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诵净土经典时,如果对净土的描述觉得有些陌生,其原因是真实的愿往生之心还没有生起。
也就是说,真实的信心中其实也包括愿心。如果缺乏愿心,所谓的信心可能是比较肤浅的。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打算去某地旅游,因为真的想去了,所以就会提前查“攻略”,对景点及路线、周边餐饮等等都会很在意,会用心去了解、熟悉,为即将开展的旅程感到兴奋。
相反,如果一个压根不想去的人,他不可能对这些感兴趣,即使别人跟他说他也没丝毫感觉。
可见,愿心或者意乐会决定我们对某方面事物的探究欲以及亲近感、熟悉感。
如果我们真心想在临终时去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那么从现在起就会用心去了解那里的一花一水等等,对有关细节会格外留心,对往生后的利益会感到非常欢喜。
这就是一种净土情感,对我们亲近弥陀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总觉得与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有隔阂,也就生不起好乐之心。
愿心是由信心引发的,信、愿,既是两方面,又不是完全分开。实际上,信愿行三资粮是一体的。
有信愿,才有真实的念佛,如子忆母,深信弥陀慈父的摄持,句句都是往生正因。
如果自己觉得有信愿但不愿意念佛,说白了还是信愿不完全具足。
另一方面,如果认为可以抛开信愿建立的过程,一上来就去念佛,不注重闻思熏习净土经典,这样的念佛可能会缺乏力量,或难以坚持(当然,少数宿世深具善根者除外,或者有的人年龄大了确实无法闻思而只念佛)。
所以,修净土法门也需要闻思修相结合。实际上,缘净土所作的种种法行,如读诵经典、听闻讲解、发愿、观修、念佛等等,都必定功不唐捐,因为自始至终都有弥陀愿海的加持融入其中,比仅靠自己的智慧不知要强多少倍,所以念佛人确实非常幸运。今生能遇到净土法,真的应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