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领取:
01 理论名称
暗示教学理论
02 理论内涵
暗示教学理论提倡用轻松教学的观念,将认知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潜意识有效结合起来,利用暗示作为师生交流的因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心理倾向,产生强烈的认知动机,提高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痕教育则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不仅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更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暗示教学理论与无痕教育在很多方面相互吻合、相互印证,为研究数学无痕教育课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暗示性教学理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保加利亚著名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创立的,因此也称为“洛扎诺夫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暗示的方法,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者的心理潜能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
洛扎诺夫表示暗示教学应该以教师为暗示源,通过消除和避免可能抑制学习的因素,并在多数无意识的情况下交流,综合各种促进学习的因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无意识情况下强化对学生的影响。暗示教学理论是使学生在环境中受到“熏陶”,暗示教学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暗示教学理论的具体方法
(一) 运用语言暗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实现暗示教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利用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引导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同时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交流中渗透教学内容,使学生无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教学的方法,将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带到课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更可有效地引入下一个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 利用情景暗示。好的学风和校风可以体现一个学校教育环境的优良情况,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来说影响非常重大。众所周知,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同时也是暗示教学理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暗示教学创造条件。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情景,从多个角度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在影像、图文资料中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多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教学方法,将实际生活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同时学到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无痕教育旨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知识,并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暗示教学理论倡导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达到有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两者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将两者有效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04 参考文献
[1]郑艳君.暗示教学理论对数学无痕教育的影响分析[J].戏剧之家,2017(04):212+214.
05 相关范文
[1]涂红伟,骆培聪.暗示理论视角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66-172.
[2]王文彬,李辉.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基于暗示理论的模型构建及实证[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1):78-84.DOI:10.14089/j.cnki.cn11-3664/f.2012.11.013.
[3]涂红伟.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研究的整合:暗示理论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1(04):11-13+16.DOI:10.19374/j.cnki.14-1145/f.2011.04.005.
[4]李仁真,杨方.主权债务重组方法的选择——基于管制暗示理论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04):486-491.
[5]李志厚.暗示教学理论研究浅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04):12-16.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