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的十二大香型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药香型白酒”,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到药酒,实际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酒。中国药香型白酒有那些?药香型白酒和药酒有什么区别?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药香型酒
药香型白酒是以贵州遵义董酒为代表。它传统上采取大曲与小曲并用,还在制曲配料中添加了数十味中药。它的酿酒工艺是小曲发酵酿酒、大曲发酵制成香醅,并采用串蒸的独特蒸馏方式进行。这类酒的香气有浓郁的酯类香气并有舒适的药香,在香气风格上明显区别于其他类香型白酒。
其风味特征:
无色清澈透明,闻香有较浓郁的脂类香气,药香突出,带有丁酸及丁酸乙酯的复合香气,入口能感觉出酸味,醇甜,回味悠长。
贵州药香型酒
董酒是国家名酒,产于历史名城遵义市北郊的董公寺,因地得名。据典籍记载,董公寺一带酿酒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可谓历史悠久。今日董酒的酿造始于二十年代的程氏酒坊,创始人程明坤(字翰章1903-1963)相传曾拜师得到中医神传而致力研究酒与中医的融合,汇聚前人技艺而汲人所长,结合当地水土、气候、原料等条件,创造出“百草入曲,两小两大,双醅串香”的酿酒工艺。
“百草入曲,两小两大,双醅串蒸”是指小曲由“百草单”90多味本草入小窖取酒醅,大曲由“产香单”40味本草入大窖取香醅,双醅串香,达到一个微量成分、酸碱度类似人体和谐的健康守衡点,再分级陈酿,使小曲酒的柔绵醇和,与大曲的浓郁芳香于一体。其中芳香类草药群为主,滋补类草药群为辅。百草入曲,三年酿造,五年出品,酿造出独具一格的“程窖酒”。民国二十一年(1932)“程窖酒”取名为“董公寺程窖酒”,后经人建议,简化“董公寺窖酒”名,民国二十五年(1936)正式定名“董酒”。
解放前夕,程氏酒坊因种种原因倒闭,董酒一度销声匿迹。1957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发掘扶持了这一地方名酒的生产,在原程氏小作坊基础上修灶建窖,恢复生产,程明坤之子程正奎加入,并将135味中草药的董酒配方捐献给国家。董酒正式投入生产。1959年,董酒以其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被评为“贵州名酒”;此后董酒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荣获金奖。1976年6月1日,董酒车间从遵义酒精厂分出,在董公寺成立董酒厂。1977年,董酒经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批准出口试销,由此开始出口境外广受好评。从1977年开始,董酒厂将生产工艺改“二次法”串香为“一次法”串香,而后酒质提高了,工艺简单了,成本降低了,董酒才逐渐开始走向盈利。1983年,董酒工艺、配方被列为“国家机密”。董酒 “观色晶莹澄亮,闻香优雅舒适,酒体丰满协调,回味甘爽悠长”,被誉为中国白酒其它香型中“药香型”和“董香型”代表。
说到董酒,不得不提一下程氏后人于1980年代初重新启用祖上留下相传实际为136味中草药的蜈蚣单酿酒配方(据说是程氏家族当初并无把董酒配方全部捐给政府,而是有所保留),按照祖传的双醅串香传统工艺重新酿造出来了“程字窖酒”,也称为“程字董”。并自信酒质可超越扩大产而非传统工艺的董酒。但此后“程字窖酒”因受传统工艺双醅串蒸的高成本与董酒改进后扩大产能整体成本批量降低的对比影响,于80年达末期自动停产退出市场。老酒收藏界也因这说法将“程字窖酒”炒得沸沸扬扬,都认为“程字窖酒”才是最正宗的董酒。在写这段话的时候也请教了藏酒界的前辈们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其实大多数实力藏酒家都赞同这个观点。“‘程字窖酒’是程家后人开发的,但因生产成本太高,很快就倒闭了,所以在老酒收藏市场上‘程字窖酒’相对比较稀少少,价格也就高了。关于酒质,‘程字窖酒’代表药香型的真实水平,‘程字窖酒’的高品质代表了当时传统程氏家族传承秘方的精髓所在,而白董也代表了董酒酒质的标杆,两者各有千秋,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