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 | 乳腺的超声解剖、基本检查手法

健康   2025-02-09 23:27   云南  

☝点击进入名片加关注☝
喜欢本文,请在文末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虽然现在超声的亚专科越分越细,但我相信每一位超声医师都做过乳腺超声,就像肝胆胰脾超声一样,属于最基本的超声检查,而乳腺超声的基础就是熟悉乳腺的超声解剖,本期就同大伙儿一起复习下这个内容。

正常的乳腺位于胸前部,由浅到深依次为皮肤层、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层、腺体层、浅筋膜深层(乳房后间隙)及胸壁,皮下脂肪层和腺体层的厚度个体差异较大,与乳腺的大小、所处发育时期、生理状态等因素相关。熟悉乳腺的每一层解剖结构,对于乳腺病变的识别、定位、定性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皮  肤  层

位于乳腺的最表面,超声表现为一条平直的高回声,厚薄均匀,厚约2mm,其最表面的一层线状强回声为表皮层,下方回声稍低的为真皮层,有些病变位于皮肤层,比如表皮样囊肿、软纤维瘤等。

图注1:乳腺皮肤层及浅筋膜浅层

浅  筋  膜  层
浅筋膜层形成整个乳房的总被膜,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将其分为浅筋膜浅层及浅筋膜深层,浅筋膜浅层位于皮下,浅筋膜深层位于乳腺腺体之后、胸大肌之前,筋膜层与其他组织无明确分界。

皮  下  脂  肪  层
介于皮肤层与腺体层之间,覆盖了除乳头外的所有腺体层,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与周围腺体相比呈低回声,BI-RADS分类中将脂肪回声定义为等回声),其间有Cooper韧带走行,将脂肪组织分隔呈多个脂肪团。

图注2:乳腺皮下脂肪层被Cooper韧带分为多个脂肪团


Cooper  韧  带
即乳腺悬韧带,其表面连于浅筋膜浅层,向深部连接于浅筋膜深层,中间穿过脂肪层和腺体层,起着固定乳腺结构的作用,超声表现为纤维带状高回声。

图注3:Cooper韧带

腺  体  层
由低回声的乳腺导管与不均匀相对高回声的乳腺小叶和间质组成,由外区向中央区逐渐增厚,是乳腺病变好发的部位。
乳腺导管在乳头周围呈放射状排列,并在乳头处汇聚。正常乳导管在非哺乳期处于闭合状态,超声难以显示,偶可见部分乳腺导管呈“等号样”细线状高回声,目前铺前认为乳腺导管内径大于2mm为扩张。

图注4:乳腺脂肪层、腺体层及胸壁

图注5:乳导管超声


乳  房  后  间  隙
是指浅筋膜深层和胸肌筋膜构成的乳房腺体后方的间隙,超声断面呈线状或带状低回声,大多数年轻女性乳房后间隙的两层筋膜不易分辨,而老年女性则可显示为境界清晰的薄层低回声区。(见图注3)


胸  壁
胸壁位于乳腺的深面,胸壁浅层为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超声显示为纹理清晰的肌组织,肋软骨呈低回声,短轴切面呈椭圆形或圆形,易被初学者误诊为是乳腺肿瘤,旋转探头可显示其长轴切面。
一些乳腺肿瘤可侵犯胸壁结构,因此也是乳腺检查中应注意观察。

图注6:乳腺各结构的示意图及声像图


乳  头

检查乳头或乳晕时,应采用斜切扫查,可观察到乳头呈均匀等回声。

图注7:乳头回声


乳腺超声检查时通常选择仰卧位、双手上举的体位,但当乳腺较大或病变位于外侧时也可采取侧卧位进行检查,但为了超声定位与临床定位的一致,在非常规体位进行病灶定位时,需在报告上注明或直接与临床医生沟通。

图注8:乳腺超声检查常规体位

乳腺的检查手法常规采用自乳头为中心向外做放射状扫查,也可以采用横切或纵切进行扫查,为避免遗漏扫查,检查时各切面间呈叠瓦式扫查,如下图所示:

图注9:乳腺的扫查手法(左图因小编动画制作粗糙,探头不会旋转,请将就观看☺)

图注10:叠瓦式扫查,各扫查切面之间相互重叠,避免遗漏

图注11:乳腺超声检查——叠瓦式放射状扫查


<完>

感谢您的阅读

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超声技术与诊断

投稿请加微信:runsecret(备注投稿)




购买超声图书,请点击下方小程序或文末阅读原文挑选,近400+正版超声图书,涵盖入门、进阶、考试等书籍,出版社正版直邮,质量问题免费退换货,可开发票

以上内容含有广告
(图书由超声技术与诊断自营,并由出版社直接发货)

更多正版图书猛戳下方

“阅读原文”



特别提醒:

有小伙伴表示收不到『超声技术与诊断』的推送,这是因为现在微信规则改版了,请将『超声技术与诊断』公众号星标(方法见下图),并记得给文章点赞和在看,这样文章推送时才会优先推送给你。


超声技术与诊断
每日更新超声基础、病例讨论、典型病例等超声知识,与同行共同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