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记忆 | 苏州河畔的“第二乐章”:滨水仓库建筑、天后宫、慎余里(作者:冯立)

旅行   2024-09-07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蜿蜒的苏州河下游两岸在近代以来形成了丰富的滨河建筑界面。近年来,随着苏州河沿河步道的整体贯通,苏河两岸成为上海一道流动的线型公共空间。

如果说外白渡桥到河南路桥的苏州河段是第一乐章,那么河南路桥到乌镇路桥,则是苏州河的第二乐章,其中尤以北岸的建筑界面最为精彩。在“第一乐章”中,上海大厦、邮政大楼、河滨大楼等经典地标,构成了具有纪念性的天际线;而“第二乐章”:苏州河北岸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四行仓库、光三分库等建筑则构成了更具实用主义色彩的滨水仓库建筑界面。
近代上海苏州河沿岸部分区域仓库分布图,来源:《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7年

翻开1947年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可见众多仓库在苏州河畔鳞次栉比地展开。其中如怡和打包厂、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中国实业银行仓库、四行仓库、光三分库等至今犹存。在近代文献中,仓库也被称为货仓、货栈、堆栈等。1930年代实施的《上海公共租界房屋建筑章程》中,仓库是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其建造材料、容积等都有专门的条款进行规范约束。
19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房屋建筑章程》中部分涉及仓库建筑的条款

近代上海,仓库选址之道有二:一是临河,方便货运,二是靠近工厂。当时上海的工厂多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尤其后者,更是民族工业的聚集地。因此,如果说苏州河是当时的上海物流中心,那么沿岸的仓库就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见证。

如今,这些沉寂已久的仓库正悄然转型,其中一些活化为博物馆、画廊、创意办公等,这些“艺术化的货仓”,成为了当代全球文化与资本流动背景下的新鲜节点,开启了“艺术苏河”的序幕。

原怡和打包厂今貌

从浙江路桥出发沿苏州河西行,遇到的第一座仓库是原怡和打包厂(北苏州路912号),该建筑建于1907年,也是苏州河从河南路桥到乌镇路桥这一段里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仓库,其原始功能是为怡和丝厂及其他客户提供水压机打包及仓储服务。
原怡和打包厂旧貌,来源:静安文旅

怡和打包厂采用的是上海早期仓库建筑中常见的钢木混合结构。首层为钢柱木梁木格栅楼板,二层、三层为木柱木梁木格栅楼板。与周边其他仓库简约的立面风格不同,怡和打包厂的立面带有古典主义风格。沿苏州河的南立面,每四跨设一处出入口。仓库二层、三层的窗户均为双层:内侧为内平开玻璃木窗,外侧为180度外平开钢板窗,体现了建筑原有的仓储功能特征。原立面山墙设有山花与转角金字塔形塔楼,惜已不存。
双层窗户,内侧为内平开玻璃木窗,外侧为180度外平开钢板窗

继续西行,很快就能见到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北苏州路1040号),民国时期,各商号、公司向银行贷款时多以实物做抵押,银行自建仓库,除了能获取租金外,放置其中的大量抵押物也能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今貌

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于1932年开始建造,1934年竣工投入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主义风格。大楼主体十一层,很可能是近代苏州河畔仓库建筑中最高的一栋。其中一层至四层为仓库,五层以上为办公区域,两者出入口不同,电梯也分货梯、客梯。《中国建筑》第一卷第一期,第二十六期曾两次对该建筑进行报道。
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效果图,来源:《中国建筑》第一卷第一期
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地基施工时的场景,来源:《中国建筑》第26期

值得一提的是,与苏州河沿岸其他仓库多由西方建筑师设计不同,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由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吴景奇设计。1930年,陆谦受毕业于英国建筑协会建筑学院,回国后即受聘于中国银行,担任建筑课课长。这一时期,陆谦受为中国银行设计了一系列建筑,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与公和洋行合作设计的外滩中国银行大楼。
初建成时的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来源:《中国建筑》第26期

在设计苏州河畔的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时,陆谦受强调高层横向弧线线条分隔的设计语汇,外立面则饰以泰山面砖。如果有心留意的话,会发现这栋建筑的设计语汇与陆谦受同一时期设计的原中国银行西区分行(今南京西路801—803 号)异曲同工。
初建成时的原中国银行西区分行,来源:《中国建筑》第26期

值得一提的是,顺着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与1932年建成的原中国实业银行仓库(北苏州路1028号,如今入驻有艺术机构苏河浩司)之间的文安路往北望去,可见到入驻有UCCA Edge(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当代高层写字楼,其积木般升腾的玻璃幕墙体量,与苏州河畔历史仓库厚重的立面相得益彰。
文安路北望,右侧为原中国实业银行仓库,左侧为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来源:冯立
原中国实业银行仓库,通和洋行设计,1932年完工,装饰艺术派风格

从原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大楼往西,穿过西藏路桥桥洞,两座并联的体积巨大的仓库映入眼帘,它便是著名的大陆银行仓库与四行储蓄会仓库。两者皆由通和洋行设计,前者建成于1931年5月,后者则于1932年下半年落成。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坚守于此,同日军血战四昼夜,这两栋仓库从此也以“四行仓库”之名为世人熟知。
四行仓库旧影,左侧为光三分库,来源:virtualshanghai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其实施保护修缮,设立抗战纪念馆与纪念广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建各方在业主方协调下,会同文物部门进行了多次方案协商,最终确定了西墙弹孔发掘、粉刷面剥离、墙体加固、墙体防渗、表面固化、表面效果处理等方案。为了恢复南、北立面历史风貌,参建方以现场实测、原设计图纸、历史资料等为依据,进行了立面复原和细部复原。恢复了两座仓库中部入口在历史上的进退关系;拆除了屋面原有加建内容,六层采用退跨形式满足业主使用需求;恢复南北立面壁柱、门头、女儿墙、山花等装饰构件。
2008年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今貌

2015年8月13日,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正式建成开馆。四行仓库修复了充满弹痕、炮弹孔洞的西立面,形成了极具纪念性的晋元纪念广场立面。电影《八佰》的最后一幕,镜头从广场缓缓升起,沧桑的弹痕立面与背景中的浦东天际线并置,形成一幕当代纪念性城市空间的视觉奇观。
四行仓库西墙

从四行仓库往西穿过晋元路,就到了位于光复路127号的四行仓库光三分库(简称光三分库)。光三分库始建于1930年代初,原本为“福源福康钱庄联合仓库”,后成为四行仓库的“分库”。
俯瞰光三分库(左侧)、四行仓库(右侧)

光三分库主体三层,局部四层,立面风格与四行仓库一致,清水红砖结合立柱的水泥黄沙材料,简洁实用,柱间是黑色油漆面的横向钢质长条形高窗,设置有精致的钢质五金件,窗的分隔充满韵律感,具有典型的仓库建筑风格。
Fotografiska的亚洲首馆入驻光三分库
光三分库内的楼梯,较之一般的楼梯间宽很多,坡度也要缓和,以求便于运货。来源:冯立

2023年10月,全球影像之家Fotografiska的亚洲首馆入驻光三分库,除了带来精心策划的展览、活动、音乐派对、沙龙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外,冰淇淋店、咖啡馆、露天酒吧和餐厅也遍布整个四层楼空间,置身其中,可眺望河景和四行仓库,成为苏州河畔又一处文化地标。



城市公共空间:天后宫

苏州河畔的天后宫,原址位于河南路桥北堍,今河南北路天潼路西南角位置,由于民间习惯称其为“天妃宫”,所以河南路桥也有“天妃宫桥”的俗名。

这座天后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是年,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奏请清政府在此建造天后宫与出使行辕,整个建筑组团于五年后正式落成。
1884年的天后宫(左侧中式建筑) ,可以看到当时天后宫与苏州河往来船只的关系,Romyn Hitchcock 摄,来源 :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天后宫选址于此,并非偶然。从水运的角度而言,当年的河南路桥畔,正是从上海走水路去往苏州的始发码头所在。从陆路的角度来看,近代上海的第一条铁路:连接上海与吴淞口的吴淞铁路,始发站正在今河南路桥北堍。将供奉妈祖,保佑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的天后宫设置在这样一处当时上海城市水陆汇通之地,亦可视为传统时代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的写照。
天后宫位置图,来源:《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7年

天后宫为苏州香山帮匠师贾钧庆主持营建。尤其是它的戏台,极为精美,是上海晚清会馆庙宇戏台的巅峰之作。落成后的天后宫成为当时上海县重要的一处官方祭祀妈祖(天后)的场所。值得一提的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扩张,天后宫所处的苏州河北岸区域被划入公共租界。因清政府与租界方面有约在先,土地属于官产,仍属华界,因此天后宫及出使行辕地块成为了公共租界中的一块“飞地”,不归公共租界管辖。这种特殊的情况,使天后宫无须遵守公共租界之后推出并多次更新的建筑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天后宫独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天后宫大殿,位于松江方塔园内。来源:《城市的记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浦东新区和郊区)》

除了戏台,原天后宫建筑群还包括大殿、寝殿,及其西侧的出使行辕。如今寝殿与出使行辕已湮灭(出使行辕原址上于1916年建造了上海总商会大楼,近年来经过修缮,已焕然一新),而大殿尚在。如果想一观天后宫大殿的面貌,则要去松江方塔园——关于1980年代初天后宫大殿的迁建,则是另一个故事,待以后再详细讲述。

迁建于苏河湾绿地中的天后宫戏台

如今的天后宫戏台已不在河南路桥畔,若要寻其踪影,得去今天的苏河湾绿地,其距离原址相隔不远,步行十分钟内可达。
天后宫戏台细部

为什么天后宫戏台会异地迁建?将近二十年前,在原址尚存的天后宫戏台正处在计划修建的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以及将要拓宽的河南北路线路之上。在此背景下,天后宫戏台的尚存建筑在做了勘测之后,进行了落架,所有构件均保存在了专门的仓库中。至2017年,随着苏河湾地块规划的逐渐清晰,遂确认于苏河湾绿地异地复建天后宫戏台。
戏台中心的旋转斗栱穹窿藻井,由数百件藻井斗栱木螺旋编织而成,每一构件都饰以水纹,好似螺旋上升的朵朵浪花,四周由镶嵌的弧形天花梁勾勒出水的涟漪。冯立摄

2022年,保存下来的天后宫一千多件历史木构件和一千六百多件砖石构件在苏河湾绿地的天后宫戏台异地保护工程中得到“重生”。修复后的天后宫重现了门楼、戏台及看楼的历史格局,再现了1884年天后宫戏台建成之初的建筑特征,同时也被置于城市公园与商业综合体所塑造的全新景观环境之中,成为城市更新中的一抹亮色。
天后宫门楼南立面两侧的“二龙戏珠”砖雕,龙与云与水浪浑然一体,极具动感

滨水界面后的石库门里弄:慎余里

如果说苏州河北岸的滨水第一界面,多为公共建筑、仓库建筑,展现了这座城市工商业的繁荣,那么在这一界面背后,曾经分布的密密麻麻的里弄,则是城市密致而丰富的生活空间,亦是数代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慎余里外观

随着近年来的城市更新,苏州河北岸原有的里弄住宅发生较大变化,在此区域内,仍能看到当年石库门里弄城市肌理的,便是在苏河湾绿地中的“慎余里”。

慎余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里弄。第一代慎余里建于1880年代,这一时期,上海租界内及周边的中式建筑,正处于从木板房向砖木结构住宅即旧式石库门里弄过渡的阶段,第一代慎余里就是后者的典型案例。
第一代慎余里位置图,来源:新测上海地图,1913年

1899年,慎余里所处苏州河以北区域被划入公共租界范围,随即成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该阶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据工部局绘制的公共租界北区道路规划图,至迟到1910年代中期,慎余里所在的苏州河以北区域路网已基本成型。另据美商普益地产公司1927年出版的上海分区地价图,苏州河自河南路桥至浙江路桥区域(即慎余里所在区域),南北岸地价处同一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慎余里区域当时的繁荣。
1927年上海的分区地价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价格,可见苏州河自河南路桥至浙江路桥段,两岸地价处于同一水平。来源:美商普益地产公司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有一批建造于十九世纪的石库门里弄逐步“更新换代”,慎余里亦在此列。1931年,通和洋行在原址重新设计了新式双开间石库门里弄,沿用原有的名称。通和洋行是20世纪上海重要的建筑设计公司和有实力的地产公司之一,其在近代上海留下了众多作品。除慎余里外,苏州河沿岸如中国实业银行仓库、上海总商会大楼、四行仓库等建筑也都出自其手。
第二代慎余里位置图,来源:《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7年

第二代慎余里用材与工艺较为考究,是该区域内品质较好的石库门建筑。建筑立面采用清水青砖砌筑,过街楼、石库门、窗套、山墙压顶及阳台等处以装饰艺术风格的直线几何线条作为勾勒,风格统一,做工精致。
慎余里南侧入口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爆发,上海市面迅速冷清,房地产业遭受重创,临近战区的公共租界北区尤甚。当慎余里于1932年下半年落成时,苏州河已然开始成为一条无形的分界线,南北两岸的差距逐渐显现。此后,慎余里虽有幸在“八一三事变”中躲过炮火、轰炸,但在“七十二家房客”的居住使用状态之下,第二代慎余里与最初较为高端的定位渐行渐远,繁花不再。
慎余里弄内

幸运的是,随着近年来该区域的城市更新,慎余里保留下来的若干花砖、青砖与过街楼字匾,经过修复,复位到了重建后的慎余里石库门群落中。如今,慎余里这8幢石库门建筑,成为苏河湾万象天地与苏河湾绿地的一部分。经过脱胎换骨的慎余里,作为商业空间向世人呈现,同时植入了艺术画廊,并联动地下的商业空间,成为当下一处重要的城市更新案例。

(本文作者:冯立)


时光如烟
建筑百年


  • 版权归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所有。

责任编辑:曹伟


来源:上海城建档案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