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外风采 | 同济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中荣获三等奖

学术   2024-11-21 20:00   北京  

2024年11月15至17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德语辩论赛决赛在杭州举行。此次比赛由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中国)、浙江科技大学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举办,并首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作为中国高校德语专业最盛大的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共44支队伍参赛。我校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21级本科生印陈慧、崔芃超组成的同济大学代表队在DAAD外教Johannes Nils Stuhrmann和陈宇老师的带领下从初赛中脱颖而出,闯入十六强晋级决赛,最终获得全国三等奖。崔芃超同学也凭借出色的表现包揽了三项个人特别奖:Bester Debattierer(最佳辩手奖), Höchste Überzeugungskraft(最具说服力奖)和Beste Aussprache(最佳语音语调奖)。


此次比赛仍沿袭了第十三届辩论赛的规则,赛前不公布具体辩题,仅公布辩题涉及的话题领域,选手们需当场抽取辩题和正反方,并在十分钟内完成辩论准备。此次比赛的辩题主题涵盖自然、科技、教育、交通、体育竞技等多个领域,涉及多个社会热点议题和文化前沿话题。例如两位同学在决赛中抽到的辩题“Sollte das Parken überall in Innenstädten kostenlos sein?”(市中心是否应该随处免费停车?)便是一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议题,在现场引起了参赛双方的激情辩论和观众的热烈反响。





队伍虽然遗憾没能进入8强,但本次比赛仍是一段令人受益终生的经历,也是大学期间最难忘的旅程之一。正如选手们拿到的歌德学院文创纪念品包装上所言:是“争”还是“辩”?(Streitest du noch oder debattierst du schon?)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和实战,同学们渐渐领会到辩论不分输赢,观点的碰撞与交汇才是真谛,“倾听”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组织论点、进行论述并在双方讨论的推进中试图触及问题的本质,都是对德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验。让我们听听两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崔芃超:作为第一次参加辩论赛的选手,这次比赛对于我而言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是在队友和老师的陪伴与鼓励中我逐渐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尽管结果差强人意,但我依然在这段经历中收获满满。在赛前训练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开题表述,在模拟辩论总结中开辟更多的思考角度,在和友校队伍的交流中学习对方的长处。整个比赛的过程就像马拉松一样,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前进,尽管漫长而劳累,但是每一个辩题都会为我提供新鲜的观点,如同沿途灿烂的风景让我收获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旅程。在比赛现场我与老友相聚,也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一起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赛事,友谊之光与辩论的火花在舞台上交相辉映。Spaß, Freundschaft und Gedankenaustausch,这三个词是我对这次比赛最大的感触。最后再次感谢老师们的指导、我的神仙队友以及这次比赛的所有参与者,bis zum nächsten Mal!

印陈慧:很高兴在毕业之前能有机会参与如此有趣的比赛,在这趟旅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鼓励,也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瞬间。虽然之前接触过中文辩论,但是在准备德语辩论的过程中,对于很多问题还是收获了新的视角。赛前的每次训练和模拟辩论都让我有玩极限运动的感觉,很多曾经探讨过的问题把我们引向了一个又一个的“兔子洞”,其背后蕴含了更多的元问题,到现在仍让我回味无穷,甚至让我感受到了之前少有体会过的Leidenschaft,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这个词的前半部分为什么是Leiden。虽然在决赛中没能够和其他更多高校的同学们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甚感可惜,但还是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支持以及非常krass的队友!真的学到了特别特别多,感恩。






转自:“TJ德语”公众号

同济外语人
鲜活的校园动态,最新的时事热点,靓丽的青春风采,尽在同济大学十佳新媒体平台——同济外语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