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但夏季余热还在,昼夜温差较大,此时,一定要注意时节变化。《黄帝内经》中讲:“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季主“收”,养生以“收”为主,要根据时节,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起居,保养好身体。
秋季养生“四字诀”
1.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秋季与肺部相对应,《黄帝内经》中也说:“秋冬养阴。”
秋季应当以润燥止渴,清热养阴的食物为主。
比如百合、蜂蜜、杏仁等食物,这些可以帮助人体益胃生津,有益于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秋天易燥,要注意多饮水,喝粥,豆浆,或者多吃些莲藕、萝卜等食物,润肺生津。
立秋之季,此时已天高气爽,作息时间也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另外,需注意的是,立秋后,湿热并未完全消退,此时要避免过大的运动量以及剧烈的活动。最佳的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一早,一晚。
今年的立秋仍处于“三伏天”中,暑气难消,养生一定要谨防“秋老虎”。人们常说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预防感冒着凉。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出门时,做好防晒工作。立秋后,气温燥热,尤其是“秋老虎”的干扰,很容易让人心烦意乱。此刻,一定要预防“情绪中暑”,让自己内心平静,神志安宁。 02
啃秋又被称为“咬秋”,当天吃西瓜、桃或香瓜,意味着将秋给咬住。全家围在一起啃西瓜,便是啃秋,除此之外,入秋多吃果蔬,有助于防燥。《京都风俗志》有云:“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贴秋膘意味着好口福,好福气,正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胃口不佳,体质会有所下降,用贴秋膘来食补,可以补充伏天所失去的能量。俗话说:立秋喝立秋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立秋水就是刚刚立秋的时接的水。立秋水,代表着夏终秋至,象征了一家人喜庆、健康与希望。除此之外,秋季体内虚火旺盛,喝蜂蜜水可以滋阴润燥,有助于润肺养肺。
秋季吃莲子,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还能清热降火。另外莲子有着非常好的滋补作用,可以滋润人体肺部,提高身体免疫力。香甜可口的栗子是秋冬必备美食之一,它的性味甘温,有利于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花生有着“长寿果”的美誉,营养价值极高,有着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花生作为高蛋白的作物,补脾胃,促进食欲的同时,还可以润肺养胃,滋养补气。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节,虽然立秋后天气转向凉爽,但“秋老虎”可会再次重返。为了应对秋老虎,要食用清热祛暑的食物,茄子便是最佳代表。茄子性寒,口感佳,清热活血的同时,还可以缓解火气,去除秋燥。
立秋到来,末伏当下,可以选择居家按摩按摩穴位,降服秋老虎,强身健体保平安。入秋后,天气由暑湿变为秋燥,容易产生过敏,鼻子不通顺,此可以用自己的食指按压迎香穴,时间3-5分钟即可。“秋老虎”发威时很多人内心烦闷,因为炎热的天气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容易胸闷。而极泉穴正是手少阴心经的第一要穴,它在腋窝的顶点。按摩该穴位可以调畅气血,养护心肺,按摩的量也要注意因人而异。入秋后,气温有所回降,人体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复,比夏季食欲好转很多。很多人会选择贴秋膘,但若是不注意饮食的搭配,很容易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四缝穴正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用大拇指进行掐按,效果会更明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在这个时节,顺应天时,调养好自己,为冬季藏锋,保留生机与活力。
注: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