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健康的忠诚“守门人”——全科住培医师轮转感想
2022级全科住培医师 张庭语
我是张庭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级全科住培医师,预备党员。因一直对医生这个职业心存向往,高考后我毅然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期间,我学习刻苦,多次荣获奖学金,进入临床实习后,更是积极上进,努力磨炼临床基本功,获得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毕业时更是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表感言。同年11月,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基层医生,服务大众。目前,我就职于富平县庄里中心卫生院,于2022年在院工作了3年后,被医院派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培。
在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培临床轮转期间,我十分珍惜难得的高平台的工作学习机会,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努力,不断夯实基础,并认真学习指南共识,将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关心病人,在轮转期间受到带教老师及轮转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
时光飞逝,转眼轮转已经快过去两年时间,回想我刚来医院时,就见证了消化科老师面对夜间突发大出血病人紧急胃肠镜检查后急诊介入止血,使患者转危为安。面对紧张的情况,复杂的环境和焦急的患者家属,老师临危不乱,抢救过程有条不紊,最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老师专业的职业素养带给我很大震撼,这是我平时基层工作中很难遇到的大场面,我认为正是老师平时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以及自身高超的诊疗技术,才会在最短时间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震撼的同时,也带给我更多的兴奋与期待,像是海绵遇到了丰沛的海水,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以后自己职业生涯的伟大展望。
还记得在刚来规培的时候,受新冠疫情影响,西安市进入封城状态,研究生也被封闭在校,有疑似病例就诊时,我们身穿防护服在病房接诊病人。记得有一次值班,从渭南转来一位新冠密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青年医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化身“大白”开始接诊工作,在保证有效隔离的前提下,一边安抚患者及家属焦躁的情绪 ,一边进行诊疗,最后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好转出院。回想那段时间,虽然很累,但是每天都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穿梭在上班路上,默默守护这座城市。
在全科基地轮转期间,我也有很多体会。尤其是我们全科开设的特色全科医学教学门诊,通过招募患者,由我们规培医生按照规范化问诊流程完成接诊工作,再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指导,从而帮我们建立起临床思维。在整个接诊流程中,老师带领我们抽丝剥茧发现疾病的全貌,规范化诊断,进行相关检查,并合理用药,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不仅仅单靠指南和课本,而是更加贴合临床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疾病本身,更要以全科医学的“全身心”理念为指导,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到对患者全面关怀,提供更细致,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我认为,一名全科医师的成长,时间、经历的沉淀,急危重症辨别能力的历炼,前辈们的无私指点和提携,病人们的理解和配合,缺一不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恰好为年轻住院医师的成长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良好环境。轮转期间每一位带教老师的无私指导和教诲,不厌其烦的答疑解惑,每一位轮转同事的无私帮助,团队的合作,都为我临床基础知识的积累及临床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带来极大的帮助。同时,通过科室推荐,我被医院评选为2023年度的优秀住培医师。
在院期间,我也积极参与科室和医院举办的各项活动,2023年报名参加本院举行的科普大赛,荣获三等奖。也积极参与院外的各项比赛,虽然去年的全国科普大赛没有得奖,但我并没有气馁,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临床技能。2024年在全科基地老师的帮助下,参加中华医师协会举办的“病例实践大赛”并荣获“风采奖”。
两年的全科住培学习生活已经接近尾声,感谢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遇到的各位带教老师和同学。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更是深深体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意义,面对患者,我们不仅要明确诊断、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更是要做好健康管理,关心患者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当好健康“守门人”。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的医学生誓言不只是单薄的一句话。在最后一年的住培时间里,我也会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更加努力进取,希望可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个高平台上,汲取更多知识,努力提升临床思维和能力,以便在结束规培后回到基层,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服务。
END
作为全科医生,你们时刻把握着医患关系的微妙变化,患者健康的点滴进展。你们以全面且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取得了广泛赞誉,成为人民群众最信赖的家庭医生。此外还担当着引领行业发展的重担。你们有着为民众的愿景,有着无我、开放、包容的格局。你们做的很多,说的却很少!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你们,
我们诚邀全国各地的全科医生们,
为我们分享你们心目中的全科医生,
亦或是你在全科领域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们期待你的来稿。
让我们走进你的心中,
倾听你们的心声!
01
投稿方式
请将您的文章文件发送至我们的邮箱,我们会在收到投稿之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审核并回复。同时,在审核完成之后我们会及时通知投稿者是否通过,通过的文章发布后会邮件分享各平台的发布链接。
投稿邮箱:
qkyxkyfw@chinagp.net.cn
投稿请注明您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010211890(微信同号)
02
宣传途径
您的故事将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融媒体平台发布,并汇总成电子期刊在杂志官网永久留存。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方便拉您入群,群内定期分享高质量学术文章及相关学术活动资讯。
(点击下方蓝色关键词,了解更多专辑专题)
全科医学、初级卫生保健|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及营养|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中医药|老年问题|精神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