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黎城”

文摘   2024-11-10 19:10   山西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

连缀历史,窥见华夏。

《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

本期讲述“黎城”地名的由来。




长治地区曾有个诸侯国叫潞子国,为晋国所灭。但是那么大一个地方,无论如何也不会只有一个诸侯国,据说还有一个黎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刈陵县为黎城县。唐天祐二年(905年),朱温为避其父朱诚讳,短暂地改为黎亭县。



黎国历史非常悠久,说法也很多,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样的——黄帝和九黎族的蚩尤在涿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大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蚩尤身死,在运城解州被肢解,其部族四散逃离。大家所熟知的是,其中一支逃到南方,成为苗人的祖先,还有一支逃到长治地区,以黎为氏,号称黎民。现在人们常常将“黎民”与“百姓”并称,但在那时,“百姓”是黄帝所分封的各部族统称,和战败者“黎民”分属两个阶层。商朝时期,休养生息了数百年的“黎民”发展壮大起来,被商王立为方国,国都就在今黎城县附近。黎城县距商都安阳直线距离不超过150千米,古代交通不便,但也旬日可到。由此可见,黎国是商朝最可靠的西部屏障。商朝末年,周国欲代商,黎国成为周东进的大障碍,于是发生了著名的“西伯戡黎”事件(《史记》记载,此事的主导者是周文王,但根据近年发掘的清华楚简记载,提到灭黎的是周武王),周武王以商朝西部诸侯之长“西伯”的身份灭了黎国,黎民被屠戮甚惨,此事引起商朝的震动,大臣祖伊连忙前去劝谏纣王:“上天恐怕要断送殷商的国运了!天命不再属于商国,我们该怎么办?纣王却以“天命在我”拒谏。果然,三年后,周武王大举兴兵,攻进商都,纣王自焚,传承了五百多年的商朝就此灭亡。周朝建立,武王把原先的黎国封给帝尧后人,仍号“黎”,为侯爵。但是周时的黎国与商朝的黎国相比,无论地盘还是实力,都要弱小得多,由此常被当地的赤狄人侵扰掳掠。在晋献公时,甚至为赤狄人所建的潞子国所灭。黎国国君带着人避居卫国,寄人篱下,而且从高拔凉爽的上党地区迁到卑下湿热的河南地区,日子过得很不如意。正如《诗经·式微》所言:“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毛诗序》认为,这首诗就是黎国后妃为劝黎国国君振作归国而作。晋献公时,晋国一直向南发展,忙于整合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暂时顾不上晋东南。百年后,到晋景公时,派荀林父出兵灭了潞子国,将上党收归疆域。荀林父找回了黎国后人,重立黎国,但不久晋国将黎国吞并从此黎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史料中关于黎国的记载非常少,所以现在没有谁能真正说清楚。黎城县有个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黎侯虎,传说是黎国文化的遗产。因为传说中,黎国尚武,所以黎国以虎为图腾和信仰。姑且信其有吧。




来源 | 山西日报

编辑 | 樊留波  高俊珍





点击这里,关注我们↓↓



上党先锋号
传播前沿资讯、开展党员教育、促进学习交流、服务党员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