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风华·走进古村落丨梨树怀抱的村庄

文化   2024-11-20 15:46   北京  

  天空泼洒着热浪,离村口不远的地方,一棵古老的梨树正懒洋洋地靠在院墙上,身上密密麻麻的果子圆溜溜的,是青海人喜食的软梨。我的祖母曾不止一次,在冬天把冻得黑黢黢的软梨放在床头,催促我连同冰碴子一起吞下,治疗我常犯的咳嗽。

  暑热季节,村子里静悄悄的,空气里弥漫着花香、树香、果香,听得见玉米拔节时的喘气声。走进另一条巷子,土黄色的院墙一座挨着一座,墙头上伸出的枝叶沉甸甸地垂在墙上、落在地上。走近一瞧,还是软梨。

  这个村子,干吗不直接叫梨村,非得叫下刘屯村?

  在县上工作的玉兰笑了:若是按这个起村名,贵德县的村子,怕是哪个都得叫梨村了,分也分不清。

  下刘屯村,地处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传统作物是冬小麦。除了种地,村民们还兼顾养殖业,近年也曾试种樱桃、小西红柿等。梨树遍布每家每户,产量不大。以往,软梨很受欢迎,早上拉一架子车去附近工地,一天就卖完了。现在水果品种丰富,软梨销路不如以往。然而,下刘屯村人是勤劳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给了他们安稳的生活。现在的青壮年里,不少男人是优秀的钢筋工、瓦工,女人则擅长粉刷,收入来源多样。

  走至大院前,一棵梨树在大门旁悄然而立,一侧的树冠结着一串串青中见黄的长把梨。这也是贵德特产,口感香甜,汁多肉细。院内,阳光灿烂,坐北朝南的三间木屋为明代建筑,榫卯结构,端庄简朴。檐上木雕玲珑,窗为菱形木格,窗下青石雕刻,自然古色。堂屋宽敞明亮,阶下花草繁多,梨树、杏树、艾蒿、菊花相互纠缠,中间还挤着一株诱人的西红柿。雅与古,源自历史悠久的建筑风格,也是一种从容、悠然心态下的生活方式。

  几百年来,许多外来手艺人带来了皮影、刺绣、绘画、戏曲。石匠、毡匠、靴匠、制作面具的民间艺术家活跃在村子里,使下刘屯充溢着艺术趣味。

  我们见到了老画家崔吉寿。他从11岁起师从自己的叔叔,因聪颖好学、刻苦努力,在这一带颇有名气。他为古建筑和百姓家的门户画装饰,所绘山水人物、吉祥图案、小鸟花卉,色彩清淡、配色柔和、线条优美,深受当地人喜爱。

  交谈中,老人家拿出收藏的画作供我们一一欣赏,画中天宫寿星、麒麟送子、秀气的仙女、灵敏的顽童、温顺的梅花鹿,无不透出老画家的功夫。另有两个做工细腻的托盘,正反两面均有图案,一为牡丹、麒麟,一为双龙、麒麟,是老画家76岁的作品,专门留给两个孙子的。只可惜目前村中年轻后辈学画者少,只有两位人到中年的侄子尚在潜心作画学习。

  老画家的儿子也没有学画。他说,他小时候父亲照他的模样亲手制作了一个面具。待他为我们从一堆杂物里搜寻出来,掸过灰尘,一件眉眼俊秀、笑口常开、两颊红彤彤的艺术品露出天真活泼之态,令人爱不释手。问他为什么不学画画,他说,太麻烦。就拿父亲做的这个面具来说,做模具、铺宣纸、勾图、上色、刷浆,一层又一层,直到一分钱硬币的厚度,工序复杂,消耗时间。为保持色泽鲜艳、历久如初,还得用珍贵的天然矿石等做颜料。但是,谈起父亲的画作,他很自豪,并想为父亲编辑出版一本画册。村上每年要举行正月社火,他也是回回参与。下刘屯的社火在这一带是很有名气的,不过社火表演需要凑够108个人,村里人手不够时,还要动员放寒假的大学生参加。

  在我们的鼓动下,老画家的儿子唱了一段社火曲调。随着歌声飘扬,在座的人们无不受到感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再次环顾老画家的小院,发现房后的院墙上还分别绘有一幅菊花、一幅荷花。菊花鲜亮,无浮华之气;荷花温柔,飘逸曼妙。画旁一棵鲜润有神的石榴树开着橘红色的小花,画下一串连着根蔓的小南瓜无忧无虑地躺在地上。

  还有更奇的:花园里还立着一截高高的土墙。这土墙建于明代,是古人修筑的防御工程的一部分。令人惊讶的是,土墙的修筑年代,甚至可能早于贵德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的玉皇阁。

  为了保护这截土墙,老画家用了不少心思。过去,这段仅存的土墙风化严重,可还是有人不停地来这里挖土,说是能入药,或者当肥料。老画家坚决不让挖,还命儿子干脆砌了道砖墙将土墙围了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也不允许儿子在土墙周围建牲口棚子,宁肯让花园长满荒草。后来,村里人对古迹的保护意识增强了,大家都关心起土墙来。其实,对土墙的怀念,也是人们对祖先生活的追忆和依恋,寄托着绵延的情思。驻守在这里的先辈,或许健壮豪迈,多才多艺;也可能过得无比悠闲,简朴的生活、动听的乐曲、喧哗的笑声、庆祝丰收的鼓点,足以使他们心满意足。

  老画家听爷爷说,过去村里懂音乐的人很多,画画的也多。每逢六月庙会、欢庆的节日、正月耍社火的日子,人们总会头戴面具,载歌载舞。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见到过的出自贵德的一种面具。我惊诧于它同意大利威尼斯面具极为相似的精巧细致、色彩艳丽,四处打听它的来历。但是遍访了许多地方,也没找到制作这种面具的村子,无法确定这一乡村文化同欧洲文明有无时空上的联系。

  无论何处的人类进行怎样的创造,都离不开先辈的启示,也离不开脚下土地的滋养。古老而丰饶的乡土,就像村口那棵多子多福的梨树,随着年轮的增长,开花、结果,发出新芽。而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还能在历经风霜的这棵梨树下,赏花、乘凉,吃到树上的果子。古人的生活智慧和艺术成就,浸透了他们的热情和心血。我们带着无限敬意反复回味,感受它历久弥新的意蕴和美丽。


人民日报文艺
汇集人民日报文艺版面精华,推介原创独家消息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