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人才风采录】李盛武:勇做新时代林区农业生态产业的建设者

政务   2025-01-13 19:03   黑龙江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年来,我市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人才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市上下涌现出一批行业影响广泛、热心区域发展、个人事迹突出的优秀人才。为进一步发挥人才示范引领作用,现开设《林都人才风采录》专栏,大力宣传各行业领域杰出人才对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励广大人才接续奋斗、建功立业,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伊春实践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勇做新时代林区农业生态产业的建设者


      李盛武,一名土生土长的林区汉子,他朴实内敛、充满激情,他热爱家乡、勤劳奉献,甘愿为林区发展、为百姓致富贡献青春年华和智慧力量。

      林区的孩子从小便对大山、对森林有着别样的情愫,李盛武亦是如此。1990年5月,李盛武出生于伊春市铁力市,年少时他总是喜欢跟随父母进山干活,森林里处处有美景,处处有资源,父母的笑脸在树荫下显得格外温暖。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李盛武的脸上总能不自觉的浮现出笑意……

      2012年6月,李盛武从伊春职业学院旅游专业毕业后,进入桃山林业局旅游公司从事景区管理工作。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面对着那片生机盎然的林海,听着乡亲们在树下家长里短,李盛武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工作之余,李盛武思考最多的,是怎么干一番大事业,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真正让家乡小镇振兴起来。

      工作的第5个年头,心中积蓄已久的创业想法再也无法被抑制,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李盛武决定因地制宜,从红辣椒特色种植产业入手,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态产业。

      当时桃山林业局的特色种植产业基础差、底子薄,群众思想陈旧,为数不多的土地上种植的大多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靠天吃饭、旱涝保收是群众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没有技术不会种、种出来有没有市场卖什么价,卖不出去折了本那耽误的可是一家老小全年的收入,群众们顾虑很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的决心已下,哪有反悔的道理。“想让别人信服,自己首先要干出成绩”,创业第一年,李盛武说服亲朋好友跟他一起种植红辣椒。他从学好种植技术入手,四处考察,查书本、问专家,一点点入了门。一年后,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丰收,40多公顷红辣椒累计产生利润60万元,参与种植的农户在得到丰厚回报的同时,李盛武还额外分发了5万多元的分红。

      一时间,李盛武和他的特色种植成了群众嘴里的“香饽饽”,大家争相参与,第二年红辣椒种植面积便达到70公顷,他带领25户种植户实现107万元的经济收益。尝到甜头的群众尽情的享受收获的喜悦,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李盛武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深耕家乡、带动致富的信念与决心。

      2017年,时任桃山林业局南河林场工会主席的李盛武正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在特色种植产业方面的经验优势,提出以寒葱种植带动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寒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山野菜,近年来在韩国等地受到热捧,出口量急速攀升,市场潜力巨大。李盛武积极走访域内企业,建立起了收购销售联系,赴韩国考察与当地寒葱采购商签下采购订单,打开国际市场,为贫困户提供寒葱种植技术和资金支持。

      首批寒葱进入韩国市场后获得了客户普遍好评。在首次分红会上,当李盛武将丰厚的分红款发放到脱困户手中的时候,看着他们眼中泛起激动的泪花,李盛武觉得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至2022年,该项目累计产出寒葱2000多吨,创汇600万美元,成功带动了5000余人就业,为铁力市神树镇辖区所有在册贫困户进行了轮番帮扶,共发放帮扶资金113.2万元,为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奋斗没有终点,创业永无止境。2021年,李盛武出任桃山林业局公司岐黄北药公司经理以后,他又研究起了新项目——林蛙精深加工。“我们林区的林蛙资源非常丰富,深加工开发的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他组建林蛙养殖合作社,引进加工车间,建立起从养殖到研发生产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将带动7000余人就业创收,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植根家乡热土,追梦青春韶华。李盛武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报效乡梓的初心使命,不断开拓家乡农业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用产业敲开致富门。自强不息的李盛武致力于家乡发展建设的事业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来源: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中心

一审:徐同妍
二审:徐志坚
三审:轩云鹏




伊春党建
传播党的声音、交流党建经验、展示先优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