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与大变革:未来两大核心词

财富   2025-01-10 06:30   北京  

今天继续我们的开年特别节目,来自未来的好消息。今天邀请到的是政经趋势研究专家、得到新课《政经参考》的课程主理人,马江博老师。

不管是工作、投资,还是自己创业,我们所有的选择不外乎集中在两件事上,钱往哪去?人往哪去?关于这个问题,马江博老师的建议是,无论何时,往科技浓度高的领域靠拢,这总不会错。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来看看马江博老师的洞察。

来源:《得到头条》

01

电梯效应的现实隐喻

马江博老师的核心观察是,硬科技与大变革,是贯穿未来的关键词。
在马江博老师参与创作的《预测之书》的前言里,提到这么一个思想实验,来自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这个思想实验的内容是,给一位200多年前的科幻作家,看摩天大楼的照片,请他说说自己的联想。
按理说,既然是科幻作家,想象力一定很丰富。他会想到摩天大楼里的生活方式,因为楼层太高,人们可能不怎么出门,因此大楼里一定是餐厅、学校、健身房应有尽有。还有房价,因为高层出门不便,因此低楼层更贵,高楼层更便宜,等等。
但你肯定发现了,这些设想都错了。因为他没有考虑到一个新技术会出现,这就是,电梯。
这个现象也被称为电梯效应,其中包括两个现实隐喻。一是,未来那些真正的关键变革,往往是由科技触发的。二是,对于科技进展,即使再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家也很难完全猜中。因此,你更应该从现在起,就关注它,靠近它,加入它。
好,说完虚拟的思想实验,我们再看看正在现实中发生的趋势。马江博老师将从国家政策趋势的层面,带你理解硬科技大变革这两个关键词。

02

科技创新是未来的关键战略

2024年上半年,工信部成立了一个很“特殊”的机构,叫未来产业处。因为名字里有未来,给人的感觉就很神秘。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发展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并推动这些技术孵化成实体产业。
你看,这背后的关键词是科技。而且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科技一直是整个社会的关键词。2024年7月举行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马江博老师观察发现,在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超过30%的篇幅都围绕科技展开,超过70%的改革都与科技相关。
这体现出我们正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时期,正处在未来科技大爆发的前夜。我们要通过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马江博老师说,这表明,面对百年变局,中国最终选定了未来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科技。对咱们国家而言,2024年,甚至未来五年、十年的主旋律都将是硬科技与大变革,它们将重新定义国家的发展主航道,影响无数企业和个人。
这背后关乎国家的两大根本利益,安全和发展。对内,数十年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一一显现,比如土地财政依赖问题、地方债问题、产业低端化问题、消费不足问题等。因此,旧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对外,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愈发白热化,没有科技自主权就没法突破限制。
科技,就是同时解决对内和对外问题,并且兼顾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对内,中国要有更大的新发展,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给整个社会带来新的增量。而对外,要在大国博弈中取得胜利,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自立自强,跟上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潮流。
同时,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要发展科技,就要机制创新,要培养人才,要资本投入,要科技体制改革,要教育支持,要科技交流,要产业配套,等等。这是一个系统性综合的结果。

03

围绕科技的系统性改革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会发现,咱们国家高层也发起了一系列相关的系统性改革。

第一,是制度体制方面的改革。你看,科技部在五年内经历了两次重组,体现的总体思路就是提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组建中央科技委和地方科技委,以及在地方上罕见地让各省的两个一把手,省委书记和省长,共同担任本省科技委的“双主任”,市级同样如此。马江博老师说,这意味着地方上任何有关科技的问题,都能直通当地“一把手”,科技发展成为地方“一把手”工程。

第二,是教育科研方面的改革。包括,推动高考改革、高校改革和高等学校专业改革,人才培养逐渐向理工科倾斜。同时,推进科研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设立全国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平台,等等。你看,在教育科研的改革中,硬科技也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第三,是金融配套方面的改革。要知道,发展科技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因此,在相关的配套改革中,投资、股权、债券、财政正在全部向科技创新倾斜,保障科技创新能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比如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各地政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等。

第四,是区域产业方面的改革。有限的科技资源将优先给到重点领域,让经济大省挑起科技大梁。包括大力推动供应链国产化进程,将大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中心落户到东部地区,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等等。

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总之,马江博老师说,与以往的经济改革不同,这一轮改革聚焦于科技,科技不仅是改革的目标,更是推动改革的新动能。

202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集意见,其中大篇幅提到,要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科技创新创造机会。马江博老师说,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个新概念,新型举国体制。

过去的举国体制,说的是国家集中精力干大事,比如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两弹一星。而新型举国体制的意思是,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比如,这回的草案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目标,把民营经济拉到国家的科技战车上。这就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体现之一。

04

我们正在进入新的历史财富周期

马江博老师说,中国将科技创新视为关键战略,这必然意味着,身在中国的我们将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财富周期。马江博老师认为,过去20多年间,中国的社会体系下有过三波造富浪潮。

第一波是外贸。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外资涌入,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外贸也成了此后十年最挣钱的行业之一。它的本质是全球化浪潮下,全球产业链重组带来的结构性成本机遇。

第二波是房地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开始注重内需,推动房地产和大基建。房地产成了新的造富代名词,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2021年前后。它的本质是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土地财政带来的债务繁荣。

第三波是移动互联网。国内创业者将硅谷创业模式复制到中国,依托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势,将互联网产业推向高潮。它的本质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模式的创新和复制,也是中国人口红利的体现。

马江博老师强调,不是其他领域不能造富,而是能够普遍、批量化造富的领域,只有这三个。

但是,这三个领域繁荣的前提条件,眼下出现了式微的趋势。随着西方国家普遍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实行高关税,外贸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行业的造富也渐渐式微。而互联网面临的是流量见顶,不断内卷,增长空间受到限制。

因此,马江博老师说,未来,只有新质生产力领域,尤其是核心的科技领域,才更有可能批量制造新一代的企业家和富裕人群。

面对这个趋势,马江博老师的建议是六个字,投身、投入、投资。投身于理工科,投入于科技企业,投资于科技产业。虽然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马江博老师认为,向科技浓度高的领域靠拢总不会错。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马江博老师关于这个话题的完整洞察,已经收录进刚刚上市的《预测之书》。同时,马江博老师的得到课程《政经参考》也已经上线,你也可以跟随马江博老师一起,在这门课程中紧跟时代趋势,把握其中的机遇。

参考资料

《预测之书》,马江博《硬科技与大变革,未来的两大关键词》

今天下午四点,“新年十日谈”系列直播的第十场,即将开启。


这是一场特别节目,罗振宇和脱不花会在线复盘跨年演讲,和你一起聊聊,在跨年演讲这个大项目中,管理者能学到什么。


请你预约这场直播,我们直播间不见不散。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得到头条》

罗辑思维
关注罗辑思维,我们一起终身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