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爆火,特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全员大片的春节档里,特效的好坏与含金量高低,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每部电影都在视觉层面硬碰硬。
甚至很多人会因为一张特效场面的截图,而判定一部电影的生死。
可是——
这其实也正是《哪吒2》的优势。
它是动画片,可以比真人电影更加天马行空,更加量大管饱,更加震撼眼球。
于是这一部里,它在画面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比如肉眼可见的视觉冲击——
所以可以这么说——
特效其实给了《哪吒2》以最大程度的保障。
以至于每每我们在故事陷入停滞或者稍稍感觉重复的时候,影片都通过惊人的特效将我们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哪怕电影有144分钟,你也不会感觉到漫长。
国产动画的画面做到这样的程度,也足以拿出来和好莱坞一比高下了。
特效之外呢?
不得不提中国动漫的杀手锏——
燃。
相比于(现阶段的)日本动漫,以及好莱坞动画,国漫一直在“燃”的路上埋头狂奔,并屡试不爽。
而这也是《哪吒2》大受欢迎的第二个原因。
《哪吒》说的是什么?
反抗。
第一部里,哪吒和敖丙拯救了陈塘关,共同抵抗天劫,因为肉身尽毁,太乙真人损失几百年道行,方才保住二者魂魄。
哪吒永远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一个力量的代表,他永远不会妥协。之所以这个故事能流传,千年都不衰,正是因为大家就喜欢他这种精神。
5年来,哪吒从反抗个体命运,到替所有人,来反抗既定的规则,它更像是这个大环境下,对丧丧年轻人的一句鼓舞。
没错,这样的口号看起来像是一碗碗鸡汤。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但Sir倒是很乐意去喝上这一大碗鸡汤。
就像一直流传的所谓原版《哪吒》,它反父权反君权,是一种弑父的象征。
许多年来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弑父,可这个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
为什么?
因为相比于“行动纲领”,它其实更像是一颗种子。
它就那么落入了人们心里。
也许不能立竿见影。
但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长出反抗的果实。
当然,《哪吒2》能够有持续的热度,不止是因为那些轰隆隆的特效,也不止是那几句口号。
而在于它的普世性。
孩子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好看。
但作为成年人的你,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联想。
比如。
申公豹家族的训练,像不像内卷鸡娃?
捕妖队整齐的队列,像不像是得到了仙班的“编制”,他们的修为已经和捕妖绑定,哪怕在事实面前还能思考和纠错吗?
是的。
《哪吒2》绝不只是一个传统神话。
它的燃之所以能激发你,一定是有更多当下的共鸣。
很多人在故事里看到的不是反建制,或者上层建筑的虚伪,甚至于不是个体面对权力的愤怒。
而是看到了自己。
我们是谁?
是桀骜不驯的哪吒吗?还是温文尔雅的敖丙?
都不是。
我们其实是影片里一个个真实而渺小的,身处底层,被规则压迫,却无能为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