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将于11月19日至25日举办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法讯|杭州灵隐寺甲辰年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通启),相比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许多初学佛法的居士对在家菩萨戒比较陌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学习,方便大家发心受持菩萨戒。
菩萨戒的种类与区别
菩萨戒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受持的戒律,乃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在我们汉传佛教的大藏经里,大乘律菩萨戒本有四类:
第一、梵网经菩萨戒本,有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
第二、菩萨善戒经,有八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
第三、瑜伽菩萨戒本,这有两个版本:
一是昙无谶三藏所翻译的菩萨戒本,也就是瑜伽菩萨戒的同本异译——地持菩萨戒,有四条重戒、四十一条轻戒;
二是玄奘三藏所译的瑜伽菩萨戒,是四条重戒、四十三条轻戒;
第四、在家菩萨戒,出自优婆塞戒经的受戒品,内有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
这四类菩萨戒本中,梵网菩萨戒与瑜伽菩萨戒(包括地持菩萨戒)通于出家在家,也就是说无论出家在家,四众弟子都可以受。菩萨善戒经是专对出家菩萨说的,第四类在家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则是专对在家菩萨说的,灵隐寺所授的在家菩萨戒即是第四类。
菩萨戒的内容与前提
菩萨戒的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项,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我们都知道,三皈五戒是尽形寿的,而菩萨戒是超越时空、直至成佛的,其特色涵盖了七众戒,而又超胜一切戒。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因为菩萨发心,也就是为了广度众生,所以不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称为菩萨。据《梵网经》记载,菩萨戒虽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如果忘失菩提心,就违反了菩萨戒的根本精神。因此《菩萨善戒经》说:“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所以,发菩提心是菩萨戒有别于其他戒的最大特点,也是我们求受菩萨戒的必要前提。
菩萨戒的功德与利益
佛陀在《遗教经》中对于持戒的重要性曾有明示:“大众应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持戒者,如暗遇明,贫人得宝。”但是画饼不能充饥,一切还是要自己亲身实践,才能体悟。所以,学佛的人应该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须严持净戒。
具体到菩萨戒,南岳慧思大师在《受菩萨戒仪》中提出了菩萨戒的八种殊胜功德:
一者道场殊胜,菩萨发心,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
二者发心殊胜,若人一念,发起大悲大智,受菩萨戒,即超二乘。
三者福田殊胜,假使有人供养满世界大阿罗汉,不如供一受菩萨戒者。
四者功力殊胜,受小乘戒譬如萤火,受菩萨戒譬如日光。
五者灭罪殊胜,受戒破犯,犹胜外道,以戒威力,设堕恶道,受罪轻微。
六者受胎殊胜,受菩萨戒者,若有胞胎,常为天龙善神共守护故。
七者神通殊胜,受菩萨戒者,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
八者果报殊胜,受菩萨戒者,当生莲华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退转。
受大乘菩萨戒,既得如是广大功德,因此凡是信仰佛法者,皆应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以此为基,直趣菩提!
往期回顾
☀藏识
☀巡觅
☀学处
☀观照
☀物语
☀常识
☀素食
☀分享
☀赏析
☀阅读
☀故事
☀视频
☀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