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该养肝了

健康   2025-02-11 19:45   山东  

关注我,学点健康养生知识准没错!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与四季相对应,五脏也跟自然界一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


四季之中,肝脏主四季之首的春季,“五脏应四季” 即四季之中春天属肝,肝外应春天,肝脏在五行中属木,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


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将 “肝”明确定义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春天阳气升发,既充满希望,也容易出现一些病症:


1、春气内应于肝,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干扰神明,易致失眠;


2、肝气旺盛也使人情绪高亢,易出现烦躁、易怒;


3、原有躁狂症患者易出现激愤、骚动、暴怒等状态;高血压患者易见头晕;


4、阴虚火旺之人易见病情反复;老年人肾根不固,若阳气升发太过,易致阳脱。


肝真的这么重要?



肝,对脏腑、气血津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保证肝脏本身功能和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办公”的重要条件,是维持机体健康状态极为重要的一环。


1.  主疏泄


比如说体内的气机、情志的疏泄,当一个人的肝脏功能正常的时候,整个人表现得气志昂扬,精神也比较好,情志也会比较欢乐。但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受到了压抑,那么人的情绪也不会太好,消化吸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2. 主藏血


这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有些人年纪大了以后,眼睛会干涩、昏花,这里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肝主藏血功能的下降,可以使用一些滋补肝血的食物或者药物来改善双目不适。


如果说筋膜失养,那么四肢的关节就会出现拘急、麻木,如果肝血失养影响了女性的胞宫,那么妇女的月经量就会减少,甚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比如说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


3. 参与生血


古人认为,肝脏还有一部分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素问 · 六节脏象论》记载:“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张氏医通 · 诸血门》记载:“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则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春季常不少人都有“春困”的表现,常见困倦无力、昏昏欲睡,早晨闹钟响了多遍也不愿醒来,这正是肝失所养的表现。《黄帝内经》载:肝为罢极之本。“罢”,音同“疲”,说明肝是耐受疲劳的根本,春季没有好好养护肝脏,就容易出现“春困”。




“春宜养肝”,即春天应调畅肝气,补肝血,滋肝阴。春天肝主时,肝要努力工作,就会因疲劳而生病。因此,春天要养肝。


男女的养肝之法有共同之处,也各有侧重。正确养肝,找准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了,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肝肾同源,精血同生


肝肾同源,男人养肾先养肝,中医自古就有“肝肾同源”、“精血同生”的说法,我们认为,男人补肾先养肝。肾虚在中医上有肾气虚、肾阴虚和肾阳虚三种情况,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先补肝血。肝血充盈,血液才能顺利转化为肾精,肾精才能充满,肾藏精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可以说,补益肾精的时候应当先补充肝血。需要补肾养肾的多养肝。



2. 以血为本,以血为用


女子以肝为先天,养肝先养血,“女子以肝为先天”,养好肝,就能拥有好气色,好身体。女人一辈子都和血有不解之缘,除了每个月必须来的“好朋友”,之后怀孕、生产,甚至哺乳,女人一生所经历的每一个生理过程都和血息息相关。因此,“女人以血为本,以血为用”,要想一生健康幸福,就一定要从养血做起,多养肝,补充气血,皮肤轻松就可变的水嫩了。



3. 点按膻中穴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曾提出,司疏泄者,肝也。在春季,肝气升发太过,容易肝气郁结,易烦躁或者郁郁寡欢,失眠多梦,健忘等。长期坚持点按膻中穴,可以起到舒肝解郁的效果。


在空闲时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关节,点、按、揉我们的膻中穴,位置就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正中间处。起初会有一点痛,随着点按揉后,疼痛会逐渐消散。



4. 拨动心包经


把双手臂打开,在腋窝中间可摸到一根大筋,就是我们的心包经。我们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去来回拨动它,直至疼痛减轻。对侧也是同样。


这个动作,常见坚持除了能改善睡眠质量外,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胸闷憋气、心慌气短等不适。



5. 保持心情舒畅


古云“百病生于气”,“怒伤肝”, “大动肝火最伤身”,言明肝脏的健康与否和情绪是有直接关系的。易怒或忧郁会伤肝气,久而久之,可诱发肝病或加重原有的肝病。肝病常见的症状有易烦躁易怒、眼干耳鸣、口干口苦、肝区胀痛、食欲不振等。


所以养肝第一步就是保持微笑、保持愉悦的心情,则肝的疏泄功能就正常,气血调和,肝气顺达。养肝护肝在春季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人和百福生”,避免“怒发冲冠”,这个在中医里被归类为“肝火上升”、“肝火旺盛”、“万病气上来”, 我们要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



6. 早睡早起,多运动


《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人卧血归于肝”,肝有藏血的功能。春季应“夜卧早起”意思是说春季应该入夜即睡觉,早些起身。“被发缓形”意思就是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散步。


“春主风,动为基础”。“累”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规律作息。尽量十一点前入眠,让肝能养血,血足则肝和;让肝能够自觉清除疲劳。所以春季宜早睡早起,多到户外运动,运动能生阳通阳,故有“踏春”“春游”之说。起居有常,历来视为养生之首位。立春之后,夜渐短,日渐长,属阳长而阴消。故秋冬宜养阴,春夏宜养阳。


除了上述方法,在平时还可以多吃些养肝护肝的食品,如桑叶、葛根、红枣、决明子、枸杞、菊花、黑芝麻等。特别适合平时有心烦气躁、目视不清、口苦口粘、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低下的朋友。

足浴健康解密
三天吃只羊,不如泡脚再上床!为天下父母洗脚,让天下父母更健康,让健康父母更长寿!定期更新专业养生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