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 “青鸟 · 新人小戏”,戏剧新人自导自演赢得全场掌声
文摘
2024-11-27 09:00
江苏
![]()
“很难想象这是毫无经验的新人剧组第一次演出,我完全沉浸在其中,太有趣了。”“远远超乎预期,这部戏真的都是大一学生自导自演的吗?”“我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次展演的部分作品已经达到了做大戏、卖票演出的程度。”“青鸟·新人小戏”展演落幕,观众们陆续走出南大黑匣子剧场,和主创团队交流合影,惊叹和赞美让这群第一次在剧场创作的学生受到鼓舞。11月23日、24日晚,在南京大学黑匣子剧场,《樱桃园》《暗恋桃花源》《压迫》《利他主义》4部短剧依次上演,共同组成“青鸟·新人小戏”展演。“青鸟·新人小戏”(简称“青鸟”)是南大学生戏剧组织“Ⅱ剧”的一次尝试,邀请没有太多剧场经验、但对剧场感兴趣、想尝试做戏的同学一起参与创作。![]()
谈及“青鸟”的由来,其中两位概念发起者洪睿和单左(20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笑着介绍他们大二时的设想:成立一个帮助本科生和外专业学生在黑匣子自由做戏的互助小组。“黑匣子”(Black Box Theatre)是对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小剧场的统称,冯德仲在其主编的《汉英剧场术语》中解释为“通常将剧场内部的墙面涂成黑色或者用黑色的幕布包起来,可根据演出需要调整观众座位和舞台,将观演形式灵活改变的剧场。”但是,在南大,特指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的黑匣子剧场。在这里,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作品被搬上舞台、走向市场。同时,也有来自国内外的不少优秀戏剧作品在这里被展演、讨论、分享。演出密集的时候,几乎每周都有戏在上演。不过,在南大,非戏剧专业的同学想做戏是有一些困难的。每年都会有想要做戏的学生,但是不知道要去哪里借到“黑匣子”,不了解声光电设备如何使用、对如何搭建一个剧组感到无措……又或者有人已经有了一些剧场的经历,但是觉得黑匣子里有很多成熟的戏,把自己的作品搬进剧场,心里会有些顾虑。“青鸟”从想法到落地,经过了三年。因为Ⅱ剧是面向全校戏剧爱好者的平台,黑匣子剧场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剧场,所以Ⅱ剧想提供这样一个由头:“如果你对戏剧感兴趣,想试着做一个小戏,不用担心自己有没有经验,也暂且不管你做得好不好——先做一个出来再说!也许做完之后,你会觉得剧场很有意思,想做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做一个大戏进行售票演出。”今年“Ⅱ剧”社长李芷瑶作为策划组成员之一,依托学生剧社平台,让三年前在朋友闲谈中被提出的“互助小组计划”落到了黑匣子的地板上,“青鸟”就此准备飞翔。李芷瑶介绍说,“青鸟”这一名字取自梅特林克的同名六幕戏剧《青鸟》,讲述两个孩子为了寻找代表着“希望”的青鸟一路奔波,最后发现青鸟就在自己家中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会去往其他地方寻找戏剧的创作灵感,但是那些真正与我们相关的事物或许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当大家走进剧场上手做戏,会发现戏剧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戏剧就在我们身边。”为了帮助第一次做戏的同学能够快速上手,“Ⅱ剧”邀请了2024阿那亚戏剧节“未来戏剧SHOWCASE”金奖获得者王光皓、《子虚先生在乌托邦》导演韩菁、第十五届国际易卜生大会展演剧目《培尔金特:猪的狂想曲》制作人薛天乐等六位有着丰富剧场经验的“老人”为“新人”们带路,围绕“学生剧组哪些大雷你不要踩!”“新手导演有哪些需要注意?如何和演员工作?”“是制作人/舞监,不是打杂,谢谢” 开展了三场面对面交流活动。“我看到分享会介绍的时候很惊喜,尤其是看到有专门介绍制作人、舞台监督的分享。”刚刚从乌镇表演结束回来的24级戏剧专业硕士邵灵喆说,“如果在第一次做戏的时候就能够有人告诉大家剧场每一个职务的具体分工、告诉每一个人应该如何和别人配合,这样的经验会十分宝贵。”Ⅱ剧还邀请了曾参与多部作品灯光执行工作的23级戏剧专业硕士郑惟知开设三场舞台灯控教学,通过培训的四位灯光师,加入对应剧组助力舞台效果呈现。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分享,助推了新人小戏的高质量孵化。《樱桃园》剧组制作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一学生仇心怡说,“青鸟让我们完整体会了一遍排戏演出的全部流程,以前一直当观众,这次从新的路径进入,是很宝贵的体验!我们知道了作品在呈现给观众前会所遇到的各种阻碍,有青鸟在最大程度帮我们减少这些阻碍。”![]()
第一天,两部由大一同学主创的小戏结束后,洪睿心潮澎湃,把坐垫摆成圆圈,向剧组成员表达真诚的赞美和祝福。“我觉得你们都演得太好了。每一个演员。”“演员们的节奏把握得太好了,最棒的是他们在舞台上都很放松,这对于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演员来说是很难得的。”看着走远的演员,李芷瑶感叹。为什么新人演员、新人导演、新人剧组的呈现,能够给同学们带来这么多惊喜?《压迫》剧组表演指导、行政管理专业研三学生汪洁宇说,“他们是新人,几乎没有任何的表演训练痕迹。这件事情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他们还不了解某些技巧,但另一方面也不会有‘错误’的认知造成干扰。”“我与其说在教大家演戏,不如说是为了让大家达成一种共识,知道作为演员我可以控制我的声音和肢体,且必须关注和信任我的伙伴。虽然训练时间很短,但是希望能够根植一种意识:演员的核心美德是伦理,不是技术。依据这种伦理,我们才能挖掘爱,挖掘美,这正是巴迪欧在《戏剧狂想曲》中曾论述过的:‘戏剧就是去挖掘’。”
汪洁宇在带领演员做热身
韩菁在分享会上和四个剧组的成员说,“我始终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演员,只是有的被‘你’发现了,有的被‘他’发现了,有的先发现了,有的后发现了,有的暂且还没有被发现。”虽然Ⅱ剧作为学生组织,依托平台优势,为新人减少了初次进入剧场的门槛。但是,不可否认,进入剧场依然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尤其对于非戏剧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他们需要在学业之外,花大段大段的时间排练,多次往返于鼓楼校区和仙林校区。在被问及这“段剧场经历是否值得/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剧场活动”时,剧组《暗恋桃花源》的主创们给出肯定的回答。“我觉得人生很重要的是多体验、多经历、多感受,选择参与表演也是想接触不同的人,试着去从戏剧、演员的视角看待世界。”一年级经济管理试验班的罗炜翔说。“我觉得来剧场就是好玩,那些可控范围的不确定是我期待的,也是和平常生活不一样的。”一年级社科大类的王静莹说。“每一次排练和表演都给我一种和平时学习生活既像又不像的体验。戏剧比生活更隆重、更有‘仪式感’,更能够让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听见。”一年级经济管理试验班的刘子铭说。![]()
被看到、被听见,舞台上每一个演员的行动都被给予关注。剧场引导大家真诚面对彼此,也引导大家找寻人类共通的情感。刘子铭说,“袁老板这个角色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婚前婚后的转变。在一开始说‘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段台词时,我并没有很懂,单纯地把他理解成一个‘画饼’的形象 。但是一次次和其他演员配合、排练,我慢慢地发现,袁老板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形象,在热恋的当下,做出的承诺就是真心诚意的,但是结婚过后又的确是褪去了激情。”“虽然现实的我不会完全同意袁老板的观点,但是人人都渴望被爱和需要爱是我在‘袁老板’角色里观察到的。”“当我一遍遍和伙伴对台词后,我发现女客身上闪光的品质”,饰演《压迫》女房客的邵可涵分享道,“她不害怕得罪什么人,不怕任何形式的压迫,坦诚直率,敢于反抗,也会为了别人的事热心帮助、不吝惜聪明才智。扮演她的同时我受到极大的感染。”“戏里,两个素不相识的房客互相帮助。戏外,我们学会给予彼此支持。就像一次表演训练时,我们躺在地板上等待被同伴高高抬起又接住,相信自己会被保护,相信自己不会‘砰’地摔到地上。”《压迫》剧组导演黄语晗说。当四部小戏全部落幕,“青鸟”也在黑匣子留下了自己的羽翼。这或许标志着新人剧组们的一次阶段性胜利;或许,这也标志着剧场又一次敞开了怀抱,引领更多人进入它。“前期说不害怕是假的。”仇心怡说,“在进入剧场排练之前,运动会那天来仙林,我看了‘重写剧场史’的展,看了好多好多以前在黑匣子里上演的演出片段。我想起我们的樱桃园,我们简陋的布景道具,刻意的编排与无聊的表演效果,我会有担心,我自己会是否有能力进入剧场,成为合格的创作者。但当演出结束,我看见观众,收获掌声,最后谢幕,我真实地感觉到我有能力走入剧场,我们的剧场。”“站在侧台,我看着自己的影子被灯光拉长,觉得自己真正融入了剧场。”《暗恋桃花源》导演、人文大类大一学生黄圣依说。“当灯光亮起,看见演员,之前所有的焦虑和紧张都化为感动。”《利他主义》导演苏明玥说。![]()
“青鸟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知道‘做戏这件事是我能做到的’,我现在觉得黑匣子就像家一样熟悉。”《暗恋桃花源》剧组制作人王静莹说。“我觉得这一次青鸟的尝试,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理想与情感的表达。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雏鸟在剧场成长,舒展,最终飞向远方。”青鸟现场监督,哲学系20级学生陈腾说。戏剧从来不只属于某一专业,戏剧教育也不会局限在几个学校。青鸟起舞之时,愿有更多的生命,在剧场里盛放。
注:现场照片和“青鸟·新人小戏”部分介绍来自Ⅱ剧,部分彩排照片来自青鸟剧组。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