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老酒 | 酒鬼酒的前世今生

美食   2025-01-09 20:34   山东  
两千两百年的时光流转能用味觉感知吗?

在亚洲大陆上,从春秋战国开始,东方大国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朝代的兴衰迭代;在遥远的南极寒地,一座接近千米的熔岩火山,被时间冰封至今,无论外界怎么变化,有一缕酒香似乎总是连绵不断,传承至今。

极长的时间沉淀总会孕育着难以想象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具象成为时代的更迭、地理的迁移甚至是人世的变迁,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美食的出现才是时光流转最好的证明。

沉淀两千两百年的时间激荡打破了湖面的平静,酒鬼酒馥郁香被特有的三香九韵激起层层涟漪,从湘西飘向全国。
 

2022年4月1日,《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馥郁香型正式成为中国白酒十一大国标香型之一。 

时间重回到2002年,湘西龙山里耶前后出土了3.8万枚里耶秦简,在已经破译的里耶秦简中,其中24枚竟然罕见地记载了酒的相关内容,这不仅佐证了湘西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酿酒历史,而且能够说明酒已经是寻常百姓家的日常饮品了。

里耶秦简的发掘是学界公认的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些官署正式档案主要内容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

 
这些几十万字的秦简不仅让史学家拨开了秦朝15年的历史迷雾,更把几千年前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场景推到了我们面前,酉水河两岸的淳朴民风以酒为纽带,连接了千年的前后的中华文化。


“及酤酒邑”道出了乡里乡亲一起买酒饮用的其乐融融,而“邑”表达的就是村落;“温醇酒”就表示用加热的醇厚酒来服用;还有“薄酒一杯,季可”,则表达了人们的热情好客和民风的淳朴。

千年之后依然盛行美酒赠知己的源头就来自于湘西!

进入到南宋时期,朱辅在《溪蛮丛笑》说五溪地区:“酒以火成,不醡不刍。两缶东西,以藤吸取,名钓藤酒。”而五溪核心地带就是今天的湘西。

清朝《龙山县志》也有记载:“呷酒,糟用高粱,夏月浸以山泉,置竹管瓮中吸之,最能解渴,又称筒酒,土人喜饮之。”

从这些真实记载可以看出“钓藤酒”“土司峒酒”是湘西土苗两大民族往日共同喜欢的饮料,常在隆重节日、婚丧嫁娶、宴请宾客时饮用,正是这种深入人们日常的文化,才演变成为酒鬼馥郁香千年技艺的坚实基础。

历史的车轮总不会停,它将人们极致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重新进行组合,加工成为新的历史产物。

一、56年吉首酒厂创立,前期产品为地瓜烧、薯干酒

1956年吉首酒厂刚刚成立,从部队转业的营级干部王灿平就挑起了这个担子。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请湘西八位顶级酿酒师傅,让他们各带一班进行酿造。

虽然人都到齐了,但是师承的技艺却各有不同,不合拍的协作一定会造成口感的青涩和工艺上的混乱,甚至连品质一般的酒都酿不出来。

倒不如让各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各显神通。


说做就做,不到几天的功夫,向家祠堂里就垒起了八口小灶,各位师傅分别带领着自己的小班人员开始干了起来。

经过工艺的不断融合,吉首酒厂终于在1963年全省小药曲酒酿酒操作比武获得第一名 ,为酒鬼酒馥郁奇香的诞生奠定了核心基础。

如今的酒鬼酒同时拥有九类香与味,既有以浓香、清香、酱香主体的七类香与味,还有典型的蜜香、草木香,这都与早期八位师傅的不同技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期的酿酒之路走得极为坎坷,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做,没有资金就一起想开源节流的办法,但是大家同吃同住在一起却又热情似火,共同为一个目标去努力——酿造出天下第一美酒。
 

二十年后,以八位师傅精湛工艺为基础的吉首酒厂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但是想要发展,想要从地方走向全国,就面临着许多棘手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艺升级问题。

二、王锡炳时期,学习五粮液,贵州酱香,湘泉酒创制成功

在1970那个物质稀缺的年代,酿酒却依然是一门经久不衰的技艺传承,它既是一种继承前辈结晶的传统情怀,亦是一种满足老饕口味的现世追求。

而酒鬼酒却做出了与其他酒厂完全不同的选择,不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迫切的通过产品创新,技艺升级来提升品质,在前辈创造的酿造基础上,取其精华,积极创新,把眼光放到了更久远的未来。

1976年,本着一定要酿出天下第一美酒的极致匠心,公司迅速成立名酒研制攻关小组,由副厂长带队历时42天到各大名酒厂调研考察,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大家就像是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一样,怀着虔诚学习技艺的心情,一路前行。
 

风雨之路从河北衡水辗转到山西杏花村,再从西安一路西行至宜宾,最后到达泸州,小组成员通过不断地驻厂跟班,认真考察调研了包含浓香工艺、兼香工艺、高温工艺在内的百家所长,通过对汾阳、宜宾、泸州、成都、遵义等地名酒工艺的实践考察,博采众长,杂糅贯通,按照“既要学、又不跟,更要创”的迭代方向,衍生出了一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工艺。

回到吉首后的700多天里,酿酒师傅们通过75次反复试制,终于在1978年形成了蜜曲糖化、中偏高温大曲发酵、泥窖增香的馥郁香工艺雏形,同年创立了湘泉品牌
 

馥郁香工艺基本定型之后的连续三年内,湘泉酒都被评为湖南省优质酒,迅速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当时还没有馥郁香这个香型,只能标注为兼香或其他香型,所以湘泉酒在刚诞生的两届全国评酒会并没有很大的反响。


1970年,酒鬼酒的灵魂人物王锡炳高中毕业进入酒厂工作,1975年就干到了厂长的位置。
在物质稀缺的年代,薯干酒的确解决了部分用酒刚需。
但因为地瓜酒和谷物酒在品质上是有差距的。
酒厂想要发展就得产品升级。所以吉首酒厂的技术员就去四川学习了五粮液的粮浓香工艺,后面又去贵州学习了大小曲混用的兼香工艺、高温堆积发酵的酱香工艺。最后博采重家之长的同时,并未简单复制,而是杂糅贯通,衍生出了一套新的工艺。
1978年,首款产品湘泉酒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当时还没有馥郁香这个香型,标注为兼香或者其他香型。

三、黄永玉为酒鬼酒营销设计注入灵魂

谈到酒鬼酒,离不开黄永玉。黄永玉是绘画鬼才。
1983年,黄永玉回老家,受当地轻工业局局长颜精楚邀请参观吉首酿酒厂,与厂长王锡炳一见如故。
不忍看到家乡美酒被埋没,于是决定帮它一把,为酒厂设计一款新包装。
湘泉酒瓶取材于湘西特有的紫砂陶,瓶身自然浑圆,呈土赭色,瓶身上简洁地呈现着几道被放大的弦纹,质地不细腻,瓶颈自然收缩,以红纸做封口,麻绳做包扎,瓶身贴有一方红底黑字“湘泉”的小标签。
当时白酒业大行“洋气”之风,面对这个比湘西土布还要土的家伙,大家对这个简单而乡气的土陶酒瓶和包装极不理解,有人甚至说“不像酒瓶”。一是与时下流行的包装格格不入;二是土陶酒瓶只能通过模型制造,属于异型陶瓷,造型、烧结都非常困难,看起来很土,但造价却不低。
面对着家乡人的沉默和茫然,黄永玉只是淡淡地说,如果觉得不行,那就退给他。但如果要做,就按照这个酒瓶去灌装一批酒,他会是第一个购买者。
经过反复讨论,湘西州轻工局和吉首酒厂最终还是接受了黄永玉先生的设计。新包装的湘泉酒在一段时间后问世了,三箱新装湘泉酒送到了北京。
黄永玉用设计《猴票》所得稿费,把这三箱湘泉酒买了下来,他要拿这三箱湘泉酒,为家乡做一点实事。
很快,黄永玉把湘泉酒送进了北京饭店、大三元饭店和广东省委招待所迎宾楼三处餐饮业的顶级场所。同时,他还在人民大会堂专门请了一次客,把自己的老朋友们都请来,一起品尝自己家乡的这种馥郁美酒。
由于他的推荐和吉首酒厂所采取的赠饮方式,加上产自湖南湘西神秘之地,使得湘泉酒在很短的时间就在北京高影响力人群和高档次场所有了很大影响。

1987年,黄永玉再次返乡,酒厂产品大卖。也从侧面验证了黄永玉的艺术价值,所以他主动问王锡炳“你能否在酿造湘泉酒之后,再酿出一个更好的酒来,如能的话,到时我给他设计包装和命名。”
两年后,黄永玉先生从香港回湘西凤凰县老家。黄老得知湘泉酒厂酿出好酒,非常高兴。拿出了麻袋包装说“这就是新酿出好酒的瓶型。”
这款包装看起来比湘泉还土气:酒瓶就像一块粗麻布用麻绳匝成口袋状,正面中间贴一块红纸,上写两个大字“酒鬼”,背面有四个印章文字“无上妙品”。
这个命名让让酒厂领导们皱眉头,在传统语境中,酒鬼并非褒义,辛苦酿造的高端酒取一个“酒鬼”的名字,都觉得不好听。
酒厂最终还是采纳了这个方案,估计还是看在黄老的面子和湘泉的成功之上吧。
谁知道“酒鬼酒”一上市就取得巨大成功,其独特的包装与酒名让人过目不忘,酒鬼酒迅速走红,成为与沈从文的书、宋祖英的歌,黄永玉的画并称的“湘西四张名片”。

四、酒鬼酒的热销,并推动上市

湘泉酒、酒鬼酒的热销,直接推动酒厂变革,
1991年酒厂改为湘西湘泉酒总厂。
1996年改制为湖南湘泉集团有限公司。
1997年酒鬼酒成功在A股上市。
1998年,酒鬼酒净利润超越茅台,成为仅次于五粮液的行业第二名。当地财政收入的80%以上,均来源于湘泉集团。
 在前期快速发展的刺激下,酒鬼酒开始向规模化发起冲击,在较短时间内,将产量从几十吨扩张到几百吨、上千吨,实现了所谓的“1010”,即万吨湘泉和千吨酒鬼酒。
到了这个数量,湘泉集团在当时已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了,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内部结构也不断扩张,成为湖南省一级企业。
然后酒鬼酒在刚刚完成的“1010”工程之后再上“2020”工程,规模要扩张到两万吨湘泉酒和两千吨酒鬼酒,要知道,即便在2015年,酒鬼酒公司也不过实现总产量8334吨,总销量7092吨。
而当时,是199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即将来袭,白酒行业也正处于下行阶段。
在之后一系列不理性的横向收购之后,到2000年,湘泉集团总应收账款7亿元,存货量高达3亿元。
2000年创始人王锡炳辞职离开。


部分图片来源于潇湘一品老酒馆高正强先生藏品

壶中岁月
酒里乾坤大,壶中岁月长;弘扬白酒文化,倡导老酒收藏,定格历史,收藏记忆,中国白酒收藏爱好者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