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介绍|场域与惯习理论:理论内涵、应用场景与代表论文

文摘   2025-01-26 20:03   山东  


资料领取: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回复【论文写作】【课题申报】
可领取免费学习资料

01 理论名称


场域与惯习理论


02 理论内涵


也即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布尔迪厄是享誉世界的法国社会学家他在1990年出版《实践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他最关心的理论问题:在人为地分裂社会科学的对立之中最根本也是最要命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导致了绝大部分的社会学家只选上述两元对立的其一。为了化解上述两元对立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惯习和实践的概念并且用场域和惯习来解释实践。


场域、惯习和实践构成了布尔迪厄的理论框架但是布尔迪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释实践即如何通过对场域和惯习的描述来解释实践。布尔迪厄在社会学上通过场域和惯习解释实践兼有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两套逻辑这就超越了一元论逻辑他的场域和惯习是不同但是同时并存的历史状态。吕炳强在《社会世界的底蕴》(上)中认为场域不是意义生产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因为场域只接纳理性对于所有可能有的意义来说语言是意义生产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语言接纳人的理性和创意。对于部分意义来说语言不是意义生产的充分条件因为有些意义的产生需要人的理性同时作用于语言和场域。从语言和场域的相对自主性以及意义和权力的对立引申出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对立。自主性、权力、开放性等概念成为场域的主要特征。


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概念中惯习和场域一样是核心概念之一。就其性质而言是一整套性情系统也就是感知、评判和行动的区分图式的系统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一方面具有稳定性植根于人们的心智以至于身体的内部会超越人们遭遇的一些具体情境而发生惯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可以置换的。就习性的发生发展而言习性作为人们主观性的社会结构一方面通过社会条件或者调节作用将外部强制和可能性内在化另一方面作为建构性的结构又赋予个人在社会世界各个领域的活动以一种形式和连续性使得行动者获得行动的意义与理由。最后习性对人们实践的引导往往是无意识层面上起作用。这里解释了惯习的起源即来源于实践的过程。场域是行动者实践的场所惯习来自于实践的过程这样惯习和场域就在实践统一起来两者不可避免地互相影响。


从布尔迪厄对场域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场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而在场域里活动的行动者是有知觉、有意识、有精神属性的人因此每个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在这一点上布尔迪厄的场域和惯习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场域是具有惯习的每个惯习只能在场域中存在并且每个惯习和产生它的场域是对应的关系。此场域的惯习和彼场域的惯习之间存在着“不吻合”现象。由于场域是分为不同类型或不同形式的惯习也不例外因此不同的场域有不同的惯习把此场域形成的惯习简单地“移植”到彼场域中去必然会造成不合拍的现象。最后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场域和惯习之间不是简单地“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通过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


与毕天云将场域与惯习一起讨论的角度相比裴仁伟更多地把惯习与场域中的行动者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布尔迪厄的习性概念是一个构筑在实践层面上的后天获得的性情系统属于情感认识和评论活动的范畴。习性作为对游戏的感觉体现而且生成了人的第二本性。习性是社会铭写在肉体之中的铭写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之中的它使得游戏的无数行为得以产生(习性作为可能性和客观要求被写进了游戏)游戏的强制性和要求虽然不受规则代码的约束但那些强制性和要求却被强加到那些参加游戏的人身上因为他们具有对游戏的感觉一种对游戏内在必然性的感觉他们已准备好了去理解并执行游戏的强制性和要求。所谓“游戏”是指行动者的实践行为。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裴仁伟解读的布尔迪厄的习性并不是场域的产物而是社会世界的产物。他认为人的实践行为是由习性来定向的并不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并不是有意识地针对得到清晰系统的阐述的目标的而是借助于对游戏的感觉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习性中蕴藏着实践经验的积淀使得人的游戏过程既是无意识的也是有意识的。这一种对习性的认识突破了单个特定场域的限制行动者在实践中直接生成习性并且在实践中遵循习性的指引。把习性看成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凌驾于场域和行动之外其实从根本上背离了布尔迪厄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二元论的超越又回到了一元论的范畴之中。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场域是行动者争夺有价值的支配性资源的空间场所这是场域的最本质特征。各种资源构成不同形式的资本每一个场域都有各自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在知识分子场域里是文化资本权力场域里是政治、经济、社会资本有多少场域就有多少种资本形式。在特定的场域中特定的社会位置形成不同的惯习。场域中主导性的支配原则确立和区分惯习的高低贵贱。资本的数量、构成和资本的变化则标志着惯习在场域中的变化轨迹。这样的场域和惯习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与个体、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场域从外部规定和结构行为惯习在个体内部生成实践。进一步说场域的支配原则通过社会化过程被行动者内化从而形成与场域契合的惯习使行动者无意识地接受场域的支配性价值并加入游戏去争夺对合法资源即资本的占有。


04 参考文献


[1]李艳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6):137-138.


05 相关范文


[1]李忠辉.清代朝鲜使臣觐见时中朝口译的原则、策略与评价——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与资本理论[J].外语研究,2021,38(02):84-89+100.DOI:10.13978/j.cnki.wyyj.2021.02.013.

[2]王丽荣,吴一舟,陶琳.用户本位视角下O2O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解读及思考——基于“惯习·资本·场域”理论工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06):82-85.DOI:10.14064/j.cnki.issn1005-8214.2018.06.017.

[3]曹昭乐.场域与惯习:大学法治文化建设的二重性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38(03):172-176.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7.03.027.

[4]潘婉茹,林栋.“场域—惯习—资本”理论视角下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浅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5):33-37.

[5]蔡文伯,徐玮嘉.基于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遭遇的个案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03):37-43.DOI:10.15946/j.cnki.1001-7178.2016.03.006.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




来源:学术鸽
声明: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平台所有,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本号。
★ 推荐阅读 ★
课题申报通知 | 课题写作参考 课题资料领取
论文证书考试 | 论文写作参考 论文资料领取

社科学术圈
及时的课题申报通知资讯,实用的课题写作学习平台! 从这里出发,与百万学友并肩冲刺国家社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