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由广州新华学院主办,广州新华学院科研处和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共同承办的专题讲座《森林公园主题建设项目与特色景点规划研究》在东莞校区定静1C403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广东南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首任会长、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协会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士龙担任主讲嘉宾。关欣院长、黄金玲教授等多名教师及23级学生积极参加。
马士龙教授与黄金玲教授
马士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南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首任会长,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协会会长。主持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项目十多个,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项目数十个。主持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主题建设实施项目近十个,发表论文十多篇。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十多个和省级奖项数十个。
讲座伊始,马教授首先澄清了公众对森林公园的常见误解,强调森林公园不仅是森林资源的集合,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地域。根据广东省森林公园条例,森林公园是供人们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活动的法定区域。在介绍森林公园的分类时,马士龙教授提到,森林公园可根据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并根据管理层级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他强调,广东省目前拥有612处森林公园,占全国总数的23.16%,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接下来,马教授深入探讨了森林公园的主题建设项目,指出其主要特征是围绕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结合自然景观和当地特色文化,旨在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且每一个主题功能建设项目又由多个子项目构成。同时马教授强调,建设项目应兼顾多种功能,合理规划设计,以确保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特色景点规划作为讲座的第三部分,马教授强调了森林公园特色景点的规划应基于充分的外业调查和深入挖掘森林公园的特色。为增加师生们对其的了解,马教授通过展示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图片,来阐述了森林公园的“森林+”模式,即以森林为主体,结合不同类型的特色森林风景资源,如名山、河流、湖泊等,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景点。
讲座最后,马士龙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小结,提出主题建设项目强调以“以人为本、重在自然、精在特色、贵在和谐”的原则和四个建设理念:规模宜小不宜大、人工景点宜少不宜多、建筑设施宜藏不宜露、管理服务设施宜特不宜奢。以及为了帮助师生们更好的了解主题建设项目中的工作方法、规划流程,马士龙教授向学生们分享了其所在公司负责的三个广东省内森林公园实践案例,包括广东南岭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自然科普园、广东红山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和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这些案例很好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结合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和特色,进行主题建设项目和特色景点的规划与建设。
马士龙教授对森林公园主题建设项目与特色景点规划研究进行讲授
讲座互动探讨环节
在探讨环节,黄教授首先对马教授的这次分享表达感谢,随后提出目前我国森林公园数目众多且还在不断增加,森林公园主题建设项目工作有重大前景,鼓励有兴趣的同学积极了解和参与课题的研究。
本次讲座,学生们不仅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习到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讲座现场合照
END
城规学院团学宣传部
为了你 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