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孩》一文中,我们看到“正确”并不多重要,“正义”才重要

财富   2024-08-21 00:00   辽宁  
近日,公众号“贞观”发布文章《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的出租屋》(后称“女孩”)一文引发热议,文章称一个宁夏贫困山区的女孩,靠着刻苦学习考上了北京211大学,毕业后立志考取公务员,多次在笔试成绩第一的情况下未获录取,这次在西安准备再次考取公务员的时候,饿死在出租屋内。
其实《女孩》这篇文章抒情多于叙事,情感多于逻辑,可以说散文,甚至可以称为小说。我说的是从文字叙事风格上,至于是不是事实陈述?从作者意图来判断,我觉得作者是想陈述事实的。

作者在该文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对这位女孩在多次笔试成绩优异情况下面试未或录取的惋惜,文中有几处这样的文字,比如介绍这位女孩的时候,作者是这么说的:“一个西部贫困山村女孩,经过怎样的努力,考入北京某211名校,毕业后的几年,一心考公,多次取得家乡省份事业单位笔试第一的成绩,却连连因面试环节落榜,最终又怀着怎样的失望远走他乡,依然没有找到与内心孤傲、与名校出身,与家人期望相匹配的工作,最后又是在怎样的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33岁生命?”在这里,作者隐隐认为社会没有提供匹配女孩名校出身、孤傲内心和自身期许相匹配的工作机会,唯一女孩认可的事业编却因为面试成绩不佳屡屡落地,隐隐然在这里作者控诉了面试的不公平。

还有,作者还重点描述了女孩家里为支持她考取事业编做出的重大牺牲,文章是这么写的:“是420日,女儿微信问母亲要生活费,母亲表示家里确实没有钱了,要等她去借,此前的49日,母亲才问亲人借款1万多元转给女儿支付房租,421日,母亲再次找人借到1000元,转给女儿,从后续警方调查来看,这1000元还是死者母亲分两次各借500元凑的,女儿没有收,随即拉黑了所有亲人。”在这里作者再次强调了女孩及一家人对事业编的看中,以及一家人对女孩考编的付出,当然是作者在问责一家人这么多付出期望要得到的东西,仅仅因为面试落地而无法如愿是否公平?

这样的描述文中有多处,比如这个,“反观她(女孩)父母,作为宁夏西海固地区、六盘山深处的农民,能把一个非独生女的女孩子供到北京去读书,毕业后近十年一直负担没有工作的女儿的生活开销,实在堪称伟大。”这是作者把女孩父母的付出也拿出来,放到天平上一起考量女孩未能考编成功是否公平公正?

还有,“她来到人世一场,从西北山村考入北京,有过人生的高光时刻,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是谁之过?是社会、家庭还是自身性格?什么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仍然没有答案。”作者显然是认为社会的不友善,才是女孩最终走上绝路的原因。

然而,由于这篇公众号文章的热议,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媒体取到了女孩父母的山村,采访了村里的村民,得到的信息竟然跟《女孩》这篇文章中信息有出入。比如记者在问村民女孩为什么死的时候,村民回答:“主要是她个人性格原因,有点孤僻、脆弱,主要是自身问题。”这位村民还说:“在村里也经常看到她(女孩),她不怎么和村里人说话、来往,她是那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记者问村民女孩是否有精神疾病的时候,这位村民否定了:“在我们农村,不是特别严重,不会去医院,家里人只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偏执,和大人说不了几句话,不会想到是心理疾病。”说起这女孩的大学,这位村民也给予否定:“不是(211大学),是普通大学,这是胡说”。

还有关于借钱给女孩生活费的问题,这位村民称:“借钱有这种可能性,但不像网上说,几百块都接不到,我们村里情况还不错,谁家拿不出几万块?”在问及女孩家境的时候,回答是“她家是低保户,爸妈在本地打工维生,弟弟在上海芯片公司工作。”“他爸家情况不错,兄弟三人,有帮衬,她爸还会写毛笔字,这些年把孩子们供养大学,工作也没有问题,所以说,生活还算不错。”

还有记者在询问女孩是否在考编的时候,这位村民说,“现在学生普遍出来都要考公务员,这是普遍现象,不是说没考上就走(西安)了。她是去年没考上,想去西安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这是一个自称《正在新闻》的记者采访记录,这个《正在新闻》看介绍是青岛广播电视台下属单位,看完《正在新闻》的采访记录,我有些无语,这位记者意图明显,这是去核实女孩的信息,结果发现信息和公众号“贞观”上文章有出入,比如不是211大学毕业,女孩家里情况没有《女孩》文中描述的那么差,比如女孩性格问题,比如考编是正常现象,现在大学生都考编,考不上也并非女孩一个,暗搓搓别人没事,就女孩这里受不了,是女孩自身问题。

我不禁要问:这些重要吗?女孩不是211又如何?女孩家里没那么差又怎么样?女孩性格有问题怎么啦?难道女孩有这些问题就能说明考公考编公平没有问题?假如女孩性格没有问题呢?那是不是就该问责一下在考公考编如此受重视的情况下,当下的录取制度是否公平?

“正确”不代表公平,在公平面前,“正确”并不是那么重要。考公考编在承载如同女孩这样家庭一家子希望的时候,公平远远比“正确”重要的多,笔试成绩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再加上面试环节当然可能更加精准选拔人才,但是万一面试环节主观性过强呢?面试官也是人,面对录取对象是否是人才,那是对未来的预测和评估,只要是人都有可能陷入错误,面试官也不例外,更何况未被录取者必然会质疑面试官的公正性呢,如果这位女孩的父母那样,他们不会觉得女孩面试成绩不好,他们会认为本属于他们的名额被人顶替了。

单靠笔试成绩做编制选拔当然没有笔试加面试好,但增加面试就会增加不公平的可能,公平即是正义,这就是不“正义”,在这里,“正确”和正义背道而驰了。毫无疑问,假如女孩考编笔试成绩不理想,她和她的家人要容易接受的多,虽然单靠笔试选拔并非最佳,可人们就是这么想的,再次,“正确”并等于正义。

我想说的是,对于《女孩》一文的故事是否真实,是否正确根本是无足轻重的问题,重要的是现在的我们,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大学生,把进入体制的考公考编看的太重了,不评价对错,这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事实是否有出处,我们都该去思考女孩如此看重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是否公平正义?

《女孩》一文还着重描述了贫困农村对女性歧视的风俗,比如:“根据那里(女孩出生的村子)的风俗,女孩没嫁人就死了的,不允许进入自己祖坟,即使嫁人了,没生娃就死了的,也入不了夫家祖坟,最后都是尸骨难寻。”这是解释女孩爸爸为什么会尽快把女孩尸体火化,尽快找地方把骨灰扔掉,因为“就当她没来过吧”。

《女孩》作者对女孩父亲的行为非常愤怒,“风俗算什么?这是你女儿,你管他风俗不风俗,你就非埋进自家祖坟又怎样?以后也有个烧纸钱的地方!”当然事实没有作者想的这么简单,女孩表哥解释说,“这不是一家的事,人这样死了,村里人也不允许带回去的……

读者朋友还别以为这是作者在煽情,前文那个“正在新闻”去村里采访,问那个村民:“她(女孩)家里人没有带回她的私人物品吗?”那个村民回答:“应该没有带回来,因为带回来按照我们的风俗也会烧了。”

惊奇吗?交叉认证下,作者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对女性歧视竟然是真实存在的。作者显然是认为是落后的风俗习惯才是女性歧视的罪魁祸首,因为作者最后是这么写的:“他(女孩父亲)养了30多年的女儿,他能不难过吗?可是所谓风俗甚至是迷信思想割裂了最后的亲情,他真的能放下吗?我是不信的!”

其实,女孩父亲对女孩遗骸和遗物如此冷漠和冷血,真的是风俗习惯?任何风俗习惯都是通过人的行为展示出来的,这位女孩父亲展示出的冷血和冷漠到底该谁负责?该是风俗习惯吗?当然,如果没有这个风俗习惯也就没有这样的狗血剧情了,但是我们要问,为什么女孩一家要生活在那个村子?或者说为什么那里的人要生活在哪里?

我想说的是,使女孩父母他们生活在那个村子的力量才是该对冷血和冷漠负责,假如是女孩父母主动选择了生活在那里,也就是说这些风俗习惯是他们认可的,既然是认可的,是女孩出生前就认可的,那么在女孩死后遵守这些风俗并非不可理解和不可接受,毕竟这是事先的约定俗成或者说是公序良俗。

但假如女孩父母生活在那个村庄,不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的,那么这个不能使他们自由选择的力量就是罪魁祸首。有可能是他们的无知和缺乏教育,那我们要改变的就是普世教育;有可能是他们的缺乏财务的支持,使他们没有逃离那个村子的第一推动力,那我们就该探寻和想办法,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工具。

然而,实际上使这些人非要禁锢在那些地方的不是这些,是那些无处不在的玻璃门,有个人的,有社会的,有群体的,有社区的,有他人的,有正负的……

老张读书
国内外流淌,历史照进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