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领取:
01 理论名称
范畴理论
02 理论内涵
原型范畴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此后对汉语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范畴研究打破束缚,从最初单一的哲学研究逐步转入多个领域,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范畴化—通过感受、以主体和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本出发点,对外界事件做出主体概念和类属区分的心智过程;这一步骤赋予整个世界以某种构造形态,从而将它由无序变成有条不紊的理性活动方式,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20世纪范畴研究已经突破了哲学领域的局限,成为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工具,拓宽和丰富了范畴研究的领域。
原型范畴理论从单一的哲学研究进入跨学科研究,这一重大进步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众多学者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对语言应用的现象进行研究,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环境。
郭云飞在《原形范围理论研究视野下的一词多义现状语义分析》论文中以原形范畴理论为基石,针对外语词汇学习中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原因与生成机制展开剖析,并阐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研究对于英文多义词汇学习产生的影响。作者对原型范畴理论对于教学的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作者认为应当加强对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构建多义词语义网络;重视对同义词及近义词的教学,丰富学生语义表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可以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时长,从而提高词汇产出能力。
蒋新桃在《原形范畴理论在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中采用原型范畴理论解析日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日语中的两个多义词多义展开研究,并阐述了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其目的就是阐述原型范畴理论在人类理解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对促进原型范畴理论和日语教学实践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启发。
曹逸群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中提出网络语言以简单、生动的表现形式,受到了许多网民的喜爱。其论文主要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当今流行的互联网词语,并希望让读者能够对互联网热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赵海燕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认为,单词是英文教学的重要基石。有调查表明学会五千多个英文单词,就可以掌握百分之九十七的英文内容,足以证明单词的正确掌握对于英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原型范畴论主张词汇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作者发现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单词教学,更注重多义词的教育,并运用了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将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的英语单词教育效率低的问题,并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连伟、亢世勇在《原型范围理论视角下的赞同话语行为分析》一文中从原型范围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会话语篇中的各类赞同话语行为展开调查。对赞同言语行为的分类模型和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加以探讨,并运用“典型—非典型”的语言类型框架,研究赞同言语行为与赞同功能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入理解赞同言语行为的基本特点,揭示赞同言语行为的全貌与其本质。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原型范畴理论的研究涉及众多方面,早已从单一的哲学研究中脱离出来。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发现原型范畴理论的研究虽然蓬勃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完善,由此可见,对原型范畴理论进行研究的视野仍需拓宽,研究方法也可以多样化。这样原型范畴理论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将更加发展,衍生出更为多元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应用性研究的继续增长也将更加凸显原型范畴理论对其他学科的指导作用。
04 参考文献
[1]陈雪薇.国内近五年范畴理论研究综述[J].品位·经典,2022(04):60-63.
05 相关范文
[1]成刘祎,何雅玲.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29(04):30-35.DOI:10.16362/j.cnki.cn61-1457/h.2021.04.006.
[2]程相占,杨阳.论范畴的审美感知功能——以沃尔顿的艺术范畴理论及其对当代自然审美理论的影响为讨论中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3):72-76+127.
[3]李连伟,亢世勇.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赞同言语行为分析[J].汉语学习,2020(05):31-40.
[4]肖桐,邬志辉.城乡意象的社会表征——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词汇联想研究[J].青年研究,2019(06):70-79+93.
[5]徐富平.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上”“里”多义习得考察[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04):77-85+95.DOI:10.16131/j.cnki.cn44-1669/g4.2018.04.010.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