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项目案例 | 眼镜智造产业大厦项目

职场   2024-10-29 10:00   北京  


眼镜智造产业大厦项目

——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1> 项目概况

2> 智能建造亮点

3> 应用心得


01

PART ONE

项目概况



项目简介

点击查看项目视频

本项目是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 “项目,同时也是深圳市“电子档案”试点项目,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由一栋 11 层厂房、一栋 11 层宿舍、 配套公共建筑、局部商业及一层地下室组成,地块总用地面积为 1.3 万㎡,总建筑面积约 6.9 万㎡,地下室采用现浇工艺,主楼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

项目以快速建造体系(PCRC)为核心,建筑工业化为手段,绿色建造为原则,智能建造为路径,充分发挥了特区建工集团工业化、数字化全产业链优势,围绕项目设计、采购、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等全过程打造了一体化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基于“BIM”一模到底理念,实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多参与方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在线协同。


亮点前瞻


1

数字化设计

  • 基于 BIM 的正向设计

  • 智能生产运输

  • 构件安装

  • 智慧运维


2

项目数字化管理

  • 全过程进度协同管理

  • 安全、质量管理

  • 供应商透明化管理

  • 电子档案管理


3

智能建造机器人应用


02

PART TWO

智能建造亮点



数字化设计



1) 基于BIM的正向设计

采用自主创新研发的“工业上楼 ”智能建造建筑产品 PCRC 体系。主体采用薄壁高强钢管混凝土柱+先张法预应力梁+普通钢筋砼叠合梁+多肋叠合楼板组成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结构。实现了100%工厂预制、100%现场装配,免模板、免支撑、免外架,现浇砼不占施工关键线路,可穿插施工效率高等优势。

设计阶段取代传统建模后上传的繁琐步骤,真正实现工具软件建模到平台模型(图纸)数据同步,不同专业设计协同,可进一步快速便利生产环节。

PCRC 快速建造体系


2)智能生产运输



本项目通过使用自主国产知识产权的 BIM 设计软件辅助优化构件设计,结合集团智能建造总控平台对数字化工厂进行实施监测,实时了解工厂产能情况,优化构件运输管理。工厂利用了BIM+数字化工厂+北斗 定位技术,可联动设计生产端、仓储运输端实现“一键下单”、自动排产、智能 仓储和运输定位,每块构件出厂自带“身份证”,实现构件“一件一码”高效管理。

智慧运输管理


3)构件安装

构件现场安装主要是采用 “建造总控平台”平台将构件生产、运输、位 置、尺寸等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印刷在对应构件上,构件通过“一件一码”技术将构件生产、运输、位置、尺寸等信息实时反应到总控平台“二维码即使身份证”。同时,在现场吊装施工时,采用基于 AI 摄像头和射频设备组合而成的 现场巡查设备,通过全时值守,全域感知,安全至上,双重预防。

 基于总控平台的智能巡查


4)智慧运维

基于“一模到底”的园区运维,建立全过程 BIM 模型和可视化、结构化的电子档案数据库,提高园区运营水平,管理者在园区运维时可结合人工智能和 大数据技术,通过“展”“预”“控”“判”实时掌握安全、业务、服务等核心需求,为运营管理“量体裁衣”。


项目数字化管理


1)全过程进度协同管理

通过打造智能建造总控平台,将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等多个阶段的系统通过中台层-数据中台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业务流的协同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互联互通


2)安全、质量管理

项目通过基于智能建造总控平台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的可视化指挥管理,对现场安全、质量实时监测、分析肯预警。同时对进场人员、在场人员及离场人员进行有效规划管控。

3)供应商透明化管理

通过基于智能建造总控平台,录入所有分供商,在平台统一供应商管理标准,应用数字化采购系统,掌握项目采购从供应商选型、招标、投标、评审、中标等全局,并结合大数据等应用提前感知,智能分析,管控风险。

4)电子档案管理



由甲方协调设计、生产、建模、施工单位,四方协同开展图纸深化方案沟通,要求在图纸深化时,制定统一编码清单,用于支撑生产及施工阶段的部位 统一。覆盖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归档”到电子档案“移交、保 管、利用”等的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结合技术中台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电子文件的归档过程、归档存储格式、元数据管理、电子签名签章、“四性检测”,形成以信息模型为载体的数据库,实现全过程资料的数字化、可视化交付。



智能建造机器人的应用



03

PART THREE

应用心得



智能建造的应用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改变,是整个产业链的革新,旨在工艺创新,高效管理,产业升级进行全方位的提升,而不是单一工艺技术的创新。信息化的平台及智能硬件作为辅助工具,为执行人员提供助力,为管理人员提供抓手,更便捷的促进传统理念向着智能化转型。

项目级的智能建造试点只能打通部分链条,探索论证部分场景的可行性,要将智能建造的上升高度进行全面布局,形成一套新型的生态产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新质生产力,做到全面落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赋能到整个传统建工行业。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为行业搭建资源和信息对接的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化、经营性融资、项目合作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