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备这个中成药,流感高发季再也不用担心了

文摘   2024-12-11 08:01   上海  

近期是流感高发季,我们来讲讲流感。

流感起初的症状往往是发热、头痛,继而开始出现了全身的酸痛,喉咙也开始肿痛。这个时候,你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往往是舌红苔黄。同时,人既怕吹风,又有怕冷的症状。

我们一项一项来说。

首先,发烧、头痛,很明显是热症,而全身的酸痛,是因为内热灼伤津液,津液匮乏,筋骨失养所致。一样的道理,咽喉的肿痛也是这么回事。

可能有人会问,流感怕风怕冷不是因为受寒吗?

的确如此,须知,外寒侵入我们的体内,寒邪有凝滞的作用,其蛰伏在我们的肌表,会束缚住毛孔,使得体内外的气机交换不利,体内的浊气排不出去,外界的清气也进不来,久郁生热,所以才会有发烧的症状。

因此,流感的病症属于外寒内热,这也就是我们常常会称之为发寒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个中成药就非常适用于当下的流感,它就是金花清感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蜜麻黄、石膏、炒苦杏仁、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浙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

讲这个中成药之前,我们先把时间拉回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记载了一张名曰麻杏甘石汤的方子,可能他老人家也没想到这张方子会沿用至今。

麻杏甘石汤里就四味药材,麻黄、苦杏仁、甘草、石膏。

其中,麻黄可以说是走肺经的专药了。

其味麻而辛,色黄,故而得名。中医讲,辛能行能散。所以,麻黄可以疏散盘踞在我们体表的寒邪,把束缚肌表的外力先给鞋下来。

苦杏仁药如其名,味苦,苦能肃降,可以把郁积在体内的浊气往下排,没有了郁积,内热就没有继续滋生的源头,发热的症状也就改善了。

而石膏,则是大寒的药材。寒可清热,所以单单一味石膏,就能把蛰伏在体内的郁热荡涤的一干二净。

甘草味甘,中医讲,甘味能缓。因此,甘草放在这里不仅可以调和药性,同时,还可以让药性发挥的更持久一些。

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金花清感颗粒正是在张仲景的麻杏甘石汤的基础上设立的。

除此以外,金银花、黄芩、连翘的合用,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双黄连口服液。

“双”说的是金银花,因为金银花一般都是一枝双花,一白一黄,所以也叫双花。

金银花性寒,放在这里是清解里热的。值得一提的是,金银花是众多清热药中为数不多的味甘甜的药材。有一个中成药叫作金银花露,就是单单一味金银花,用于小孩子上火的症状。小孩子都能服用的药材,起码说明金银花的口感还是不错的。

“黄”讲的则是黄芩,其实从双黄连的名字上看,不少人都以为这个中成药里是含有黄连的。

其实吧,黄芩和黄连从药效上来讲,是非常相似的,它们都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药,唯一不同的是,黄芩走的是上焦的肺经,而黄连则走中焦的脾胃经。

我们前文已经讲过了,流感的爆发,多因外感风寒走窜于肺经,肺主皮毛,束缚肌表毛孔所致。而黄芩走肺经,可清肺中的郁热,从而起到了退烧的作用。

至于最后的“连”,讲的也不是黄连,而是连翘。

你去看,连翘长满了细小的刺,一般来说,带刺的药材往往具有通窍的功效,诸如苍耳子可以通鼻窍、皂角刺可以排脓通窍等等。所以,连翘放在这里可以宣通毛孔,把蛰伏在体内的郁热疏散出去。

此外,流感常伴的咳嗽、咽痛等症状,我们首先用了浙贝母。

须知,咳嗽咳痰也是因为内热而起,因为肺热灼伤津液,酿而成湿,聚而成痰,痰湿聚积在肺经,所以才会咳嗽。

而浙贝母苦寒,通过清热的作用,把痰湿滋生的源头给阻断了。

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都是寒凉的药材,肺热不仅会灼伤津液,其上上袭于咽喉,咽喉处就会有肿痛的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金花清感颗粒里的药味太过寒凉,所以脾胃虚寒的人还需慎用。

夹缝中的远志草
上海三甲医院主管中药师、肿瘤科临床中药师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一些中药和方剂在山为远志,落市为小草,心中有诗,自在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