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切除了?他的儿子勃然大怒,瞪大双眼,近乎歇斯底里地冲我怒吼道,“没有!!!”
健康
2025-01-10 21:21
山东
作为一名基层超声工作者,因此,良好的沟通、充沛的体力和强大的脑力是必不可少的。在与患者短暂的接触中,我仿佛扮演着“超人”的角色。多年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都尽职尽责,力求让患者满意,让领导放心。然而,一年前的一件小事让我刻骨铭心,虽然未造成不良后果,但每每想起,心中总是难以平静,仿佛有块巨石堵在胸口。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为何家属会如此对待我?那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清晨7:40,我准时到达科室,做好一切准备,8点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按顺序完成了四个患者的检查后,第五位患者进来了,是一位七十岁左右的男性,由他的儿子陪同。我查看申请单,了解到他是一名胃癌术后患者,职业习惯让我在与他交谈时格外小心谨慎,避免触及可能给他带来精神伤害的话题。他需要检查的项目是“肝胆胰脾和腹腔”。我首先检查了胆囊和肝脏,发现胆囊已切除,肝脏大小形态及回声均正常,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这意味着没有明显的转移,我心里松了一口气,也为老人感到高兴。检查过程中,我不断与患者沟通,老人慈祥温和,对我的告知似乎已有所了解,只是随和地回应。他的儿子站在一旁,没有发表意见。在检查脾脏时,我让患者多次改变体位寻找,却始终找不到脾脏。我心里疑惑,肝脏状况良好,不会因肝脏病变导致脾肿大而切除脾脏。那么,是气体干扰显示不清?还是因外伤切除了脾脏?还是因脾脏病变切除了脾脏?还是先天性脾脏缺如?各种可能性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继续让患者配合,试图找到脾脏,但患者的儿子始终沉默,没有向我解释或提示任何信息。我纳闷不已,当时并未想到与胃部手术有关,为了准确书写报告,我决定逐一排除可能性,便随口问道:“你受过外伤吗?我怎么找不到脾脏?”患者还没来得及回答,他的儿子突然高声回答“没有”!我又问:“你脾脏切除了吗?”他的儿子情绪激动,声音明显提高,“没有”!!由于我专注于检查和疑问,没及时反应过来,更没想到他为何发脾气。当我还想问清楚时,他的儿子勃然大怒,瞪大双眼,近乎歇斯底里地冲我怒吼道,“没有!!!”老人看着儿子的态度,责备道:“好好说话,没有就没有了,还要瞒我。”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吓懵了,一时间不知所措,嗓子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强忍着眼泪为老人完成了检查,没有发生更不愉快的情况。旁边的学生看不下去,想与患者儿子理论,但看到我一言不发,也欲言又止。由于未弄明白缘由,报告单上只能含糊地诊断为:“脾区未探及脾脏”。我当时只是想了解清楚病史,弄明白为何找不到脾脏,以便更准确地出具报告,家属为何会如此呢?当时正值门诊高峰时段,不能因此影响后续工作,我没有时间多想,只是感到满腹委屈,强忍着眼泪,努力控制情绪,继续为后面的患者检查,顺利完成了一上午的工作任务。后来,老人又来做过两次检查,是他的女儿陪同,未再见到他的儿子。我依然认真检查,但不敢多问一句,诊断报告依然如此描述。大约一个月后,遇到另一例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同样切除了脾脏,也是儿子陪检。当我不小心说出找不到脾脏时,老人对儿子说:“你们还瞒着我,脾脏是切了吧?”我突然意识到什么,儿子马上接道:“医生切了脾脏,怎么也不跟我说声呀?回头我打电话问问医生。”我听出了话里有话,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感到儿子的话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让我倍感温暖。突然又想起以前的那件事,不禁感慨万分,这两个儿子的做法差别怎么这么大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面对脾脏切除的患者,我不敢详细询问病史,生怕再现噩梦般的场景!后来,我专门咨询了外科专家,了解到胃癌患者在进行胃切除手术时,根据病情,可能会选择切除脾脏等周围脏器。我这才恍然大悟,对这类患者切除脾脏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了解。一年来,我反复琢磨,再三反思,与同事沟通,与朋友探讨,不断揣摩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摆正自己的位置,从多方面分析,从多角度审视,理清了思路,打通了情结。疑问、委屈、矛盾、怨恨、误解、细节、沟通、谎言、孝心——理解了,也就释怀了。对于此次事件,首先,家属没有提前与我沟通,检查前应告知我他们的意图,例如,如果有转移病灶或脏器切除,不要告诉患者,以免给他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其次,医生的申请单也没有写得很清楚,检查时,我无法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再就是我对疾病和手术方法缺乏认识,没有深入了解疾病的各种转归和各种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检查时,我只追求检查质量,忽略了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无意中揭露了儿女们隐藏已久的善意谎言,触痛了患者和家属的心,也使患者的儿子一时失去理智,对我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善意的欺骗、儿女的孝心,我们应具备,但医患间更需要必要和有效的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关爱患者、战胜疾病,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医患和谐,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建!朋友,或许你曾是患者,或许你曾是家属,或许你是一名医疗同行,或许你是一名社会人士,希望听到您真诚的心声,得到您宝贵的建议,让我们用理解和大爱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