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直播!
⏰10月19日19:30
主题:如何帮孩子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
📣大咖吕鸿娟老师在线答疑,不可错过!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难沟通,厌学、沉迷游戏、离家出走、各种叛逆行为……让无数父母提“青春期”色变。
然而,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却说:原来青春期并不可怕,原来它是人生中如此美妙的黄金时期。
本文来自妈心理的一位学员分享。
原来,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如此淡定~
01
无论多累,请别把负面情绪传给孩子。
我的孩子是在初中开始有了青春期叛逆的苗头。
孩子爸爸经常跟项目全国到处跑,所以家里经常性的只有我和孩子。
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我和孩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是在孩子进入初二后,问题开始一点点出现了。
我和孩子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爆发冲突,冷战变成了家常便饭。
孩子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我说话,经常一回家就把自己锁在屋子里打游戏。
孩子的房门好像成为了我们之间的一道屏障,互不打扰,互不干涉,但是我当时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到底出在哪,只是想,也许就是孩子大了,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
但是后面的问题逐渐愈演愈烈。
老师开始找我谈话,说孩子的成绩掉的很厉害,有好几次被抓到上课睡觉,上课的时候也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
我知道这是孩子经常躲在屋里打游戏的结果。
我开始出手干预,哪怕每次都是以争吵和冲突收场,但事实是我的管教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对于一个已经上初二的男孩子来说,他已经有了反抗的力量,我想没收他的手机,才发现我根本争抢不过他。
用言语批评、指责,换来的也只是声嘶力竭的咆哮和“别管我”的警告。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直到有一天,我因为工作原因疲惫的回到家,看到客厅门口随地脱下的鞋子和孩子懒散的躺在沙发上玩游戏,我控制不住的跟孩子抱怨:
我成天辛辛苦苦的上班,回来还要收拾你这堆烂摊子。
孩子厌烦的起身回屋,我听到他对着手机说:
咱们玩会儿游戏吧,我妈又回来了,一回来就要听她的唠叨,烦死了,真不想在这个家待了。
那一刻我有委屈,也有自责。
我知道孩子嫌我唠叨,但是无意识的说教和抱怨,已经无形的根植在我的潜意识中,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也是在那一刻我开始有了求助和学习的念头。
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知识,买了很多的书,但是不同理论之间的教育方式大相径庭,一度让我陷入更加迷茫的境地,究竟哪位老师的才是对的,究竟哪个方法才适用于我的孩子?我该如何当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妈妈?
无意中接触到了妈心理默薇老师讲的《打败厌学提升学习动力》这门课程,也是通过了学习这门课,才开始了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我和孩子的现状,其实来源于多个方面的集中作用,但是我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占了很大一部分。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力量,接触的事物了解的知识都是有限的,那个时候他们是依靠父母,将父母视作神一样的存在。
那个时候父母的管教、命令,他们会欣然接受。
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的唠叨、命令和他的独立意识开始有了冲突。
同时我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的负面情绪,也都一股脑的宣泄在了孩子身上。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踢猫效应”,指的是将自己的情绪发泄给比自己弱势的人。
孩子是这个家里最为弱小的存在,自然成为了我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孩子本身处在学习的重要阶段,学校的考试、排名等压力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回家还要消耗我的负面情绪,长此以往自然想要躲避我。
这其实是孩子趋利避害的本能。
默薇老师曾说,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情绪的“容器”,能够接纳孩子的种种情绪,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自己的盛纳情绪的容器已经满满当当了,我无力接纳孩子的情绪,反而将自己的情绪倾泻在了孩子那里。
游戏、和我的争吵,其实都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渠道。
想要改善现状,唯有从自身的成长入手。
02
除了唠叨,请找到其他的沟通途径。
默薇老师在课程中反复提到神经系统一和神经系统二的状态。
人的大脑分为理性脑和情绪脑,当人处在恐惧和压力状态下,原始脑会开始工作,神经系统一也会处在兴奋状态,理性脑就会受到抑制。
这个时候你的说教、道理,孩子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的。因为孩子对你是抵抗的状态。
而神经系统二是一个安全、愉悦、放松的状态,当你对孩子没有威胁的时候,对话才能顺利的进行。
所以唠叨、说教,很有可能只是感动了自己的废话。
那除了唠叨,该如何和孩子建立沟通呢?
我们所谓的沟通不是命令,不是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平等、尊重、倾听、不带评判的对话。
记得之前,我也尝试过和孩子沟通,但是最后总是无功而返,我总觉得是孩子拒绝沟通,但现在想来,问题的确是出在我这。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跟孩子说让他报个辅导班,他说不愿意报班,我便说:那怎么行呢?你们班成绩好的都去报班了,你这成绩不加把劲怎么行呢?
结果可想而知,以孩子摔门回屋而告终。
我只是沉浸在了自己的沟通假想中,却不知道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命令。
除了需要改变沟通模式外,对话的话题也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不是只有学习。
想想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回到家还要跟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学了什么,考了多少分、做了多少题,如果让你回到家还谈工作,你愿意吗?
默薇老师建议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游戏,聊聊同学们发生的趣事,聊聊最近一起追的剧、聊聊孩子的爱好和特长。
当话题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就会发现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在慢慢的拉近。
03
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父母首先要成为有力量的那个人。
在一次直播课上,老师曾讲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丈夫、妻子、孩子,三个人就像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条边动了一定会影响另外两条边。
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了一些行为偏差,最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一定是父母。
而对父母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自身的力量。
设想一下,如果父母本身缺少能量,那孩子掉下悬崖的时候,你是没有能量去拉住孩子的。
只有增强自身的力量,才能在孩子青春期这个阶段,帮助孩子纠正叛逆、厌学、沉迷游戏这些偏差行为。
那如何增强自己的力量呢?
1、觉察自身焦虑的源头
中国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处在一个焦虑的状态中:害怕孩子考不上好学校,害怕孩子将来没有好工作,害怕孩子将来没有好前途。
当父母将这些焦虑传递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切断这种连接,会逃避、会隔离。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觉察,这份焦虑到底是孩子带给你的,还是出于自身的不安全感。
在开始学习后对这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后,才发现如果焦虑是100分,那么父母自身的焦虑其实是占据了百分之六七十,剩下的才会是孩子,或者还有原生家庭等因素。
搞清楚焦虑的源头,才能重新审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2、建立自身负面情绪的排泄系统
就像前面说的,如果父母自己没有能力处理负面情绪,就更没有能力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建立负面情绪的排泄系统,主要是需要家长先了解该如何处理情绪。
原来青春期并不可怕:孩子能否走出叛逆的漩涡,父母的力量是关键。
处理情绪不是憋着,而是选择正确的方式去释放。
比如跑步、瑜伽、旅游、日记、找人倾诉,都是很好的办法。
当自己负面的情绪排泄出去,自然有力量接住孩子的情绪。
3、分清界限
很多家长的焦虑是因为和孩子处在共生的状态,孩子没考好,自己比孩子还焦虑;孩子还没有着急,自己先替孩子着急。
这就是界限不清的表现。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独立意识发展的阶段,孩子会在这个阶段完成“我是谁”“我是成为谁”的自我认同,这个时期家长过多的干预,只会否定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成长。
分清楚哪些是孩子的事,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
孩子分内的事情我们不干预,不该我们介入的我们不评判。
比如控制手机这件事,只要不强迫,就能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孩子知道自己一玩手机就很难停下来,就下载了一个锁定手机的软件,到点才能玩手机。
在家的那段时间,他从每天半天的学习时间,逐渐去适应,一直到能做到跟学校一样地作息时间后,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不一样了。
他的桌边开始出现各种便利贴纸条,写着他的计划,状态也变得非常积极。
时至今日,儿子的状态很好,成绩还有提升。
孩子的青春期的确是一个问题频发的时期,但是同时也是和机遇并存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父母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我庆幸自己没轻易放弃,而是选择学习求助。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想要深入沟通,可以预约妈心理心理咨询,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妈心理父母成长训练营》致力于帮助孩子与家长减少焦虑与痛苦,给孩子和家长带去内在的力量与希望。
专家团老师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具体分析青春期青少年问题,告诉家长如何不打不骂,解决青春期孩子暴躁、厌学、不听话等问题。
新的一期课程即将开始,我们一起携手,在每一个特定的阶段,给孩子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养育,让孩子能成长得更好。
---推荐阅读---
《女儿休学后,终于“重生”,我们走过的弯路,希望你不要重读》 《孩子躺平、沉迷游戏,不是天灾是人祸》 《妈妈自述:和青春期孩子爆发手机争夺战,也许是转折的契机》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