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封面文章】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内在机理、价值功用与优化路径

学术   2024-10-30 10:35   云南  
摘 要:党的百年历史可视为一部自身建设史。党内教育是强党途径,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重要方式。政治仪式作为党内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构设特定仪式时空唤醒共产党人的集体记忆,强化情感体认;聚合符号象征连接能指所指,搭建起了认同框架;科学运用仪式操演,创设教育情境,厚植党员个体的组织归属,发挥了思想引导、增强身份认同、锤炼党性的价值功用。新时代,优化政治仪式之于党内教育的策略路径,注重挖掘时空资源、提炼创新象征符号、科学运用仪式操演,推进政治仪式供给规范化、形式时代化、效能长效化,从而凝聚全党合力共襄中国式现代化盛举。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仪式;党内教育;思想建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政治仪式在百年风云激荡中以不同形式运用于党内教育,对于塑造政党形象和教育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学界对于政治仪式的研究进入“丰产期”,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政治仪式内置元素的研究。其一,马敏从政治象征的生成方式等对政治仪式做了系统性阐述。其二,政治仪式文本研究。黄志坚等认为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等特征,发挥了教育合格共青团员、从严治团效能。刘吕红梳理了入党誓词的变迁过程,认为入党誓词具备让党员坚定政治信仰、记录初心和使命等价值。二是对政治仪式功能的研究。其一,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建构。曾楠等认为政治仪式是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资源。其二,政治仪式与政治认同建构。张宏卿等认为苏区时期的群众大会提升了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政治认同。其三,政治仪式塑造政党形象。宋斌认为政治仪式促进了政党形象的“可见”“可信”“确信”。其四,政治仪式与合法性建构。王海洲认为政治仪式操演以身体规训、情感表达等策略实现合法性建构。其五,政治仪式与政党文化构建。朱庆跃认为政治仪式承载着创新和发展、动员和指引、展示和提升等政党文化建构功能。第三,对某一类政治仪式的专门研究。学界主要围绕纪念活动、入党仪式、阅兵仪式、国家公祭仪式等。第四,对国民党运用政治仪式的研究。其一,尚季芳等认为抗战时期国民党借助献旗仪式强化其“党治”权威,以此形成社会动员与宣传。其二,田海林考察了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的祭祀典礼,认为这有助于继承和弘扬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第五,将政治仪式与“教育”联姻展开研究。其一,研究政治仪式与思想政治教育。邵献平等围绕仪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功能与路径展开研究。其二,研究政治仪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刘永刚等认为政治仪式以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四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三,研究政治仪式与主题教育。黄娇等考察了政治仪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激发情感共鸣等功能。第六,政治仪式传播研究。马玉宁认为政治仪式在社交媒体场广泛传播,对凝聚价值共识等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学界鲜有研究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作为程序化、规范化象征性活动的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机理和价值功用,并提出新时代党内教育实践中如何优化利用政治仪式的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政治仪式的内涵及其分类

研究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话题,首先要对相关概念做铺陈。通过“抽丝剥茧”地分析政治仪式的内涵及其运用于党内教育的类型,为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理、价值功用与优化路径奠定基础。

(一)政治仪式的内涵

仪式,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纵贯古今、横亘中外。仪式最初是与宗教、祭祀、神话等相关联,用以解释超出人类认识的现象。随着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仪式的神秘感逐渐褪去,走向世俗化和日常化。仪式延续至今,已然成为历史变迁、政治发展和哲学思辨的记录仪。目前,学界对于“仪式”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其内涵与外延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仪式是不易框定的巨大的“话语”。《辞海》认为,仪式是礼之秩序形式。涂尔干开创了仪式广义研究的先河,认为“仪式是各种行为准则,他们规定了人们在神圣对象面前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举止。”大卫·科泽将仪式定义为“一种体现社会规范的、重复性的象征行为。”郭于华认为“仪式具备象征性和表演性,是由文化传统所约定的一套行为方式。”总之,“仪式”概念具有非常大的伸缩幅度和解释空间,学者们自主确定边界对其做了不同注解。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渗透到传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中国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其政治仪式实践以王权为中心,呈现了两种面向。一方面,权威性与神圣性并存。丰厚的礼仪文化名目繁多,体系庞大。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又如《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观之,政治仪式多以祭天、祭祖、军事活动、“沟通天人”等形式展开,通过昭示“正统”以期建立和巩固统治合法性。另一方面,以“礼”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崇尚礼教,以传播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仪是礼的外化。以“礼”为内核的政治仪式,承载着“礼制”“礼义”“礼仪”等意蕴,以统一思想、指导言行实现封建王朝的“天下大一统”。

政治仪式从仪式中衍生出来,与一般仪式并非别无二致,而是天然地与政党、权力、权威息息相关,以其鲜明的政治性成为政治生活的重要构件。政治仪式之“政治”,不仅明确了仪式运用之场域,而且点出了仪式服务之对象。综上所述,政治仪式作为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一般由政党组织或政府等实施者在特定时空场域借助象征符号按照规范程序展演、传递、强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是一项具有重复性、象征性、表演性、教育性等特征的政治活动,也是一种遵从仪式意义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生产和维系一致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的是党内教育中的政治仪式,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经由政治仪式创设教育情境、传递教育信息、激发组织成员情感体验等以提升党内教育成效,“实现凝聚共识、政治团结、立威树信等目的”。

(二)政治仪式的分类

以与党内教育相关联的政治仪式作为分析样本,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结合《2023—202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24—202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参考《党建》杂志刊发的《政治仪式的基本内容和规范要求》等,现将党内教育中的政治仪式分为四类:

一是通过仪式。通过仪式也称过渡仪式,指仪式参与者通过某个关口而使个体身份状态发生变化。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认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地位变化事件,无不以过渡仪式为标识。他指出人类社会的过渡礼仪都包含“分隔-边缘-聚合”三阶段,人们经由过渡仪式实现身份角色的转变。维克多·特纳指出:“通过仪式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将镜头对准党内政治仪式,可以发现最为典型的通过仪式是入党仪式。从个体看,个体从一名群众逐步成长为中共党员,政治身份的转变需要经由入党仪式确证。通过仪式具有区隔仪式参与者身份之作用。从组织层面看,党员是组织的细胞,其数量和质量关涉政党的兴衰存续。入党仪式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吸纳新党员的必要程序,也是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储备人力资源的必要活动,也是开展党内教育的关键契机和重要载体。入党仪式具体表现为入党宣誓仪式、特殊情境下的火线入党仪式、纪念性入党仪式(例如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和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

二是纪念仪式。纪念仪式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追忆过往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而开展的实践活动,旨在传播主流思想、缅怀追思先贤功绩、提升全党觉悟。纪念仪式不仅是历史记忆的储存器,也是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纪念日一经建立,则具有重复性和权威性,从而以党史文化的时间谱系生成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一,重大事件纪念日,例如纪念五四爱国运动、长征、抗日战争等,按照惯例一般将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日确立为纪念日。其二,重要人物纪念日,例如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的纪念,一般将重要人物的诞辰、逝世日确立为纪念日。延安时期,党将5月5日也即马克思诞生日确立为学习节。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以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烈士纪念日(9月30日)等先后确立。

三是庆典仪式。维特根斯坦认为人是“庆典仪式的动物”。庆典仪式大致包括庆祝与典礼两种类型,二者常常紧密相联。党内的庆祝仪式,凸显活泼性且不失娱乐性;党内典礼仪式则相对庄重、严肃、宏大。例如七一建党节、国庆庆典、党内表彰仪式、党校开学和结业典礼等,尤其在逢五或逢十年份庆典活动会更加隆重。在党内教育中,庆典仪式将党员队伍聚集起来,既能激发他们的澎湃热情和情感能量,又能促进全党统一思想和汇聚合力。七一建党庆祝大会一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纪念空间移步至天安门广场,可见规格之高、隆重之程度。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庆庆典盛大庄严、气势恢宏,不仅承载着75年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记忆,而且传递着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四是会议仪式。会议仪式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党内教育的常态化途径之一,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会议仪式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制定重大决策、上传下达决策部署、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发扬党内民主等。一般按照会议要求,符合条件的党员均无特权和例外,均应出席会议,并遵守会场的规范和程序,自觉接受党的教育,认真过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百年党史,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部会议史。不论是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还是基层党组织的会议,串联起来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运用会议仪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党员和干部理论武装、塑造政党形象的历史轨迹。例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部署。全党上下以召开理论学习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聚精会神学习好、贯彻好此次会议精神。

二、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内在机理

政治仪式在百年党史中从未缺席,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政治景观,展演着历史长河中的跌宕起伏,发挥着建构政治认同的独特价值。党内教育中的政治仪式侧重于聚焦特定时空、构筑象征符号、运用仪式操演使中国共产党具象化为“可感”“可见”“可信”的组织,生产出情感认同能量及正向党内教育资源,进而从宏观上襄助塑造政党形象;从微观上深刻影响党员个体的思想认识、身份认同、党性修养及行为规范等。

(一)仪式时空:唤醒集体记忆,强化情感体认

时间、空间是政治仪式的基本内置。仪式时间不同于自然时间,它与“日常时间”区隔,是提起和触发仪式的重要原因,在特定时刻将仪式参与者从日常生活带入“神圣状态”,既为充盈个体生命提供“更新力量”,也为凝聚共同体提供“群体力量”。仪式时间所内隐的时间线索与叙事脉络,以其共时性、历史性、重复性特征彰显集体记忆、实施政治教育、培养政治信仰、增强政党凝聚力。

空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维度。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仪式空间不同于地理空间,它与“日常空间”区隔,使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以形象化的版图铺展而被赋予政治性意义,被社会关系所建构。“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仪式空间作为仪式展开的特定承载,往往与特定地点、具体事件、参与主体相联系,以实现场景再造、事件重现、情感升华。构设政治仪式的空间场域,一方面,以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之家、会址、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重要历史人物故居、烈士陵园、天安门广场等为载体的仪式空间,融神圣性、政治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不仅使仪式得以完成,也促进记忆和想象得以唤醒与延续。另一方面,在特定时空开展的政治仪式,通过循环往复的展演,将历时态与共时态碰撞,将具体历史事件浓缩,将过去与现实连接,引起身体在场的党员、干部的情感触动,直击他们的主观世界,在同一场所内见物、临境、相互影响,产生正向情感能量的仪式互动,促进共通、共同情感在主体间交互感染、传递,形成集体效应,在“连带”中促进情感共鸣。

在保罗·康纳顿看来,记忆不是个体官能,“集体”也是记忆的承载者。“记忆”往往与“遗忘”相对。仪式是对抗遗忘的有效方式。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他指出集体记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描述,也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重构。政治仪式是唤醒集体记忆的“内在装置”,它在特定的时空坐标轴中周而复始地举行,将不同代际、不同职业的党员个体紧紧凝聚,通过“唤醒→重构→固化→刻写”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记忆,形塑与建构共产党人“共同经历”,使得集体情感得以被激发与强化。因此,集体记忆超越当下时空追溯过往,赋予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依循历史时间序列累积身份认同的力量。党员个体既是政治仪式的参与者、亲历者,也是情感的生成者、扩散者。例如,从1938年起,每逢“七一”建党纪念日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到现在已形成历史延续、基因传递。党员、干部通过建党庆典仪式“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近代中国,历经大浪淘沙积淀起厚重的历史,回忆起党的过往和经历,体认和赞同党的历史贡献和为民情怀,从而增强学习党史的自觉。

(二)仪式符号:连接能指所指,搭建认同框架

认同发端于认知,认知承载于符号。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组织纪律、政治信仰等政治文化元素,是不能用计量方式呈现的,因此不得不借助于象征符号等叙事模式呈示于外。政治仪式是由一系列符号构筑,是象征意义的集合。维克多·特纳认为,象征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组合,它运用于政治仪式的效用在于“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象征符号和其承载的政治意义本质上如索绪尔所论及的“能指”与“所指”之关系。例如,“红色”一词,语言学本意是人的视觉所能捕捉到的一种颜色,将其所指置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背景下,可指热情、革命烈士的鲜血等象征意义,这远超其本意,实质是语言的隐喻。能指是该象征符号的本意,而所指具有很强的浓缩性,会根据不同文化语境、不同时代变化不一。符号本身并没有象征偏好,而一旦被纳入政治仪式中,符号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实际用途而被意义占有、附着,便成为搭建认同框架、增进政治认同的象征。

在党内,政治仪式符号是一个由视觉、听觉、行为、语言等符号组成的多元符号系统。第一,视觉符号,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党徽、党旗、领袖像、服装、数字、颜色、标志性建筑物、七一勋章等。视觉符号以其形象直观性、价值隐喻性作用于观看者,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在党内任何政治仪式中,党旗、党徽都在场。党旗、党徽不是简单的一面旗帜、一枚徽章,它们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对内代表党中央权威。“七一勋章”作为党内最高荣誉,2021年首次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巨幅红色背景板,旗手高擎的党旗,礼兵手捧的“七一勋章”,象征建党百年的数字100都是鲜明的视觉符号,尤其是以红、金、白为主色调集党徽、五角星、旗帜、向日葵、如意祥云等元素于一体的“七一勋章”,从视觉上显得格外朴素、庄重,隐喻张桂梅等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榜样教育,启示党内同志向榜样学习。

第二,听觉符号,主要包括人和物的声音,例如欢呼声、音乐、礼炮声、解说、鸣笛等。“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听觉符号以其感性表达和听觉叙事方式表征意义和激发想象,既能以极强的感染力渲染气氛又以耳目器官的闻见直抵人心。以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为例,庆祝大会中《义勇军进行曲》《红旗颂》《歌唱祖国》等歌曲,70响礼炮响彻云霄、阅兵仪式中军乐团吹响阅兵式号角,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等,音乐旋律与歌词文本相得益彰,使仪式参与者实现感官观照、入耳入心、认同聚合。

第三,行为符号,主要包括检阅、入党宣誓、瞻仰、献花、鞠躬、默哀等,通过仪式参与者的姿势、手势等行为举动实现具象化表达。例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纪念马克思、孙中山等领袖时,包括肃立、向领袖遗像行三鞠躬礼、静默等议程,表达对革命先驱的敬仰和追随,激发完成革命未竟事业的斗志。再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党的十九大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党的诞生地上海,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誓厅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宣示初心如磐、坚定信念。在建党一百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重温最庄严的承诺。

第四,语言符号,语言是政治仪式开展的必备要件,主要包括口号、标语、入党誓词、领导人讲话等。例如,抗战时期,在各级各类仪式中频繁重现“一切服从抗战”“为抗日救国不怕流血”“军民团结起来”等标语,将党的主张、路线、方针转化为通俗化的标语,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党员个体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及政治品格,实现从提炼概括、意象表征到启迪思想的升格。一般情况下,在各类仪式中,领导人讲话环节会将仪式推向高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仪式中发表主旨演讲,提振全党接续奋斗的信心,成为整个仪式的点睛之笔。

(三)仪式操演:创设教育情境,厚植组织归属

“没有操演,就没有仪式。”仪式操演是开展政治仪式的实践表达,是政治立场裁决和政治教化的过程,是塑造政党组织成员明晰与他者界限、界定自身组织归属的过程。在特定时空教育场域中,政治仪式组织者运用象征符号的动态展演创设教育情境,可将历史与当下进行勾连,生动形象地展现主流价值观念,能引起仪式参与者同频共振地进行政党价值识别和情感体认,从而达致思想的浸润与升华,达致化“情”为“信”的深化,达致个体归属感和组织凝聚力的统一。

仪式操演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的展演,在效力上呈现两种面向:一方面是表层的身体规训;另一方面是里层的忠诚与信仰。身体在场是仪式展演的前提,“只有充分的身体聚集才能产生最强烈的效果”。政治仪式以身体样态来展现组织的精神风貌。“规训”是一种以仪式参与者身体训练为对象的规则机制,精确的时空安排、精准的身体动作、准确的力量强度等严格规范着仪式参与者的举手投足,继而实现身体表达的一致性,使隐喻的“信息与意义”传达得更加清晰。政治仪式将离散的、异质的、原子式的人们进行规范性聚合,使人们产生一种一体感。正如涂尔干所言:“当他们发出同一喊声、说同样的话、做与同一对象有关的相同的动作时,就实现了相互的一致,并且感到了彼此的一致。”参与者个体也在标准化的身体规训中生发出“我是政治共同体一员”的身份认知与价值判断。

仪式操演更重要的面向是培育里层的忠诚与信仰,这关乎主流价值观念。而仪式操演亦是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凸显、肯认与遵从。仪式参与主体进入仪式操演创设的教育情境,主体的年龄、身份、职业、民族等差异被抹平,代之以同质的、无身份差异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洗礼,“重新锻造了自己的精神本性”。政治仪式将人们生活的日常时空与神圣时空区隔,主体置身其中,通过可见、可感、可触的仪式实践,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深化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知、体悟与共享,使个体融于组织。主体再回到日常时空,他们的精神状态得到了升华与超越。例如,入党宣誓仪式举行过程中,预备党员身体肃立、高举右拳、神情庄重、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整齐划一的身体动作,强化外在政治身份的转化与内在政治忠诚的表达。

三、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价值功用

作为党内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仪式营造的教育情境契合党员和党员干部知、情、意、行的认同转化逻辑,对于党内教育的价值功用不可或缺。

(一)思想引导

政治仪式从来不只是象征符号的简单堆砌,而是把共同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它在象征符号蕴含的浓缩意义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扮演着意义承载者与价值传播者的角色。政治仪式的主题总是与中国共产党崇尚的思想理论紧密呼应,仪式主题的彰显总是与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如影随形。党的思想理论是系统的、抽象的,思想理论的内化与传承往往更倚重标语、口号、领导人讲话等语言符号,指向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意识的传播与输出。因此,政治仪式内蕴的思想引导功能,形塑着党员个体对党的思想理论的认知与体悟,是通达、培育政治信仰的重要链接。

百年来,党的建设目标在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依靠党内教育这条强党途径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变与不变中,政治仪式作为党内常态化教育的方式始终在场。每一场政治仪式,对于党员个体来说,既是一次课堂,也是一次思想武装。从宏观上,纵观百年党史,党的创新理论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开展政治仪式为契机提出来的。无论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抑或是中央全会通过的《决定》,还是重要纪念活动领导人讲话均是推进理论创新的载体,进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大发展。例如,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会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做出完整、准确的界定,将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并号召全党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工作中落实毛泽东思想。再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共产党的精神风貌,涵养着共产党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综上所述,从辩证法维度看,政治仪式是党提出创新理论成果的契机,是全党改造主观世界、加强理论武装的关键节点,同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因为政治仪式而扩大了影响力和辐射力。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员个体置身于政治仪式构设的特定时空内消化吸收创新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多元符号象征隐喻的政治主张,同步将自身的思想认识向党中央看齐,向政治仪式传递的政党理念看齐,从而铸就政治信仰、强化行动遵从。

(二)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即“个体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可与归属,对自我所属群体的接纳与肯认。” 从集体记忆的维度看,身份认同涵盖自我身份确证和群体身份归属。政治仪式紧扣仪式主题,按照相应程序,在精致的布景、形象的演绎、生动的话语中展开,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集体记忆的框架体系,这是书写党史的必要构件,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标识。集体记忆成为了党史的见证,它的延续性实现了今与昔、当下与过往的谋面,为识别“我是谁”“我属于哪儿”提供了源头活水。例如,入党宣誓仪式构设的特定时空镌刻着党的印记,为预备党员追忆党的历史提供源泉活水。入党宣誓仪式的举行,昭示着对新发展的组织成员的身份确证。“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时下共产党员对自我身份定位的庄严宣告,这赋予了身体在场的党员一种“属于组织一分子”的真实感,印证了彼此间结为“同志”,强化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有助于从思想上入党,有助于党员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

从情感维度看,政治仪式不仅是共产党价值追求的外在表达,还是激发党员情感共振与意义共鸣的“催化剂”。例如,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回顾党的历史征程,诠释了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立足当下号召全体党员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等。在喜庆欢乐的情境中,激发起了全党的集体荣誉感和接续干事创业的精神,提升了党员身份认同和组织归属感。

(三)党性锤炼

党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建设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党员党性强弱关乎党的肌体健康程度。“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组织的党性教育和党员个体修炼是打造党员坚强党性的一体两面。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仪式的组织者和主导者,通过政治仪式创设教育情境和循环性操演,以期达致党员锤炼党性之效果,从而促进全党修好党性教育这门必修课。

站稳政治立场。政治仪式的鲜明属性就是政治性。全党通过仪式教育情境的感染、鼓舞和洗礼,更加坚定政治方向,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无论是“七一”庆典活动中“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抑或是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还是入党宣誓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无不在激励党员锤炼政治风骨、涵养政治品格、保持政治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你遵循的仪式是你精神信仰的一种表达。”政治仪式作为象征性的实践活动,透露着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宣扬,是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形式。在重走长征路仪式中,党员作为行为主体,通过重访长征沿途重要地点以及长征亲历人物,重温长征精神,身体力行地感受到了红军饱受跋山涉水、草根果腹的艰辛但理想信念永不熄灭。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作为中共党员入党时的起誓之词,几易其版本,历经百年发展,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但其内容矢志不渝地恪守着“共产主义”理想,增强了党性教育的思想性。

对党忠诚。对党忠诚表现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任何情况下都矢志不渝,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这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没有被困难击垮、没有被敌人打倒,有赖于千千万万党员的赤诚忠心。入党宣誓仪式中,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诵读“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等誓词,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党员对党忠诚的表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始于2021年,向党龄达到50周年且表现一贯良好的党员颁发纪念章。截至2021年7月,已有710万老党员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们,是对党忠诚的楷模,在政治生命中践行铮铮誓言,能引领更多党员见贤思齐。

严守纪律。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作为共产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例如进京“赶考”前,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教育。再如,邱少云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前线,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不惜牺牲生命。1953年党组织为他举行党员追认仪式,他用生命锻造了党员严守纪律的典范。再如,入党誓词引导党员做出“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的承诺。

四、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优化路径

循环性地举行政治仪式,犹如一道“思想的闪电”彻底集中党员“这块朴素的人民原地”,提升了党内教育成效。新时代,要持续探索与建设百年大党要求相匹配的政治仪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政治仪式的资源配置、符号创新、效能生产等,以期使政治仪式之“供”匹配党的建设之“需”。

(一)注重挖掘时空资源,推进政治仪式供给规范化

政治仪式构设的时空是集体记忆的“保鲜剂”,能够唤起全党对某一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大节日的趋同回忆,有助于政治教化的实现和政治认同的达致。面对时代变局,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它打着学术研究旗号否定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历史片段遮蔽历史全貌,丑化、诋毁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冲击政治仪式的规范性来源,削减党员的身份认同,弱化政治仪式增强主流价值内化的功用。注重挖掘时空资源,不仅是党内政治仪式发挥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政治仪式供给规范化的主动作为,也是汇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合力的必然举措。百年党史为挖掘时空资源提供了丰厚养料,为昭示政党“从哪里来”编织了线索。红色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同时他强调“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因此,要注重从红色基因库中合理挖掘、维护和更新政治仪式的时空资源,结合《党章》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等相关要求,在现有基础上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和时间点,营造党内教育的典型场景,推进政治仪式供给规范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铸魂育人功能。

(二)提炼创新象征符号,提升政治仪式形式时代化

象征符号作为政治仪式的最小组成单元,是传递政党价值观的中介载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仪式的组织者,精心设计与准确运用视觉、听觉、行为、语言等象征符号搭建起“象征之林”,在符号的组合、编码和解码链条中实现能指与所指的有效连接,促进党员个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生成政治信仰。象征符号是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历史禀赋,是现代政党文明的时代表达,是政党文化中各种元素的提炼、延续、创造及升华。中国共产党亦因有标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政党文化精髓的象征符号而得以历久弥新,且借由象征符号建构起政党自身的意义系统并在守正创新中发展。因此,应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充实象征符号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亦要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促进象征符号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协同叙事和巧妙融合,赋予象征符号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政治仪式因之不断丰富,更需要提炼、创新与之匹配的象征符号,以全面立体式传播政党价值。首先,继承传统象征符号。党旗、党徽是党的象征和标志,是政治仪式中最为常见的象征符号,应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等有关规定规范使用。第二,为原有象征符号注入新的内涵。“大党”是党的象征符号,随着时代发展内涵持续丰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要建设“全国性的大党”,从话语风格上昭示着党员人数和组织规模覆盖。新时代,党总结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等话语。第三,提炼、创新象征符号。“七一勋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新的象征符号为从红色基因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提供了现实注脚。

(三)科学运用仪式操演,增强政治仪式效能长效化

政治仪式操演通过对仪式主题的彰显与阐释、对仪式时空的选择与构设,对象征符号的运用与组合、对叙事结构的编排与建构,形成一个指向仪式隐喻意义的强大“情绪场”,在“情绪场”的烘托下促进参与主体实现自我身份认同与主流价值内化。一般而言,政治仪式操演结束后,伴随着时间推移,仪式效能逐渐递减。结合政治仪式运用于党内教育的运行机理,应在促进仪式效能长效化上下功夫。一方面,拉长和延展政治仪式效能发挥的时间链条和空间维度,有利于提升政治仪式效能长效化。在仪式操演前,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宣传动员和进行思想教育,可举办诸如主题征文、实践调研等活动。如果仪式在党支部内举行,可动员仪式主体参与会场布置工作,体会仪式准备工作的严谨与庄重。在仪式操演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要组织讨论交流和心得分享。例如,为推进党的二十大会议仪式效能长效化,仪式前,各地党组织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仪式中,各地党组织通过集中组织观看开幕会实况、召开交流座谈会等方式,充分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仪式后,各地党组织将党的二十大会议取得的理论成果作为教育党员的重要素材,促进他们将会议精神落实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科技赋能政治仪式传播。作为可重复性的实践活动,政治仪式的效能与其传播辐射呈正相关。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拓展政治仪式广度、充实政治仪式要素、深挖政治仪式内涵,做好舆论引导和议题设置,通过视听、影像、图文等方式将政治仪式指涉的政党理念和主张直观形象地展现。

五、结语与展望

政治仪式作为象征符号集合场,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与风格运用于党内教育,已然成为镌刻中国共产党风貌的“风景”,它的价值功用与党内教育的育人目标直接呼应,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和意志、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有裨益。但需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仪式的运用与创新跃升新高度,政治仪式供给更趋规范化、制度化,拓展了政治仪式开展的时空资源、象征符号等。今后,政治仪式中的入党宣誓与宪法宣誓制度的衔接和贯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与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军队功勋荣誉表彰的协同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论域。同时,还要谨防政治仪式的“过度运用”,要注意其与党的建设需求的正向与适度匹配,防止“泛化”和形式主义。


作者简介:王聪利,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立项“郭大力文集整理、出版与研究”(22&ZD077)。

本文发表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5期,注释、图表及参考文献略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校(院)教学、科研、学术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