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67亿,「哪吒」真能破记录吗

体娱   2025-01-31 23:09   广东  
春节档开分断层第一,豆瓣8.6分。

票房预测67亿,很有可能打破纪录。

为什么最能打的会是他?

今天就来聊聊——


哪吒之魔童闹海



01 
不给自己留后路

《哪吒2》的爆火,特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全员大片的春节档里,特效的好坏与含金量高低,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每部电影都在视觉层面硬碰硬。


甚至很多人会因为一张特效场面的截图,而判定一部电影的生死。


可是——


这其实也正是《哪吒2》的优势。


它是动画片,可以比真人电影更加天马行空,更加量大管饱,更加震撼眼球。


于是这一部里,它在画面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比如肉眼可见的视觉冲击——


不仅场景更多。


气势也更震撼。


比如肉眼不可见的细节雕琢——

妖兽们的盔甲,也可以锈迹斑斑。


敖丙的衣服,也可精细到针脚。


而且,这些美学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章鱼将军的剑是弯曲的,和它柔软的触须相适应。

注意鲨鱼将军两侧外凸的獠牙(类似野猪),就为了和西方的鲨鱼区分开来。


而电影中,有一段哪吒挣脱穿心咒的场景。

此时哪吒身上的刺,超过1000根,撕裂开来的肉块达600块。

光这个场景,就做了一年。


不过,最让sir最讶异的,是这个场景——

亿万妖兽们,从天而降,身上都缠着锁链。

一旦它们成群结队地进攻,就会牵动起成千上万条锁链。


这样的场景,团队们不知道怎么做。在之前的国产动画里,也前所未闻。

大量的铁链会阻拦动作,甚至导致穿模。

然而导演饺子却破釜沉舟:“必须有,不能让步。”

因为只有无数条铁链,才能体现出妖兽们的绝望,才能凸显背后的压迫。

这是真正的不给自己留后路。


所以可以这么说——


特效其实给了《哪吒2》以最大程度的保障。


以至于每每我们在故事陷入停滞或者稍稍感觉重复的时候,影片都通过惊人的特效将我们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哪怕电影有144分钟,你也不会感觉到漫长。


国产动画的画面做到这样的程度,也足以拿出来和好莱坞一比高下了



02 
反叛精神不变

特效之外呢?


不得不提中国动漫的杀手锏——


燃。


相比于(现阶段的)日本动漫,以及好莱坞动画,国漫一直在“燃”的路上埋头狂奔,并屡试不爽。


而这也是《哪吒2》大受欢迎的第二个原因。


《哪吒》说的是什么?


反抗。


第一部里,哪吒和敖丙拯救了陈塘关,共同抵抗天劫,因为肉身尽毁,太乙真人损失几百年道行,方才保住二者魂魄。



这一部,从重塑肉身开始说起。

太乙真人在重塑敖丙肉身时,不幸失败,还是魂魄的敖丙,只能暂时附于哪吒身上。


为了重塑敖丙肉身,哪吒必须拜入阐教,进行升仙考核,以此换取琼浆玉液,让七色宝莲复活。

而在这个过程中,哪吒也逐渐看清,何为仙,以及仙的真面目。


发现了吗?

第一部的哪吒,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是魔丸附身,天劫降落,哪吒选择逆天改命。

它反抗的是命。

是命里自带的诅咒,以及世人的不解,无端的唾弃。


因为是魔丸,所以就是妖怪。

甚至,有一个必死的结局。

哪吒在抵抗不公命运时,生出了三头六臂。

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

也说出 “是神,是魔,由我来决定”


但第二部里。

哪吒已经拯救了陈塘关,受到了陈塘关人的爱戴。

可是,他仍然会想着:“如果不是这个身份就好了。”

Sir记得有一幕。

天不怕地不怕的哪吒,有一次怕了。

他怕自己长得丑。

因为黑眼圈,朝天鼻,在有机会见到两个哥哥时,选择逃避。

在修炼时,他也要压抑自我,用敖丙的灵力掩饰自己。

怕丑?

也更害怕面对,无法跻身“规则”内的真实自我。

所以他会一遍遍地强调:

要是我再漂亮一点就好了。

要是能满足父母的期待就好了。

要是自己不是魔丸就好了。


这多么像我们。

可问题是——

这规则真的是正确的吗?

所以第二部,他虽然在为了成仙努力,可是,他走出陈塘关后,却看见原来仙与妖只是身份上的差别。

本性呢?不会由于外部的标签所决定。

于是,哪吒的反抗,不再局限于自身命运,而是上升到对既定规则的质疑——

到底是谁规定了所谓的命?

是种族吗?

可是,作为上仙的两位大弟子,其身份明明是妖。

是好坏吗?

可明明,所谓降魔伏妖,往往是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而已。

所以——

所谓规则,会不会只是统治阶层的一种手段而已?

于是到最后。

等到哪吒终于认清这种规则的虚伪时。

认清妥协毫无作用时。

他选择即便粉身碎骨,也要打败这种不公命运。

若天下无路,我就开出一条路
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乾坤


所以说白了,这其实是一部反建制电影。

就像饺子说的:
哪吒永远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一个力量的代表,他永远不会妥协。之所以这个故事能流传,千年都不衰,正是因为大家就喜欢他这种精神。


5年来,哪吒从反抗个体命运,到替所有人,来反抗既定的规则,它更像是这个大环境下,对丧丧年轻人的一句鼓舞。


没错,这样的口号看起来像是一碗碗鸡汤。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但Sir倒是很乐意去喝上这一大碗鸡汤。


就像一直流传的所谓原版《哪吒》,它反父权反君权,是一种弑父的象征。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许多年来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弑父,可这个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


为什么?


因为相比于“行动纲领”,它其实更像是一颗种子。


它就那么落入了人们心里。


也许不能立竿见影。


但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长出反抗的果实。




03  
骨子里的温柔

当然,《哪吒2》能够有持续的热度,不止是因为那些轰隆隆的特效,也不止是那几句口号。


而在于它的普世性。


孩子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好看。


但作为成年人的你,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联想。


比如。


申公豹家族的训练,像不像内卷鸡娃?


捕妖队整齐的队列,像不像是得到了仙班的“编制”,他们的修为已经和捕妖绑定,哪怕在事实面前还能思考和纠错吗?



是的。


《哪吒2》绝不只是一个传统神话。


它的燃之所以能激发你,一定是有更多当下的共鸣。


很多人在故事里看到的不是反建制,或者上层建筑的虚伪,甚至于不是个体面对权力的愤怒。


而是看到了自己。


我们是谁?


是桀骜不驯的哪吒吗?还是温文尔雅的敖丙?


都不是。


我们其实是影片里一个个真实而渺小的,身处底层,被规则压迫,却无能为力的人。


比如申公豹。

在《哪吒1》他因为口吃,也因为出身,迟迟无法得到晋升。

这一部,他的身世更明晰了。

他生来就是妖,爸爸和弟弟也想摆脱“妖”的宿命。


他考上阐教,以为就能光宗耀祖了。

爸爸为他骄傲,弟弟以他为榜样。

简单来说,申公豹就是一个“村里的大学生”。

可申公豹得到的,却只是仙界对他的冷眼。

“要恨,就恨你们为什么生来就是妖。”

这就是规则。

比如那些没名没姓的小妖。

在最终boss的天元鼎内,烈火焚烧,所有人望着封闭的四周,早已死心。

可当哪吒终于开始反抗时。

无力的海底妖兽们,也燃了。


他们前仆后继,趴在锁妖柱上。

每个人,拼劲全力,帮助哪吒顶开天元鼎,逃离炼狱。

这时,主创们细心地给了几个小怪物镜头。

看着身旁伙伴一个个消失,我们发现。

他们也会害怕,他们也会怒吼。

他们性格各异,却拥有同样的困惑与恐惧。

亦如生活在平凡尘世中的我们。


这也许就是《哪吒2》,让sir觉得温暖的原因所在。

每一个草根,它的怒火都是平等的。

正是这些真实而渺小的“人”的存在,“哪吒”的怒吼,才显得格外动人。

因为无力反抗。

哪吒才能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心声。

才要替大家喷吐出平日里无法宣泄的怒火。

才被凡人托举成一个精神图腾。


没错,《哪吒2》的故事或很容易猜到——

仙界里总有大boss。

妖也总有冤屈要伸。

但它赢就赢在,完整。

讲完了一个故事,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特效也大碗管够。

这是一部没有短板的电影。

虽然,也许没有第一部那么惊艳。

但,为何一定要惊艳呢?

其实当下最需要的,不一定是新的东西,而是有人能为我们重复、重申、重燃。

5年前《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二宣言。

今天没有过时。

甚至,我们比以往更像找到一点什么,来点燃冷却的内心。

Sir记得一个细节。

那个在龙宫炼狱里,倒下的定海神针。

在我们的印象中,定海神针,从来都只有一种英雄叙事。

而哪吒从来都是配角。

《封神榜》里他只是众多参与封神但将领之一;《西游记》,他只是辅助角色,是在孙悟空手下,被打败的小将。

但,这一次,他和那些小妖们,真正撼动了定海神针。

成为了最大的小人物。


如今,《哪吒2》结束了,《哪吒3》也将会继续书写完这反叛的三部曲。

下一部,该要往哪走?

不知道。

但Sir知道,如果这种燃,就像现在一样,不单只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凿刻在骨子里,流淌在升腾的血脉里。

那它的反叛精神,就永远能传递下去。

那中国动画,也就不会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
爱电影的人,一直关注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