的情况,我该如何自处呢?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万一去了急诊被拒之门外怎么办?我一个上海的医生朋友说,上海其实有很多医院急诊是开的,只要做抗原就可以,还给我发了一个上海媒体做的就医地图(https://covid19.shobserver.com/patientManagement/mobile/ncov2019/hspinfo?t1=)。可问题是,普通人又怎么知道这些呢?
感觉现在的上海也是一座信息的孤岛。我如果生病了,肯定第一时间去百度里搜,但置顶的可能还都是各种广告,你得足够有耐心才能搜到你想找的医院,好不容易找到了,打电话去问,要么忙音要么没人接,有个博主试着给十几家医院急诊打电话,只有两三家是有人接的。
这么来回一折腾可能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索性随便找一家吧,把人送到了,说不接,又找一家,还是不接,又找一家,接了,但要核酸,等核酸出来,可能已经过了最佳抢救期了。
那天看到一个数据,上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518万,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我从开头那封信里似乎也看到我二十年之后的场景,希望那个时候我用不着写信跟邻居求一个西红柿,太没有尊严了。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