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预告里,连主角脸都没露的电影。
只看见挛缩扭曲的手部特写,以及颤颤巍巍的肢体语言。
然后——
预售破亿!
在2024年年末,这个数字就像一剂强心剂,让国产院线片的市场,又跳动了一下。
可对Sir来说,重要的却不是偶像的号召力。
而是电影。
在国产片越来越注重爽感、煽动性、热门社会议题的当下。
这样的电影,更显珍贵——
小小的我
Big World
它真正触达了普通人的内心,带来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感动。
这是Sir看完这部电影后,便第一时间推荐大家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监制尹露(《我的姐姐》),导演杨荔钠(《春潮》),编剧游晓颖(《我的姐姐》),主演易烊千玺,这样的阵容本身就值得期待。
而让人好奇的是它的题材——
脑瘫患者。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来说,如何真实地描摹出他们本来的面貌,又避免猎奇化、符号化的展示?
或许这些。
才是所谓的粉黑大战之外,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东西。
01
刘春和
老实说,听到这样的题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好奇。
而是逃避。
就像我们平日里上下班的路上,遇到天桥上乞讨的残疾人,大多不是好奇他为什么长成了这副模样,而是尽量避免目光的直视,好让自己不会那么难受又无奈。
这是这个题材的先天“劣势”。
而《小小的我》呢?
它找了易烊千玺来饰演脑瘫患者刘春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星光环的存在,的确消除了这样的“劣势”。
因为相比于直视脑瘫患者。
观众更像在“审判演技”。
所以,对于《小小的我》来说,评价其电影好不好,首要的标准便是——
演员的表演能不能让人信服。
先说易烊千玺。
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春和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的走路背影,拿笔、拿鼓槌时扭曲的手。
以及,听到他磕巴、吃力的旁白声。
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易烊千玺”的影子。
这其实也是影片给Sir的第一感受:
一开始我们或许会看到易烊千玺的存在,看他如何“像”一个脑瘫患者,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的便再也不是易烊千玺了,而是刘春和。
我们看他吃饭、睡觉,和家人聊天,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规律和习惯。
看他笑,看他郁闷。
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平凡的年轻人。
只不过,他慢一点,费劲一点。
这其实很难。
对于一个偶像明星来说,这其实意味着要完全抛弃自己身上所有闪光的特质,做到举手投足间,换成另一副皮囊。
而这,是哪怕化妆也达不到的。
而易烊千玺呢?
他甚至拒绝了特殊化妆,把外貌打扮得看起来更像“脑瘫”。
而是对着镜子和视频资料,一遍遍地找状态。
什么状态?
生理上,用本能去调控肢体和语言,使之形成一种习惯。
心理上,让自己沉浸其中,成为脑瘫,成为刘春和。
这种习惯的好处是,真实。
真实到,可以使观众忘记演员易烊千玺,只关注到人物本身。
“坏处”是过于入戏。
导致,刘春和似乎真的变成了易烊千玺的一部分。
在杀青后的半年里。
粉丝跟拍的路透图中,也可以看到他的身上仍留有刘春和的影子。
那么易烊千玺之外呢?
相比于脑瘫患者表演本身是否能让人信服,其他人对脑瘫患者的态度,也很重要。
尤其是相处多年的亲人。
如何能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状态,既不用力过猛,又不视若无睹,让角色本身让人信服,考验每一个演员的演技。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角色——
林晓杰饰演的外婆。
可以说,这个角色是2024年大银幕,带给我们的意外惊喜。
外婆是什么样的人?
她在刘春和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抚养他,奔赴各地看病,一次又一次地求救。
她不是没有绝望过。
但与此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的孙子只是得了病,有错的并不是他。
于是,她只要他开心就好。
也是因此。
她和春和在一起时,从来没有那种或责备或怜悯的眼神。
而是信任的期许。
比如,春和说他想考驾照,她第一反应不是担心安全问题,而是问:
“考驾照想干嘛?想跑得远远的?”
又比如,春和刚通过咖啡店兼职的面试,外婆立马感叹道:
“你要成大款了!”
还有,春和刚收到师大的录取通知书,外婆就迫不及待地称呼他为“刘老师”。
她给予他的平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与信任。
而春和呢?
跟她在一起时,也更爱笑,话更多,更放松,会和她分享自己的日常。
这些日常化的自然,也抵消了疾苦给人带来的无所适从。
所以是完全当正常人看待吗?
也不是。
一个细节是,当春和第一次求职成功,和外婆说要办一张银行卡时。
她的眼角笑出了泪。
那滴泪,是这么多年的艰难与努力,终于得到了证明的喜悦。
为春和开心。
也是对自己的安慰。
是的。
对于一部以特殊群体为主角的电影,观众信不信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前提。
有太多的先例在此折戟沉沙。
所幸的是。
《小小的我》通过日常的视角和演员的表演,完全站住了脚。
这与一众演员的表演分不开。
更与导演日常化的呈现方式分不开。
02
刘春和们
当然,电影能否让人信服,只是评价的第一层。
一部好的电影和一部好的宣传片,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只停留在了这一层,不断地去重复那份创伤。
而前者,有更多的表达。
一个细节。
刘春和生日时,外婆带着他去和合唱团的老人们吃饭,这时有人说,“他不是个傻子吗?”
外婆立马纠正:
“刘春和是脑瘫,不是傻子。”
这句话,其实也是影片表达的一个重点——
脑瘫,不是弱智,更不是傻子。
这些词汇是过往大众对脑瘫的误解,也是一种污名化。
据统计。
全球脑瘫患者的数量有1700万,而这其中,中国就有超过600万。
他们被很多人认为是“傻子”的代名词。
但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中,其实绝大部分脑瘫人士的认知、智力,都与常人无异。
正如刘春和,他是脑瘫,可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
他行动不便,但完全具备生活的自理能力。
比如。
吃完饭,他会直接去厨房洗干净自己的碗。
洗衣机、燃气灶、柴米油盐,都使用得很熟练。
坐公交车,如果遇到抱着小孩的女人,他也会让座。
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房子,却没有影响他的日常,他还是每天爬到天台去看天,看马路上的车流。
甚至,他还养了一只三条腿的流浪猫,整整五年。
除此之外,同龄人在做的事,他也一样不落,并且每一件都力求做好。
比如高考,刘春和考得比一本线高出80多分。
比如读书,满满一面墙的书架,每一本他都读过。
残疾人这么卷的吗?
也不是。
这对刘春和而言,只是一种他在认清自己短板之后,所选择的生活重心。
他说:
当你手脚不方便的时候
看书就变得方便起来了
所以只是呈现他们能做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事吗?
更不是。
影片最大的价值在于——
它从刘春和的内心出发,讲述了一个残疾人正常的需求。
影片有一些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情节。
比如,刘春和一直想做一个老师,他甚至去教培机构试讲了一节公开课。
或者,刘春和去应聘咖啡馆的服务员,为此还当众表演报菜名、读绕口令。
很多人会怀疑,一个自小脑瘫的人肯定早就遭受了不少社会上的白眼,怎么还这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Sir反而觉得,这样的情节恰恰是从刘春和的需求设计的。
他要的不是工作本身。
而是——
尊严。
是的,一个哪怕外表缺陷的普通人,也有正常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也想被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
他想活成的是“人”。
而不是被看低的特殊人群。
他有情感需求——
刘春和在公园里遇到了喜欢的女孩雅雅(周雨彤 饰),他会常常梦见她。
这种时刻,他会幻想自己身体健康、青春活力的模样。
甚至,做春梦。
而当雅雅因为好奇,对他说出那句“你会勃起吗”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被冒犯,而是感谢。
因为——
很多人以为我们除了吃喝拉撒
没有别的需求
与此同时,他也有精神需求——
比如写诗。
他有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写诗。
上面的字迹虽然歪歪扭扭,但每一行诗句,都是他丰盈而旖旎的内心。
别误会。
电影并不是在夸刘春和多么全能,也不是拿他来给残疾人制定某种标准,而是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不少脑瘫患者都会借此来表达自我。
比如余秀华。
她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于是就有了《摇摇晃晃的人间》。
她对生活敏感而好奇,于是便有了《月光落在左手上》。
又比如。
刘春和在电影中写的诗,其实全部出自现实中的一位脑瘫诗人——
龚苏。
他因下肢麻痹,无法直立行走,说话也相对口齿不清。
唯有写诗,是他表达自我的最大出口。
他写幻想中的日月星辰,写生活中的时间万象,写给家人朋友,也写给喜欢的女孩。
△ 龚苏的诗
也是因此。
《小小的我》其实并不是什么对特殊群体的消费,也不是残疾人的励志成功学,更不是什么逆天改命的故事。
它只是陈述了现实中的脑瘫群体。
以及他们本就存在的可能性,和一直被忽视的情感和权利。
这种陈述是平等的。
影片没有把他们当奇观,放大苦难,更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
而是真正的尊重。
就像一个关于电影外围的细节——
当龚苏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听到自己的诗在刘春和口中念出来时,他激动到浑身颤抖着流下眼泪。
因为这一次被看见,他真正感受到了尊重。
这是属于他们的电影。
也是这个世界,需要看到的一部电影。
03
把刘春和还原为人
当然,如果就一部电影来说,《小小的我》也有瑕疵。
它不是完美的。
但,如果就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Sir会觉得,它的成功,要比很多商业片的成功要有价值。
因为它说的不止是脑瘫患者。
更是一个个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真实困境。
一个词:偏见。
但凡你是弱势群体,但凡你有异于常人的地方,你在社会上总不免被视为“怪人”,被划入生人勿近的一类。
就像刘春和。
电影中有一段,刘春和站在公交车上,因为司机的急刹车不慎摔跤,但在外人眼里,错的却是他。
因为大家认为,他就不该来挤公交。
这种偏见,是来自于上位者自以为是的善意。
不甘心的刘春和,回家给当地的公交系统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投诉了这个事件。
结果呢?
虽然这个投诉被受理了,公交车司机也被处罚、教育了,但他自始至终还是没有等来一句真诚的道歉。
而是被邀请到公交集团的听证会上,在记者媒体的镜头注视下,领取了三袋米面油的奖励。
原本,即便没有道歉,刘春和也期待有意见相反的一方,和他互相辩论。
但他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只有三袋慰问残疾人的米面油。
这让Sir想起了之前小佳的一段脱口秀,他说自己是“感动中国”型选手。
什么意思?
因为身体缺陷,他们似乎只要好好活着就是“贡献”,遇到不公只要敢发声,他们就是对的,是英雄。
但重点是这个英雄的身份吗?
又或者说,特殊人群需要的是特殊的标准,特殊的宽容以待吗?
相比歧视,这才是令刘春和最难过的地方。
于是影片好几次,若有若无地点出了刘春和对这个社会的失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呈现出了他“淡淡”的死志——
比如影片开头,就是他上天台写遗书。
比如他的习惯,是和一个骷髅架睡觉。
甚至到了影片后半段,进食困难的他,一口气吞下了好几颗自己亲手做的奶糖,意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里没有什么激烈的情绪。
只不过是一个“怪人”,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正常反应而已。
所以。
这是刘春和,或者脑瘫群体特有的遭遇吗?
当然不是。
你试想,那些自闭症患者,那些样貌残缺的残疾人,何尝不是如此?
甚至于更进一步。
那些对社会产生不了“效益”,只能勉强度日的老年人,不也是如此?
他们不会用手机,不会用app,不知道在社会上遭受了多少白眼。
同样的,生活在这社会上的我们,又何尝没有过这种边缘的时刻?
霸凌、歧视、潜规则,或多或少都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境遇当中。
困境没有鄙视链,痛苦也没有比较级。
刘春和,只不过是小小的我们之中的一个。
影片中。
刘春和的一段自述,让人感触颇深:
我在人群里
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
有怜悯我的 有恐惧我的
也有厌恶我的
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参差。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否,首先要看的不是那些高处到底有多光鲜亮丽,而是要看这些低处,是否能够活出该有的自尊。
他们并不想被怜悯。
而是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说到这里,Sir想起了影片里最有趣的一幕——
击鼓比赛。
说是刘春和与一个老人竞争队里鼓手的位置。
两人battle。
一边是打鼓许多年,一边是四肢不协调,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是不是毫无悬念?
不。
刘春和丝毫没有想过退却。
而老头也分毫不让。
于是一场原本水平悬殊的竞争,偏偏斗出了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没错,棋逢对手。
不管是刘春和还是老人,在这个社会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和话语权。
他们都只是小小的个体。
也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小小的我们。
而这个大大的世界,不就是由一个个渺小的我们组成的吗?
就像那句袁枚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些世界的“参差”,也有自己的形状,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是自己破碎人生的主角。
更需要被看见,被正视。
而这,便是《小小的我》诞生于当下的最大意义,也是电影存在于世界上,最珍贵的价值。
它告诉我们——
如果刘春和这样的人尚且如此。
那其他人呢?
他们是否,也能拿回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明焉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