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顶:捧瓜之缘(散文)

文摘   2024-10-25 00:00   贵州  

农历“六月六”过后,捧瓜开始上市,只要遇到,我是必买的一道蔬菜,已经成为多年来的习惯。尽管是我一个人吃,家里娃娃都瞧不上眼,冰箱里还堆着,但是,至少都要买两个才心了。对家乡平凡无奇的捧瓜,我有一种亲切感,一种依依不舍的情义,一种深深体验的感怀和十分眷念的情怀,因为它曾是我们山村农家艰难岁月里,最重要副食品;是我独自在异地他乡工作的日子里,救过命的美好果蔬;更是我平凡工作、生活中,最受青睐、异常喜爱的菜肴。

捧瓜,学名佛手瓜,属葫芦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又称合手瓜、合掌瓜、洋丝瓜、拳头瓜、丰收瓜、福寿瓜,因为瓜形像人的手捧形,农村土名叫捧瓜。捧瓜,在乡村很普通,也很普遍,不讲究生长环境,不论高山平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有土壤都能生存和生长,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佛手瓜的瓠果呈短圆锥形,果面具不规则浅纵沟,有成人拳头大小,12斤重,外皮呈淡绿色,果肉脆嫩,味甜清香。老瓜屁股裂开,夹着一枚种子,随时发芽,只要落地,就能生长牵藤,蔓延茂盛,开花结果,盛果期长达六个月。

捧瓜伴我度过无知的童年、助我读书的少年、随我生活一生,解决我生活最艰难时期的食物需求。我情有独钟,深有感激,此生难忘。

我的童年,经历20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和70年代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非常时期,生活艰苦,经济困难,少有温饱。那时的乡村农家,一般到五、六月份,正是“青黄不接”之季就断粮,只好外出借米讨粮,半饱之下,就拿捧瓜、红苕充饥。这个时节,捧瓜盛果,几笼瓠果足有千余斤,除了自家吃,还接济左邻右舍,或背到场上卖钱。那时,外婆常常讨来老黄捧瓜,或蒸或煮或在火坑边烧烤,熟后的捧瓜,松软微糯、酥香可口。搭配半碗苞谷(玉米)干沙面,是果腹充饥的最好副食。嫩瓜切丝,辣椒配肉丝小炒,香脆辣黏、胃口大开。伴随捧瓜丰果之后,红苕也就成熟了,一家终于艰难地度过“粮荒”季节。上小学、初中走读,我们都经常把烤熟了的捧瓜、红苕包进书包,当了午餐,既解饿又不用再来回往返十公里远路程回家。这样,一年又一年,一直到初中毕业,捧瓜一直在帮助我们一家度过缺粮难关。

边远山区,捧瓜是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和主打副食,七、八月份满山满坝一片枯黄,下饭菜还非他莫属。山村秋意绵长,捧瓜应和时令,挂果期一般要延续到十月底,刚好接续秋种蔬菜,总能填补那些时节少粮缺菜的空白,真正造福山野乡间。

一次受助,让我与捧瓜结下不解之缘。

19848月,我年仅19岁,中师刚毕业,服从组织分配,到一所水、电、公路、通信完全不通的小学校教书。我是这所还算完小、最正统师范专业毕业的第一位教师,也是全校7位老师中,最年轻的青年教师。初来乍到,举目无亲,身处闭塞的山村,眼前一片茫然。看那简陋的宿舍、寂静的校园、风雨无阻的门窗和漏瓦的教室,显得很无奈,也很无助。那个年代,瞎灯摸黑、独自一人一盏煤油马灯待在宿舍里,除了晴空明朗的月夜,都害怕出门。自个孤独地蜷缩在床上,似睡非睡,睁只眼,闭只眼,等待着入梦、等待着天明、等待着喧闹嘈杂的学生。学校除我之外,全是本地人,放学后全部回家,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学校。生活自己打理,买菜、买柴、买米、烧火、挑水煮饭吃,一顿管三顿,倒也轻松。当时,乡村物资紧缺,菜类食材只有赶场天才能买得。没有冰箱、冰柜储存,新鲜菜最多保留两天。所以,不敢买多,也没钱买多,月工资56.5元,要相当节约才能赶到下月工资,生活一点都不敢奢侈浪费。要精心计划好消费,因为没地方、没什么可借和可赊账的,除非有人帮助你。

秋收之后,绿色蔬菜基本过时或绝迹,唯有捧瓜满园绿意盎然,丰果依旧,正好填补蔬菜缺口,解决和充实乡村生活困难。主要是解决我单调无助而又无可奈何的生活穷境,每顿不断下饭菜都已心满意足了。记得秋末一个早晨,都临近上课了,我还待在宿舍里饿着肚子生闷气。一大早上去附近寨子逛了几圈,什么都没买到,煮好饭早已变凉,就是没菜,怎么吃?气死人了。这时,一位五年级的学生来补交昨天未完成的作业,尊敬而又好心地问我:“老师,吃饭了吗?”我没好气地蹦出一句:“没菜”。学生说:“老师,我家捧瓜多,明天我装点放书包来。”说完扭头走了。第二天早,我坐在床边备课,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是昨天的那个学生,手提一个旧书包,递给我说:“老师,给你几个捧瓜做菜。还有一根柴。”我急忙接过书包,又看门外立着一根青杠干木柴,连声说:“谢谢!谢谢!”。这位学生姓张,家住高山上,气候凉爽,盛产捧瓜,并延续到冬月。他送的五个捧瓜,够我吃一个星期,那根木柴,够我四天烧火做饭。从此,学生经常给我送柴、送菜、送东西,我就不担心断蔬菜和柴火了。多么天真纯情的学生,有心有意帮助老师,那么的纯情盛意!后来,他们不但送来捧瓜蔬菜和干柴,还拉得几个大木头,助我顺利过冬。

怀旧是心中的念想,乡愁的记忆常常涌上心间。

工作40年,普通生活的日子里,家庭餐桌都常上捧瓜这道菜。有青椒肉丝炒瓜丝、酸辣椒爆炒瓜丝、凉拌瓜丝、清煮素汤、清蒸素瓜、泡椒瓜片等谱系。如果买来猪脚、杂骨炖汤,切块捧瓜一起煮,那又是一道美味佳肴。要选用老捧瓜,瓜、肉双味杂陈,煲汤上品。醇气飘溢,满寨散香,瞒都瞒不住酒友吃客、淘气儿孙,一大锅肉汤,保准消灭得干干净净。捧瓜的嫩苗也是一味好菜,可煮素汤,可炒肉丝,纯香酥脆,野味十足,很是下饭。

捧瓜不易烂坏,好保存,一周没问题,人们都常备捧瓜作蔬菜。

有关资料显示:捧瓜属于药食同源,具有医疗、养身多种功能,长期食用对健康有好处。一是降血糖。瓜内含有大量的多糖和黏液物质,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二是提高免疫力。所含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三是改善便秘。维生素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四是保护肝脏。捧瓜含瓠瓜酶,有助于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利于肝脏健康。五是抗癌预防。瓜中的黄酮类物质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平凡之中却显出不平凡。

有了这些陈年芝麻往事,我对捧瓜比别人多了几分依恋,内心深处记忆捧瓜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并养成了一种喜好和习惯。那曾经解我烦忧、满足我温饱的副食品,总让我深怀感恩、铭记重义。我把捧瓜视为良友,陪伴我度过平凡的一生,并随时随地给小辈们讲述捧瓜的救命故事。在衣食无忧的当今社会生活里,想着应该教育年轻人,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艰苦朴素的优良美德。

捧瓜,平凡不突出,却实在;非美味佳肴,却管用。在现在的实际生活中,不乏山珍海味、不差珍馐美馔,可仍然想念捧瓜的平淡素净,挂念捧瓜的结实久长。这份情感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嵌入我的骨子,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之中的情牵梦绕和久久不忘的眷念。时光冉冉流逝,春秋两季轮回,满怀浓浓的乡愁,化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无穷思绪,已经凝结成蔓藤结实的永恒记忆。

往事不堪回首,流水岁月匆匆,时代不断前行,生活越加美好。有些人和事,已幻化成蝶,淹没在茫茫宇宙之中。然而,有些人和事,却深刻在记忆的历史年轮里,每每回忆,心中缠绵纠结,心底无限感慨。忘不了,那风吹和雨打的洗礼;忘不了,那心痛与泪痕的历练;忘不了,那朴素和纯真的滋养;忘不了,那清淡与无求的陶冶。

捧瓜,不是美味佳肴,尽管家人们都不青睐,却常伴在我的日常餐桌,慰藉我的心灵,成全我的念想。它已经不仅仅是菜类,而是宝贵的精神寄托。它是那些岁月的宠儿,它是那些年代的尚品,它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捧瓜,极其平凡,我却十分眷念,平生不会忘怀。


作者:罗玉顶

单位:望谟县纪委退休干部

望谟县作家协会会员


《王母文苑》:

        

        

管:望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望谟县作家协会

顾问:韦梅

主编:胡云学

一审(一校):石峰

二审(二校):韦盛达

三审(三校):成彩银

法律顾问:贵州红状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18108598565)

投稿邮箱:Wmxzjxh@163.com

稿件: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

(注明:本刊刊登文章作为交流学习,因望谟县作协是民间组织,无经费来源,无稿酬,稿件优选刊登《王母河文艺》县级刊物)



王母文苑
讲好望谟故事,展示精品力作;繁荣望谟文化,讴歌时代新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