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实验小学开展京藏两地双视课堂
按照北京市教委、北京援藏指挥部精神,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京藏两地双师课堂。
2024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管理中心和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们一起举行了跨越3000多公里的联合教研。活动由中关村三小李京华主任进行主持,海淀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廖艳华,海淀学区各校数学教师,拉萨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全程参与活动。
首先由海淀学区管理中心陈雨嘉老师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的侯梦滢老师共同执教一节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课堂上拉萨和北京两地的孩子们在两位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讨论滑梯是否安全的问题,通过自主思考、自主评价的形式探究角的度量工具,同时发现要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才能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视频了解了1°角的历史由来,在热烈的课堂研究氛围中,两地学生互相交流思想、学习经验。
双师课堂结束后,中关村三小赵立盼老师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以及磨课的过程进行说课,说课不仅对教材教法进行了梳理,也分析了两地学生的学情,以及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两地信息的及时互通。
最后由中关村三小杨行老师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的内容进行说课分享。
学生感受:
拉萨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索朗德吉:我与北京小朋友一起上课,我感到非常激动与兴不但得到了新的思路方式,而且我发现他们上课时,连一根针掉了, 都感觉很响亮,通过双师课堂,我们可以一起回答问题、分享观点,这种互动让我觉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同时,我也从他们的回答中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拓展了视野,同时我明白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不仅影响到自己,还影响到那些与我一起学习的内地小朋友。因此,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好的表现来回应这份责任和期待。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我更加开放和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会珍惜这次机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做好准备。
拉萨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阿旺白玛:这次的双师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发达给我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了很多便利,让原来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同时也在这节课上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我和北京小朋友们心连心,面对面的交流,知道了北京小朋友的心理感受,看到了他们的课堂纪律和精神面貌都非常好,让我有了深刻的感受。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北京小朋友在课堂上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合作。这段双师课堂的经历将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勇往直前!
2024年11月20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语文学科联合教研。
京藏双师课堂由中关村第四小学刘佳老师和援藏教师王静老师接力授课《雪孩子》。援藏王静老师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状态,时刻准备接力授课,继续这场跨越地域的知识之旅。
拉萨的藏族学生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只要脑海里冒出疑问,无论是那些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知识难点,还是自己对于课程内容萌生出的独特见解,都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小手。通过网络向远在北京的主讲教师发表见解。身在拉萨的王老师在屏幕前,就好像拥有了神奇的“千里眼”一般,能清晰地看到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表情。说到排比句,有的学生微微皱眉,有的学生眼睛放光,嘴角带着笑意,王老师就能精准地感知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而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指挥家,适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让这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宛如一首和谐美妙的乐章,在京藏两地的教室里奏响着知识的旋律。这种跨越空间的互动交流,让课堂不再受地域限制,仿佛大家都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拉近了京藏两地师生间的心灵距离。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最后,援藏的拉萨市实验小学刘全华校长总结了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京藏双师课堂宛如一座无形的桥梁,跨越了京藏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将优质的教育资源紧密相连,为学生发展、教师团队协作开启了一扇扇探索知识的新大门。
北京老师感受:
李少云:我们作为援藏老师王静老师的“娘家人”,隔着屏幕看着我们亲爱的战友,远离家乡,奔赴雪域高原,坚守在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教学一线,内心无比钦佩与思念。她的工作环境艰苦,但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在双师课堂的接力授课中,王老师密切关注着京藏两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悉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适时引导点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不断成长。
整个活动过程中,拉萨市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们认真教研。看到连线后教研现场的场景,我深受感动。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援藏校长刘校长的总结发言将此次活动的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提到,京藏双师课堂不仅传递了知识与技能,更传递了关爱与希望,让两地的学生们能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成长。刘校长的总结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
马超:今天,我有幸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雪孩子》在线课程,北京的刘佳老师和援藏的王静老师通过连线教学,将两地的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堂课的创意与用心让我印象深刻。刘佳老师和王静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他们不仅将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还巧妙地穿插了互动环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特别是王静老师温柔而深刻的提问,总能激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刘佳老师引导下北京学生的热情回应,又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与欢乐。
《雪孩子》的故事更是让人动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会我们珍惜友情,理解牺牲的意义。每当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而勇敢前行时,我的心也跟着揪紧,为他的勇敢和无私深深感动。
这次在线学习的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以及不同地域文化交融的美好。我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和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西藏的老师:
魏江红老师:在这周三听了我校援藏王老师和北京学校刘老师所执教的《雪孩子》,让我感触颇深:
一 、俩位老师们教学准备充分。对教学流程了如指掌,这都源于他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孩子们整堂课学习热情也很高。
二、课堂条理清晰。整堂课以任务驱动式模式,以闯关的方式层层递进教学,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可以说,每个任务下的活动都是有梯度的设计。
三、俩位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老师积极去引导,起到了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
听了俩位老师的双师课让我受益匪浅。
高卫老师:在本次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两位老师充分地展示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从雪花之问的字词教学到阅读理解,再到句子训练的发挥孩子想象力,课程内容设置合理,知识覆盖面广。
教学方法灵活:教师运用了补白练习,使学生学会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同时结合旧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氛围活跃: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大胆发挥想象,增强了课堂互动性。
及时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北京的孩子感受:
孩子1:周三这堂课我和拉萨的小朋友一起上课很专注,更愿意回答问题了。并且课文当中的雪孩子和小白兔真是情意深刻。我感觉到拉萨那边小朋友非常积极,非常主动。这节课特别新颖,能和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一块用这样的方式上课,让我们感到很开心。还没上课之前,我觉得非常兴奋与期待。上完这堂课,我觉得比我想象当中的更有趣了。
西藏的孩子:
孩子1:
索菲亚:今天我与北京的小朋友们一起听刘老师和王老师的课,我非常的喜欢,课堂上的内容丰富多样。让我们轻松掌握知识,明白知识的魅力,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北京的小朋友阅读能力强,反应快,他们的热情、好奇、坚持都值得我们学习,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降白洛丹:周三我和中关村四小的学生一起上课,我上课的时候很紧张,不敢回答问题,特别怕说错。在王老师讲的时候,我回答了一个问题,老师表扬我说的特别好,我一下子就不紧张了。当时我坐下的时候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2024年11月21日上午,拉萨市实验小学王军老师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程然老师开展了主题为教育信创点亮科学未来的双师课。京藏两地师生相聚“云端”共上一节课。首先由王军老师以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帮助,激发两地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们观看“未来学校”的视频沉浸在科技在学校的广泛应用。在了解、掌握流程图的前提下,开展教育信创编程课的学习。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认真记录着课堂学习单,去讲台上讲解小车的编程过程,一起完成赛车游戏。环环相扣,其乐融融。在北京程然老师科学课教学中,以实验形式利用科学教具为学生们揭开“力可以使物体运动,也可以使物体静止,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课件展示了从古至今各种车辆的变化,将环保意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匪浅。跨学科学习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育信创为科学课跨学科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科学现象、探索自然奥秘,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则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与互动。
在教育信创环境下,科学课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革。以项目式学习为例,京藏两地教师可以结合教育信创与科学课程内容设计跨学科项目,如“探究小车速度快慢与什么有关?”。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速度快慢、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料收集、方案设计与展示汇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信创与科学课的跨学科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跨学科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王军老师、程然老师共同积极探索教育信创在科学课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
学生感悟:
老师感想: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科学教师程然:在双师课堂上,我们在云端上和拉萨的学生们一起探索科学世界。一是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处在一个力的世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出探究小车速度快慢的实验过程。二是结合实际生活,用生活中的例子讲解科学知识,这样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拉萨市实验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王军:将信创课与科学课结合,让拉萨市与北京市学生“面对面”共同探索科技世界的奇妙。为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热爱科学、科技的种子,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科技是自立的,教育是自强的。
文稿、图片:陈雨嘉 王军 王静
编辑:龚华
初审:陈雨嘉
复审:陈维兵
终审:刘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