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大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开创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精神,立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的实际,秉持人才“第一资源”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创新实施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着力破除制约人才教育科技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人才改革纵深行》,让我们在山东省擘画蓝图的引领下,走进济南、青岛、潍坊三座城市,从不同角度感受齐鲁大地推动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落地生根的创新举措与坚实步伐。
——编者
青岛:人才驱动 向海图强
青岛市委组织部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
作为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青岛始终把海洋工作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发挥蓝谷、西海岸新区等海洋特色功能区支撑作用,持续放大海洋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优势,有效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互促,现代海洋产业“四链”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完成4026.5亿元,同比增长7.9%,全市海洋人才近40万人,占人才总量的15%左右,现代海洋产业形成“四链”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青岛城市风光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已打造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科研机构55家,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8个,相继建成4个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6个省重点实验室,搭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集聚高层次海洋科研人才2000余人,海洋人才培育能力、科研攻关能力不断提升。
为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闭环,青岛按照海洋特色、产业突破、引育结合、科研赋能的原则,打造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链,提供从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启从“科研强”迈向“产业强”的新征程。
一方面,围绕健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依托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突出海洋特色,打造“海洋科技大市场”,集成成果发布、交易对接、科技金融等7大功能,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成果转化综合平台,目前已征集创新成果6009个,对接企业1030家,达成产研合作85项、技术合同交易额1.05亿元。
另一方面,围绕打造成果转化产业园区,在青岛蓝谷布局建设了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四大千亩产业园,搭建产业项目落地载体。以美谷生物项目为例,项目占地约400亩,聚焦打造海洋生物产业新高地,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学领衔,依托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针对海洋生物美妆产品这一细分领域,建设集新品研发、智能制造和品牌孵化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制造项目。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是一家加速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由我国海洋药物学家、现代海洋药物研究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管华诗院士创立,致力于打造我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高地。近年来,海药院大力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海洋药物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发展态势。
去年以来,海药院研发的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BG136通过审查,获批临床试验。“这是我国‘蓝色药库’开发的又一实质性进展,向着实现‘蓝色药库共同梦想’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管华诗表示。
目前,青岛已形成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全链条”布局的发展格局,海洋渔业、海洋装备、海洋药物、海水淡化等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引领力,累计培育规上涉海企业3121家、占全省的30%左右,海洋领域雏鹰企业80家,瞪羚企业78家,独角兽企业7家。依托于此,青岛加快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着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青岛风光
“深海极端环境光学探测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案例”入选全国76个2023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名单;海船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研究与“智飞”轮示范应用项目获评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青岛把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瞄准“国字号”“中字头”平台、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型企业,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全面提升。
目前,在海洋科研领域,青岛具有三个“第一”:涉海院士数量全国第一,海洋高端平台数量全国第一,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全国第一。以三个“第一”为依托,青岛在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助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5月,在位于青岛蓝谷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缓缓靠泊母港,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取得圆满成功。“蛟龙”号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同时,青岛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比如,青岛蓝谷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科教产融合发展对接专班,互派专业人员挂职,发挥崂山实验室、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虹吸效应,带动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自然资源部青岛海地所等一批高校院所布局,集聚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0余人,联合建设培育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64个。
“我出生在安徽皖西,为了温饱,小时候吃过很多红薯。其实特别想吃鱼,更希望我们整个村的人都能吃到鱼。”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这样朴实无华地回顾自己的海洋牧场研究之路的初心。
在以杨红生为代表的众多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推动下,建设海洋牧场,构筑“蓝色粮仓”的梦想最终在青岛如愿以偿。在杨红生背后,是一个人才团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以创新支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面升级,推动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从2.0向3.0阶段迈进。
“引进一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支撑一个项目,做大一个产业”是青岛广大海洋人才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为加速集聚海洋产业人才,青岛推出现代海洋英才激励计划,每年遴选在海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政策支持。同时,对来青创业的海洋人才,青岛积极提供找资金、找场地、找市场、找合作伙伴、找政策服务,解除海洋人才创业的后顾之忧。
比如,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于敬东创办的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近2100平方米的研发及中试场地,并在产业园区为其预留3600平方米场地用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使用,为公司组织2场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其引进优秀人才。目前,公司已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生产的深远海网箱智能化作业系统、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构建人才优质生态圈,培植人才干事创业的“土壤”是实现人才留得住的重要路径。
为此,青岛出台《“人才服务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设置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配备市、区市、企业三个层面服务专员,累计发放人才绿卡2225张,其中海洋人才占比约30%,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服务2.3万余次。
聚焦提升对海洋人才的吸引力,青岛推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蓝洽会、千山峰会、青聚英才、惠才赋能等系列活动,吸引集聚更多海洋人才走近青岛、携手青岛、拥抱青岛。青岛蓝谷出台《服务人才八条》,为人才提供医疗、餐饮、住宿等8个方面精准服务,目前已发放人才卡500余张,为人才提供餐饮、住宿、政策咨询等各项服务2000余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拥有900多公里海岸线的青岛,千帆竞发,勇立潮头,将以海洋人才为引领驱动,加快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在新一轮海洋发展竞争中抢得先机,勇当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