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抗高血压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伤。 隐匿性高血压是指在医疗环境中测得的正常诊室血压(<140/90 mm Hg),但在动态血压监测中发现血压升高。这种情况与靶器官损伤(TOD)和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管已有观察性研究表明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与持续性高血压相似,但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明确抗高血压治疗是否能改善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伤。因此,确定这一点对于临床管理隐匿性高血压至关重要。 近期,由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李燕团队在《eClinical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目的是评估抗高血压治疗对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保护的疗效。 0130至70岁门诊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下的高血压与器官伤害
该研究的对象为年龄在30至70岁之间的未经治疗的门诊患者。这些患者在诊室测得的血压低于140/90 mm Hg,但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显示出血压升高,具体表现为白天或夜间血压超过特定阈值,例如≥130/≥80 mm Hg、≥135/≥85 mm Hg或≥120/≥70 mm Hg。 此外,患者至少需存在一个靶器官损伤的迹象,靶器官损伤的标准包括心电图显示的左心室肥厚(LVH)、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1400 cm/s,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ACR)超标(女性≥3.5 mg/mmol,男性≥2.5 mg/mmol)。 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排除了一些特定条件的患者,包括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以及血清肌酐≥176.8 μmol/L等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02揭秘隐匿高血压:双盲试验下抗高血压治疗对靶器官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