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回响 传递档案声音——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第十五期)

文化   2024-06-27 17:00   河北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聆听历史回响 传递档案声音——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三地档案工作者讲述本馆珍品档案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档案从“故纸堆”走进“百姓心”,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强自信贡献力量。诚邀您一同追寻档案中的历史足迹,感受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请听第十五期:北京市档案馆《“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一封亲笔信》、天津市档案馆《紧急动员起来 向洪水作斗争》、河北省档案馆《萧永智——烽火中的家书》。

1

北京市档案馆

北京:“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一封亲笔信


这是一份保存在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市警察局全宗中的档案,是陈独秀写给时任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的一封亲笔信。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一段场景,在陈独秀离开北京后,胡适就是拿着这封信来找吴炳湘,信中陈独秀写到“日前接此间友人电促前来面商西南大学事宜匆匆启行未及报厅”。

写这封信的起因,在于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后经社会各界多方营救,于9月16日获得保释,在出狱后按照当时的豫戒法规定仍处于监视居住。

这封信的落款时间是(1920年)2月14日,信封上则显示是在2月16日由上海一旅社寄出,根据北京市档案馆的另一份档案《中一区警察署监视陈独秀的月记表》的内容,2月9日陈独秀以去胡适家为理由,脱离了警察署的监视,之后由李大钊等人护送,一周之内离开北京辗转多地抵达上海的陈独秀写下了这封信,信中言辞轻松诙谐,开篇陈独秀就写道“夏间备承优遇,至为感佩。”,表达出了在被拘禁和监视居住期间的豁达和乐观,而信的末尾陈独秀又写了“事了即行回京再为面谢”,要知道这时的他正处于弃保外逃,整封信显示出了陈独秀的从容与镇定。而正是在这次离京赴沪途中,陈独秀、李大钊二人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也就是著名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北京市档案馆所藏的这封信,从另一个视角记录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立体的陈独秀形象。 

(读档人:北京市档案馆保管处 肖啸)

2

天津市档案馆

天津:紧急动员起来 向洪水作斗争


“(一)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立即动员起来,积极参加这场战斗……(二)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发扬革命的斗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争取担任最艰苦的工作,不怕困难,不避危险,吃苦在前,奋不顾身,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发扬共产主义风格,顾全大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四)每个党员都应该积极地向周围的群众进行宣传工作,说明当前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坚定信心,动员群众同心协力,积极投入防汛斗争……”这是1963年8月12日中共天津市委给全市党员发出的动员信的一部分,再次读起,仍旧令人为之振奋。

1963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在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持续了10余天,并引发山洪。海河上游山洪暴发共计5000多处,大量山洪进入子牙河、大清河等,其水位以每小时0.4米到0.8米的速度急剧上升,迅速漫过京广铁路向地势低洼的天津汇集。8月12日,中共天津市委向全市党员发出紧急动员信,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战胜洪水。动员信发出后,各路防汛大军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开赴抗洪前线。党员干部沉在一线,干在一线,带领群众冲锋陷阵。仅用5天时间,抗洪大军便完成了各河子埝工程,筑起坚固的堤坝。在党的领导下,天津人民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经过50多天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至9月26日,天津外围300多公里的堤防守住了,市内安然无恙,夺取了抗洪斗争的最终胜利。

(读档人:天津市档案馆宣传部 段斌)

3

河北省档案馆

河北:《萧永智——烽火中的家书》


这是一封写于上个世纪抗战烽火中的家书,写信人是八路军年轻将领萧永智。八十多年前,一场硬仗之后,身负重伤的萧永智强忍伤痛,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魏敏同志:好久不通信了,在这寂寞病室中的我是多么想知道些你的消息啊!到今天止又是四日未眠。痛虽然不及刚受伤时,但也够受了。……恨我自己无能,不但没有关夫子刮骨疗毒的精神,连八路军战士受伤不叫的精神也还不够……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如果他没有‘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崇高牺牲精神,孰不能为一个好的战士,因为革命绝不是快意高谈,而是伟大艰苦的实际行动……”。

朋友们,八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读这封家书,用心去穿越烽火连天的时空,感受信仰的力量。一间陋室、一张土炕、一盏孤灯……萧永智用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向妻子诉说着深深的思念和不与他人言说的伤痛,但更多的是不惧牺牲、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虽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它犹如深情的对望,更是铿锵的誓言,在八十年后的今天,穿透薄薄的纸面,又一次激荡起历史悠远的回声。 

(读档人:河北省档案馆保管利用部 朱武梅)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唐山档案
帮助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了解档案、熟悉档案和更加方便的利用档案,并依托馆藏档案介绍唐山人文历史。努力做到“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资政惠民、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