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艺术的一次交融与碰撞

文化   2025-01-07 19:03   上海  







近期在江西省美术馆举行的“相融共生——中德当代艺术展”,汇聚了中德两国艺术名家的一批精彩之作。展览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


展览由知名策展人张子康与德国策展人迪特·荣特携手策划,精心挑选了18位中国艺术家与35位德国艺术家的上百件(套)代表作品,通过雕塑、版画、油画、摄影、影像等多种媒介,展现了两国艺术家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创作方法的异同以及由艺术带来的相关思考。


德国艺术与中国艺术之间的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新兴木刻运动。当时,中国青年木刻家深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以刀代笔,创作出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艺术作品。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又有不少艺术家赴德国深造,他们不仅吸收了德国艺术的精髓,还将这份滋养带回了国内,影响了不少艺术创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本次展览的举办显得更有深意。


展览中,中国艺术家徐冰的《引力剧场》版画系列之“寻找理想视角”令人难忘。这组作品通过多角度的呈现,引导观众想象步入装置空间时的奇妙体验。文字间的相互干扰与错位,仿佛将观众包裹在一个充满矛盾与不确定性的关系网中,引人深思。而张晓刚的《存在之舟》则以其独特的装置艺术,构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空间。老式寝具的精心布置,讲述着关于生命、记忆与存在的深刻故事,让人在沉思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尤为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安东尼奥·马拉(Antonio Marra)以清晰的几何形状和充满活力的色彩排列,创造出了充满趣味的视错觉现象,让观众在围绕作品旋转、观察不同角度的过程中,体验艺术的无限可能。克乌(crow)的《愚人船》则以3个人形为载体,分别象征着对财富、文明与未知的追求,展现了人类不同价值观在相互矛盾中共存的奇妙世界。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展,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它打破了艺术的国界,通过多元媒介与跨文化对话,为观众呈现了两国艺术家面对当下问题的深刻思考。展览不仅为观众打开了国际视野,提供了观看多语境文化下不同艺术表达的平台,更让人们看到了艺术作为人类文化桥梁的重要作用。


布面油画《绽放》朱金石(中国)绘


版画《引力剧场系列之“寻找理想视角”》徐冰(中国)作












资料来源:江西日报,作者:谢侃如,2024年1月3日

编辑:陈惠兰
审核:俞宙明

中德人文交流
以讲述中德人文交流好故事、传播中德人文交流好声音、拓宽中德人文交流纽带为目标,搭建中德人文交流对话的重要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