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菏泽地委书记自扇耳光,羞愧道:我们这些书记的脸还叫脸吗

百科   2024-09-14 12:14   陕西  

2024年4月25日,济南殡仪馆人头攒动,约有数千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来到这里,缅怀敬爱的老书记周振兴。



提起周振兴,大多数山东人都清楚这位老同志40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基层,不仅为乡民办了许多实事,还将党的精神彻底贯彻到基层。

真正让周书记火遍大江南北的,还是2018年一篇《书记为何自扇耳光》的文章……

工作50年,40年在农村

1927年,周振兴生于山东德州齐河县。那个年代中国正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袭扰,幼时的周振兴亦目睹侵略者的暴行,这让他从小就生出对敌人的仇恨。加上山东是我党早期活动的根据地之一,稍微长大些后,他便心向革命,于1943年7月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周振兴历任过禹城县委组织部部长、夏津县委第一书记、聊城地委副秘书长、菏泽地委书记乃至青岛市委第一书记、省委常委的重要职务。



只是用他老人家的话说:16岁参加革命工作,50年里有40年在农村度过。地委书记名义上还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其实就是围绕老百姓来服务。

老书记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来往于德州、菏泽、聊城等地。1978年3月初,他刚被任命为菏泽地委书记,马上就与身边同事说:“我要下去跑一跑,这段时间小事你们自己处理。”

从3月直到当年6月,周振兴不看地方工作人员事先安排好的参观点,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来到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更了解到农民的真实想法。

有一天,周振兴到东明县进行调研,上午他自己跑了好几个村子,下午通知县委书记开会。说是开会,其实几人一起到了小井村看看。

来到小井村,周振兴发现新中国成立已经那么长时间这个村子还是特别贫穷。他来到村民张殿兴家,发现院墙都倒了,土坯盖的堂屋只剩中间一间,屋里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个大地铺、一个大破瓷缸,还有三斤地瓜干。



到了厨房,周振兴揭开锅盖,发现一大家人吃的都是用野菜、高粱壳,还有其他黑乎乎东西掺起来做的菜团子。他随手拿起一个菜团子,掰成两半,一半放到自己嘴里,另一半又递给了旁边的县委书记。

二人咽了半天,实在难以咽下去。这番场景让周振兴久久说不出话来,当天他就返回县城召集县委常委会,一直研究到半夜,决定打破常规,把全县的盐碱地尽快分下去,让群众自种,并且三年内免征农业税。

不久,东明县就把十万亩长满茅草的荒地分给群众。到了第二年,这些荒地收上来收的粮食够大部分群众自给自足了。

当时也有人说:“周振兴领导下的小井村犹如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翌年,周振兴又领着县委书记来到张殿兴家。一进门,张殿兴和妻子说什么都要把家里的鸡给杀了款待一下周书记。回想到过去的往事,老两口笑着说道:“俺们不苦,就是之前地里种啥啥不收。十分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俺们都活不到今日。”

这几句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潸然泪下。多么艰苦朴素的农民,即使吃不饱饭,还一直感谢党的领导。



从那之后,周振兴除了前往青岛工作,几乎每一年都要回一次菏泽。在菏泽工作的十多年里,他与当地父老乡亲结下深厚的友谊。

当然,东明县分地包种了,其他地区同样不能落后。当年山东进行大包干改革是从小井村开始,有了成功的例子后,周振兴便将这个办法汇报到上级,得到认可后,菏泽当地十个县同时展开了大包干。

周振兴回忆:1979年春节前后,他再一次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总共来了2000多人,他讲了八个多小时。会议结束后,他让各县复制讲话录音带,到各县各公社反复播放。

还有不少老百姓都记着周书记当时放出的豪言壮语:“如果上级说这件事我们错了,追查下来我周振兴一个人承担,你们都是被迫的。只要让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周振兴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这句诺言,工作50多年,其中有40年都是在农村度过,这样的同志怎么可能不会受到群众的爱戴与支持呢?

自扇耳光的书记

如果说在基层工作40多年的周振兴,其知名度仅限于山东一地,那么2018年一篇名为《书记为何要自扇耳光》的文章,让他彻底火遍大江南北。

这是1980年发生的一件往事。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到曹县革命老区韩集乡红三村看望一位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亦是老共产党员伊巧云,随行的还有曹县县委书记、武装部部长等人。



抵达伊巧云老人家中,周振兴赫然发现对方已经重病缠身。望着眼前面容枯槁,病入膏肓的老党员,周振兴一时间百感交集。他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对方还有什么要求时?伊巧云犹豫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没什么大的心愿,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

话音未落,老人后悔了,用另一只手拍打着周振兴的手背:“我也就是胡乱一想,周书记千万别当回事。”

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居然有一位参加革命这么多年的老人临终心愿只是想吃点猪肉。周振兴一下泪流满面,他双手握住伊巧云的双手,惭愧地说道:“怪我,都怪我!老人家我对不起您!”

接着他便从口袋拿出一些钱,递到乡镇书记手中,老人家当天就吃上了肥中带瘦的猪肉。

随后,周振兴回到县城参加县委一个汇报会,会上他说:“伊巧云老人今年80多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尤其是抗战时期,她还是杨得志将军的房东。为了招待好过往的八路军,一天做过九顿饭,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与娘家的嫁妆。现在在我的领导下,老人家身患重病,竟然吃不上半碗猪肉,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领导吗?”

说到动情处时,周振兴突然抬手扇了自己的一个耳光:“群众都吃不饱饭,我们这些书记的脸还能算脸吗?”

这一记耳光打得是那样清脆,所有的参会人员都低下头,神情充满落寞与自责。

退休多年,基层仍有周老的传说

1998年初,已经70多岁的周振兴退居二线。虽说老书记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可群众在这20多年里仍然无比怀念他。在周振兴工作过的地方,一些省市或者乡镇级别的领导时刻贯彻党中央与老书记周振兴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精神。

比如在基本建设、抗洪抢险、创业开发区等领域,一方面沿用老的路线政策,另一方面开拓新体系,取得了卓越的效果。记者采访时,相关领导都说是在老书记周振兴的领导下进行的。



对于这一切,2018年,周振兴接受采访时却说:“我早已退休多年,地方能干出一些成绩,不能将功劳都推到我的头上。反倒是当年我担任地委书记时,群众没有肉吃之类的小事,和我这当领导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时隔这么多年,虽然周振兴早已退出领导岗位,但他的勇于自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所有共产党干部永不磨灭的风范。

而他在1980年扇向自己的耳光,至今仍然还在警醒启发着大家。



根据曾与周振兴共事过的人回忆,老书记平日里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若出现问题人人都不去解决,我们还有什么出息?”

他是这么说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

正因如此,2024年4月,97岁的周振兴因病离世后,才会有这么多的群众自发赶到殡仪馆,送老书记最后一程。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