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人们沉浸在年的喜庆氛围中,在外的游子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回父母家过年或自己的家乡过年,过年的意义就在于团聚,但是人们往往回到家乡过年时,和父母呆的时间并不长,回父母家匆匆过年之后,他们就又匆忙返回自己谋生的城市,亦或是还没有赶回自己谋生的城市的人们,他们的心已不在父母家中,他们还在搁记着各自谋生的出路。
对于我这个守在家乡之人,一直没有离开县域,只不过从父母的村庄搬到了县城居住,也就是在满打满算30公里的路程。在我成家之后的21个年头里,我记得得只有一年没有回父母家过年,除此之外,每年都在父母家过年。我前几天写了一篇小文说道,回父母家过年的最大优势就是啥也不准备,父母早已把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我们回去吃现成的。想必所有回父母家过年的人们都是这样的。
大年初一、二,父母家里红红火火的,到了初四晚上却又少了热闹的声音,在初四将近晚上的时候,我一个人又回父母家一趟,父母刚吃完饭,父母在炕上躺着,母亲精神疲惫地收拾着碗筷,因为过年,母亲已连续忙了半个多月了,家里家外都少不了母亲的打理。我父母聊了一会儿,就返回县城。
初四的晚上,父母家的年味儿明显淡了,大概像这样的现象是共性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