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领取:
01 理论名称
行动者理论
02 理论内涵
行动者理论一般指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卡龙(Michel Callon)和拉图尔(Bruno Latour)为代表的(巴黎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
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这个新概念的。文中,卡龙描述了法国电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开发新型的电动车计划(VEL),这个计划需要CGE公司来开发电池发动机和第二代蓄电池,还要求雷诺公司负责装配底盘、制造车身。另外,还包括要考虑消费者、政府部门、铅蓄电池等等社会甚至是非社会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行动者”,彼此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世界。
这里的“行动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图尔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对他们可能是谁和他们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们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结点(knot或node),结点之间经通路链接,共同编织成一个无缝之网。
在该网络中,没有所谓的中心,也没有主—客体的对立,每个结点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可以行动的行动者,彼此处于一种平权的地位。主体间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承认、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主体间性的相与关系。非人的行动者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agent)来获得主体的地位、资格和权利,以致可以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协调的行动之网。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人类学视域中,简单地区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已变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而“传统—现代”的二分法也不可靠。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跨地区的社会流动日益频繁,从而使得一个具体的人群所属的“地理”边界受到严重质疑,曾经作为人类学标志的共时、单一场所、单一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少见,而“一个社会或民族”享有“共同的文化”的观念也因此被“彻底摧毁”。在这样一种理论困境下,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个源于对科学实践研究的理论,受到了一些人类学者的关注,也成为人类学之于全球化研究的有力工具。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科学也变成了行动中的科学,同时重塑着社会。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以实践建构取代社会建构的理论,其实践科学观给SSK带来了新的活力,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均启发了80年代以来相对沉闷的科学哲学,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首次提出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显示出了人的能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实践是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后SSK提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真实的和科学的分析框架,希望对行动者网络理论未来的研究进路有所启示。拉图尔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把科学视为一种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启发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科学观——实践建构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着力点,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哲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进路。
04 参考文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1%8C%E5%8A%A8%E8%80%85%E7%BD%91%E7%BB%9C%E7%90%86%E8%AE%BA/3334492?fr=aladdin
05 相关范文
[1]谭华云,周国华.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绅士化演化过程与机制解析——以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2022,77(04):869-887.
[2]李翠敏,徐生权.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演化及治理研究[J].情报杂志,2022,41(02):134-139+197.
[3]杨川,周蕾,鄢超云.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22(01):70-82.DOI:10.13861/j.cnki.sece.2022.01.005.
[4]尚智丛,谈冉.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中的科学传播[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12):52-58.DOI:10.19484/j.cnki.1000-8934.2021.12.010.
[5]刘珩.行动者网络理论[J].外国文学,2021(06):64-76.DOI:10.16430/j.cnki.fl.2021.06.006.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