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废柴(都市剧《凡人歌》原著):精英男,不是经济适用男,拒绝2000万豪宅的李晓悦,从来不羁放纵爱自由!

文摘   2024-10-06 21:32   湖北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那隽的“十年经济发展计划”加速了李晓悦离开的进程。

他的A计划是伟光正的。

对于他自己,在他的计划里,他一直在这家公司干。

权利方面实现三个转变:技术员——技术管理——高层,一直干到他退休。

可谓非常理想非常稳定的工作计划梦了。

钱财方面,他认为财富是和地位挂钩的,等他干到高层,就可以拿到五千万的期权,未来可期,实现财富自由不是梦。

有了原始积累资金,就可以在四十多岁,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如果不想无事可做,生活太过无聊枯燥单调,还可以发展点爱好,以自己喜欢的姿势过完这一生。

那隽这个人,聪明自负、爹味十足的精英男,从“小镇做题家”一步步白手起家在外打拼,在北京买了2000万的大平层,也算是拥有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职场得意,情场失意,那隽最终失去李晓悦,一点儿也不冤枉,无非是能量守恒罢了。

在他的计划里,李晓悦要抽掉自己软散的懒骨,替换成无坚不摧的钢筋铁骨,她要在正规的大公司上班,发挥核心价值,拥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优势利导,当管理,当部门领导。

同时,她要事业家庭两不误,三十多岁之前生一胎,出月子后马不停蹄上班,四十岁左右生二胎,公司愿意用她,就心甘情愿被公司榨干价值,公司不愿意用她,就回家自由职业,老公孩子热炕头。

那隽的优点是,他的人生计划里有她,换个人来看,可能就会让对象十分感动:你心里有我!

而这个人是那隽,就让人极度引起不适,他的计划里埋藏着对她不思进取的嫌弃,他想要的是在外是白领精英,在内是两手抱娃辣妈,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完美无缺的老婆。

稍微能容忍的一点瑕疵是,公司地位也不用太高,是个领导就好,就好像贵女择婿,不要求你中状元,但起码得是个进士,这是择婚录取的门槛。

他让人恶心的一点就在于此,他一方面不喜欢拜金女,但他本人是个拜金男,他想要自己的老婆和他门当互对,即使老婆本身不拜金,也要修炼成一个拜金女,这样才能配得上他。

他从来没有改变过择偶取向,他不是不喜欢拜金女,只是不喜欢拜金女拜金的对象是他而已。

就好像很多人都很讨厌绿茶,但绿茶如果茶的那个人是自己,就一点也不绿,反而茶香四溢,惹人陶醉。

他不仅没有考虑到李晓悦的心情感受就这么自以为是,他也不考虑她工作的现状,一点儿不把她和他哥老那的创业大事放在眼里,认为他们是小打小闹,搞不出什么名堂,最终还是要走向失败。

他认为她的创业小事无关痛痒,最终李晓悦还是要为他们俩十年经济发展计划的伟光正让步。

在他俩共同的大事面前,牺牲她的蝇头小利,不过是理所应当的事,在那隽看来本该如此。

再来看看B计划。

B计划是道路曲折目标正确的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那隽折戟沉沙,他提前被辞退,期权折一半,中年失业,找工作不顺利。

折戟沉沙铁未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为了生计,放弃崇高理想,放弃高标准严要求,降维打击小公司,也能过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还能有套大平层给他兜底。

而李晓悦呢,还是要发挥核心优势,这次呢是她的爱好,可以变钱的爱好,而非她灵动的创意以及出色的文笔。

在那隽看来,如果爱好不能变现,它将一文不值。

他认为他自己失业是龙游浅滩自强不息永不放弃为生存能伸能屈,李晓悦失业就会成为过期商品,只能挖掘自身潜力,或者靠脸和口才吃饭。

他还爹味的举了一个周边人失败的例子,是的,他认为他身边的亲人,包括他哥嫂和沈磊都是失败者。

他认为他们在本该拼搏的时候选择了安逸,放弃了头脑思考,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所以他们会后悔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吃该吃的苦。

他信奉的理念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他自我感动,感同身受,危机四伏,他自以为是要拯救自己最爱的女人,不能眼睁睁看她浪费人生,在他看来,这是在自绝。

可是三观不同,无法强融。

在李晓悦看来,能吃苦,就有无穷无尽的苦要吃,就像那隽拼命工作加班有吃不尽的苦,为此还得了惊恐症和忧郁症,把自己的身体都要搞垮了,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又何谈吃得了苦,就能成为人上人,这岂不荒谬,岂不成了谬论?

两个人对要不要吃苦有了很大的争议。

李晓悦吃够了父母离世的苦,吃够了自己一个人独自奋斗的苦,所以她一点儿苦也不要吃,绝不委屈自己,绝不加班,反对霸权主义,整顿职场,坚持要做自由的个体,不想结婚生孩子。

那隽忽视自己身体的苦,他愿意吃奋斗拼搏的苦。

他永远有着“明天可能会失业”的危机感和焦虑感刺激着自己,不给自己留一点儿自由和放松的余地。

哪怕他被公司厕所的钟激得惊恐症爆发倒地不起,哪怕公司为此给他放了十天假期,哪怕他和李晓悦一起在沈磊所在的“心远地自偏”的隐居圣地终南山旅游,仍是不能轻易放下自己的工作。

他哥老那在原著里这样形容他:“那隽活得像是从哪个战乱、饥寒交迫的国度死里逃生出来的,像后面有抓捕的藏獒追咬一样惊恐万状从不停歇”。

形容的非常逼真具体

那隽认为“车到山前没有路”,所以他信规划更胜过信任他自己。

李晓悦则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而且不止一条,但绝对不是那隽正在走的这条路,而是区别于他的五花八门的道路。

人生的可能性不只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

在那隽的眼里,李晓悦和流浪汉沈磊他们是一样的人,一样的力争下游、无能堕落,只会近墨者黑,他们是失败者,是弱者,是和他不同频者。

如果不是他爱她,他怎么会如此苦口婆心,如此设身处地的为一个自己看不上的人着想,拼命想拉她一把,救她出苦海,偏偏她不领情,不识好歹,话不投机半句多。

李晓悦为他身体着想,想让他不要那么焦虑,把自己崩的那么紧,紧的都快要崩断了,不要总是比较,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他觉得李晓悦逃避压力,不思进取,玩物丧志。

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有病,且无药可救。

这次的“那隽李晓悦十年经济发展计划”,成了戳破他们貌合神离恋爱关系的利器,一直逃避的结婚问题也因此摆上了台面。

李晓悦要的是理解,是自由,而那隽只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爹味的指责,无情的否定她的一切,并想借婚姻之名,行束缚之实,对她的人生规划指手画脚,妄图主宰她的生活。

以爱为名,行僭越之事实,画地为牢,用婚姻作为诱饵,却要拿自由来交换。

李晓悦在爱里长大,如果父母健在,她可能会成为那隽想要的恋爱脑,但她在父母离世后,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摸索打拼、踽踽独行。

对她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爱并不是无可替代的,人会在不同的时期爱上不同的人。

比如李晓悦为了陪那隽散心,在终南山和沈磊有了实际的交际,而不是以往简单的打照面,在深入的了解过程中,两个人的眼神交汇,有了天雷勾动地火的预兆。

确定了眼神,你就是我灵魂投契的人。

所以才有了后来,两个人一个告别前男友,一个告别前妻,几乎无缝衔接的走到了一起的开放式结局。

永远会爱上李晓悦这样的女孩,她自由、清醒、勇敢,她不物质,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曾经有一套2000万的大平层摆在她面前,等着她入住,只要她点头说“我愿意”,但她拒绝了。

她即便不是陶渊明,她也拥有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她永远不会为了婚姻舍弃自由。

她提醒了在爱中和婚姻中的女孩,永远不要放弃自由的自我,永远要保持自我的鲜活。

最后再以那隽的一个搞笑的黑色幽默悖论作为此文的结尾。

爱钱的他,爱的就是她的不爱钱。但因为她不爱钱,她一股脑地把爱钱的他连钱一起扔了。

谁说李晓悦没有恋爱脑,只不过她恋爱脑的对象是自己啊,永远要爱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你想要的终会将你围绕。

不知舞
你好呀~我是不知舞,30岁,下班后做公众号的职场已婚女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