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ì Wǔ Jiā
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出处古代本草未见刺五加的记载,《本经》只记载五加皮。《别录》云: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m。茎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吉柄长3.5-12cm,有细刺或无刺;小叶5,稀4或3,小叶柄长0.5-2cm,被褐色毛;叶片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以,下面淡绿以,沿脉上密生淡褐色毛,边缘具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个或2-4聚一成稀疏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达8cm;花梗1-2cm;萼筒绿色,与子房合生,萼齿5;花瓣5,卵形,黄色带紫;雄蕊5;子房5室。花柱细柱状。核果浆果状,紫黑色,近球形,花柱宿存。种子4-6,扁平,新月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发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及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本品茎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浅灰色,老枝灰褐色,具纵裂沟,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黄白色,木部宽广,淡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辛。
鉴别(1) 本品根的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十列。皮层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细胞大多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64μm。韧皮部外侧散有较多纤维束,向内渐稀少;分泌道类圆形或椭圆形,径向25~51μm,切向48~97μm;薄壁细胞含簇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宽1 ~3 列细胞;导管壁较薄,多数个相聚;木纤维发达。
根茎的横切面:韧皮部纤维束较根为多;有髓。
茎的横切面:髓部较发达。
(2) 取本品粉末约5g,加75%乙醇5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提取2 次,每次5ml ,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异秦皮啶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1mg 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脾、肾、心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用法用量9~27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制剂刺五加浸膏
摘录《中国药典》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