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全球便利店之王还值得学习吗?
创业
2024-11-08 21:35
浙江
出品
/联商专栏
撰文
/潘玉明
编辑
/娜娜
由于
加拿大ACT公司
发起收购提案,继卖掉崇光西武百货以后,7-11便利店的母公司7&i控股再迎舆情关注。
01
再次调整战略
2024年10月24日,7&i集团召开投资说明会,核心目标是大举开辟国际市场,2030年销售额达到30万亿日元。截止到2024年2月底,7-11有84652个店铺,如果从2005年的3000个店铺算起,增长了约2.8倍。分布在20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10000个店的国际或区域有:日本国内21535个店、美国及北美15197个店、泰国14643个店、韩国13001个店。新的计划是到2030年扩大到30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数量达到10万个。
目前各类店铺业绩汇总,2023年度销售额为17.7万亿日元,其中58%为海外市场带来,特别是美国及北美市场。如果到2030年实现计划的30万亿日元,将增长1.7倍。
从公示的文字看,主要操作手段是通过2022年成立的
7-Eleven International LLC(7IN)对外拓展新兴渠道,核心产品是运营在日本已经成功的生鲜食品、副食品。
在日本国内,主要采取三大策略,一是扩充商品、二是提供新体验、三是提供新的附加价值。包括推广普及配送服务工具“7NOW”,除了面向全国市场,还采取提高“7NOW应用”认知度的传播对策;在国际市场,主要采取四大策略,一是扩大店铺网络、二是强化原创商品、三是数字化交付、四是整合美国企业Speedway商材资源,完成从美国Sunoco LP公司收购便利店业务和部分汽油零售业务的计划。
显然,
7&i集团的战略主要面向北美、焦点在美国。
集团井阪隆一社长表示:“生鲜食品的销售构成比与顾客数量存在相关关系。作为以食品为中心的便利店,希望以新鲜食品为优势,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张发展”。表达出独占鳌头的愿望,同时也是对抗国际收购的态度。
02
目标不够清晰
井阪隆一社长对媒体表示:“对于延迟应对市场变化的行为表示歉意,这对业务表现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当被问及未来7-11业务投资计划时,他说:“我相信7-11将在未来越来越多地展示其价值”,并没有实际回答问题,显示其没有具体计划,或者计划不明朗。由于不能为核心的便利店业务提出清晰的价值增长战略,因此其股价在2024年10月11日,即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比前一天下跌5%,股市收盘时下跌1%。
据悉,7&i集团重组变革计划中,主要生鲜类开发力量是来自伊藤洋华堂等原来超市员工,在加工食品领域有19名,超过总数的一半,在生鲜食品领域有39名,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可以看出公司高层缺乏切断与低效业务的关系的决心,还是处于维护僵化状态。在风起云涌的契约化竞争中,真正的变革,不能仅仅将某些业务归为一类就算完成,而是要将愿景和企业价值提升计划联动起来,否则就成为人们痛恨的官僚化的空话、口号。
大家普遍认为,这次调整战略思路,是加拿大ACT公司收购引发。在北美方面,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开始对ACT的计划进行调查,据说调查需要一年半的时间。ACT目前提议收购价格约为7万亿日元,比当前市值高出约20%。同时,7&i也成立了一个由外部董事和外部专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作为对策机构。
特别委员会的决策结果值得特别关注,即:如果拒绝ACT的收购,就需要通过自身增长来提高公司价值并提高股价。
所以,企业开始采取一系列反弹措施。包括:在国内,将低价食品等相关商品增加到270种,在海外,通过扩大在日本养成的副食等食品,在亚洲和欧洲增加新店,到2030年扩大到10万家店铺。
也就是说,
提出了两条战略性经营主线:通过削减伊藤洋华堂超市等非核心业务来实现集团结构优化的目标;在主要优势事业便利店业务上提高规模业绩,证明公司具有超过ACT建议的股价水平的潜在价值,实现叫板、增值的野心。
03
业绩出现下降
去年以来,7&i集团的业绩并不理想。从2024年3月至8月份的半年报看,营业利润为1869亿日元,下降22.4%。主力便利店事业中,国内部分销售额为4623.68亿日元,下降1.8%,营业利润为1277.12亿日元,下降7.8%;海外销售额为4.6125万亿日元,增长14.5%,营业利润为733.25亿日元,下降35%。超市事业销售额为7245亿日元,下降0.6%,营业利润为35.14亿日元,下降20.7%。比较可见,只有国内便利店业绩相对稳定。
如图所示,从过去两年走势看,
7&i集团
经营质量在缓慢下降。
从行业总体看,7-11依然延续国内市场霸主地位。2023年1月至12月份日本便利店市场份额为11.659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3%。其中7-11销售额为5.3452万亿日元,增长3.8%,全家销售额为3.692万亿日元,增长3.8%,罗森销售额为2.4162万亿日元,增长5.1%,三家业绩占比92.9%,其中7-11约占45.8%,全家约占26.3%,罗森约占20.7%。
从体现经营能力的店日均销售额比较,在日本国内,7-11为69.1万日元,增长2.1万日元,全家为56.1万日元,增长2.7万日元,罗森为55.6万日元,增长3.4万日元,均超过2019年业绩,说明经营能力都在提升。从成长能力比较,罗森增幅较大。
7-11的海外事业是核心动力。其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70%,北美市场是成长的核心。由于美国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导致7-11的目标客户,即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锐减,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销售业绩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预计在本年度关闭大约440家持续亏损的便利店。
从2024年8月的中期财务业绩来看三大巨头的成长性,7-11处于徘徊挣扎状态,而且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
挣扎的关键原因是海外便利店生意不景气。
罗森、全家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只有7-11的利润有所下降。
04
舆情的负面声音
舆情反映,7-11的经营质量在下降。
与企业发布的报告语调不同,近一段时间,日本媒体出现一些对7-11的批评声音,用大陆的话术表示就是舆情负面压力加大,主要聚焦商品暗中涨价、收款服务应对不佳。
以商品包装为例,媒体有关于“怀疑盒饭容器底部凸起”的报道,比如,10月25日发表在《文春在线》上的一篇文章就提到这个事情,7-11的永松文彦社长对此断然否认,而且解释说,为了微波炉加热方便,容器多少有点倾斜。
其实这个话题在2010年左右已经被提出来了。除了怀疑盒饭容器的形状不规则减少饭菜容量以外,还有人指出包装容器装饰了使食材看起来透明的图案,显得内容量比较多。对于永松社长的回答,有人追问,为什么被质疑后才出面解释?从出售崇光西武百货等多次事件看,公司风险管理机制为什么如此迟钝?而且采取了让消费者负责的立场:“希望顾客用事实说话”,“只是一部分网络客户在炒作”,企业方却不拿出任何具体的证明材料,被批评是在推卸责任。
媒体报道,有顾客专门购买含税645日元的盒饭,从侧面看起来显得很多,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底部的形状很复杂,实际容量在减少。另一款含税429日元的三明治,外观看上去很整齐,掰开内部的培根是碎片拼接,按照同价格与其它企业产品比较,有容量减少、变相涨价的嫌疑。假如是因为集团推出低价食品方案、应对大米涨价等市场因素,可以说清楚决策依据,不应采取模棱两可或者完全对抗的态度,这让较真的消费者难以忍受。
实际上,7-11在2024年8月份推出200多种开心低价商品以后,赢得了对价格敏感的青年客群的欢迎,8月份销售占比为31.4%,9月份销售占比为33.9%,增长2.5%。主要的购买者为20代(20至29岁)青年。所以,舆情的负面讨论,大体可以推测是开心低价品带来的负效应。不过网上这种议论对于企业肯定是负面的,假设顾客认为企业在隐形涨价,可能比议论直接涨价更糟糕,它会被公众视为不诚实、不道德,是牺牲老客户和消费者的感情的行为。
7-11在商品更新方面一向是善于推陈出新,无论是新推出的甜甜圈还是沙冰,都可能是吸引新顾客的一种方式,但在专注拉新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传统的忠实顾客。
另外,在收款服务方面,收款方式、收款效率等要素,对顾客的体验有重大影响。大家熟悉的收款作业一般有4个要点:一是、什么?确认顾客购买的是什么,熟练识别商品、收款、交付。二是、为什么?顾客在收款环节停留时间、查验证件很容易引起焦躁不满,所以占据店铺业务20%,要减少顾客提出为什么的机会。三是、什么时候?员工要随时关注顾客的行动路线,保证第一时间接待顾客,不可无辜关闭作业。四是、谁来做?包括店长在内的全体员工都有义务随时办理收款业务,不准推诿。
随着数字化服务渗透和普及,自助结账在各行业都有所增加,7-11的数字化进程较迟缓,目前使用的半自助收款机,需要员工扫描商品条形码,然后顾客自己在收款机前的窗口进行后续付款,还需要选择“现金”、“条码支付”、“信用卡”等形式,员工在旁边观察提示,显得三心二意,比较冷淡。
这项服务升级,既没有脱离人工值守的习惯,也不是完全纳入自助结账系统,顾客抱怨说,买个塑料袋还要分几个步骤,先选型号、再选择付款方式等等,消费者感觉很繁琐,对于中老年人很难掌握其操作方法,几乎每个老人身后都会排起长队。
甚至有人将7-11的利润下降的原因与此联系起来分析,虽然有点牵强,也说明大家对收款服务变化很敏感。有媒体文章指出,
如何在“效率化”和“手工接待”之间取得平衡,7-11还需要人性化和简化技术融合兼顾。
有一种善良的声音认为,很多顾客长期在7-11消费,可能对7-11的服务方式产生依恋,不由自主投射情感,一旦出现结账时的不满意,失望情绪就会放大。
写在最后
一个在契约化生态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发展过程一定会面临各种风险、困难,只要依靠民主决策、科学分析,总能够找到解决路径。不过,与僵化的专制官僚系统比较,7&i集团是在国际竞争场搏击,尽管有一些问题,毕竟是在发展中的问题,值得尊重学习。
欢迎关注联商网视频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MwNzUzMw==&mid=2650119200&idx=1&sn=10a68a6a4b2dfce773b1a75504782524
新零售
中国零售门户网站联商网出品,全面关注新零售、新业态、新门店。
最新文章
大润发母公司终于扭亏为盈
“服装界的Costco”,凭什么年入800亿?
华东最大网红零食集合仓长什么样?我们采访了创始人
全球便利店之王还值得学习吗?
又一高端餐饮品牌被爆门店全关,人均300+
运营2个月,京东七鲜北京首个前置仓如今怎么样了?
内部立下军令状,谁把首富钟睒睒惹急了?
“阴阳标签”背后隐藏着山姆的致命点?
这一大批老牌餐饮为什么都倒下了?
知名电商平台官网异常、APP两年未更新,曾红极一时
下一代山姆门店,竟然长这样
星巴克中国最大的对手还是自己
餐饮“最难”上半年,近半数企业营收净利双降
永辉第三季度业绩出炉,门店调改到了关键时刻
三只松鼠3.6亿吃下三家公司,想“三分天下”?
曾经席卷中日韩的潮牌,怎么突然清仓大甩卖了?
优衣库“掌舵人”退位之际,首提继承者和这些警告
万达广场,怎么越开越少了!
“最美书店”茑屋大转型,未来不再依靠卖书?
奢侈品卖不动后,“美国香奈儿”不香了
连关两家,深陷风波的肯德基,能做好这门生意吗?
在前置仓赛道,京东和美团“打起来了”
又一头部巨头旗下地标级商场关闭
上半年服饰净关上千家店,打工人不爱买了?
又一知名品牌“退网”,内地市场仅剩4家店?
优衣库的最新对手,为何是做便利店的全家?
开业首日,我们去现场看了永辉北京首家自主调改门店
开业率50%,王思聪投资的首个商场怎么样了?
开大店、打价格战,ALDI奥乐齐也焦虑了?
实探物美北京“自我爆改”门店,有哪些改变?
是“摘星”还是“重整”?步步高究竟怎么了?
东北最高端商场宣布闭店,高端商场也撑不住了?
Costco开市客为什么还不进北方?
拜师胖东来后,辛巴的线下零售野心彻底暴露
7-11、罗森、全家,谁才是日本便利店的未来?
突发!“国内面膜上市第一股”全面退出
大润发或由中金组局并购?
河南首家山姆落户郑州
精致日料“一夜全关”,全国仅剩一家门店
探访京东首家奥莱线下店,计划在3-5线城市“复刻”
济南终于也有山姆了,全国至少还有24家待开业
9.9元茶饮,谁先卷不动了?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叶国富想要一个更大的“鱼塘”
那个想要成为中国版Costco的fudi,如今怎么样了?
关店近千家后,“卤味一哥”决定跨界卖4元奶茶
“下一代”7-11便利店竟然长这个样子
全球运动巨头CEO突然下课,在中国已被安踏超越
揭秘杭州首家俄罗斯主题超市“莫俄码头”
山姆昔日“死对头”多地闭店改造,它怎么了?
想一口吃下7-11便利店,它究竟是什么来头?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