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高。在 35 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流失加速。35 岁左右开始,骨量流失不可逆转,因此预防骨质疏松是每个人终生需关注的事,年轻时增加骨量储备利于预防未来可能的骨质疏松。
01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 5-10年内。
老年性骨质疏松:通常指 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
02
“静默杀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和发病率日益升高,是全世界公认的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被称为“静默杀手”。1/3 的女性在 50 岁后生活中会遭遇一次骨折,全球每 3 秒钟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髋部骨折后 1 年内,20%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50%患者致残,再发髋部骨折风险增加 2.5 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03
静悄悄的骨质疏松
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骨量却在无声无息中流失。病情进展后会出现临床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以腰背痛多见,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可伴肌肉痉挛、活动受限。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是严重后果,常见部位有椎体、前臂远端、髋部、肱骨近端和骨盆等。严重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
04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除年龄增加和绝经等不可控因素外,不健康生活方式如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 D 缺乏、过多饮用含咖啡因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体重过低等应避免。此外,一些药物和疾病影响骨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管理。
05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 避免不健康生活方式。
● 适度进行肌肉力量锻炼,锻炼平衡性和敏捷性。
● 补充充足钙和维生素 D,平衡膳食。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 800 毫克,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为 1000 毫克。推荐含钙高的食物有奶制品、鱼类、虾蟹、豆类、坚果类等。饮食钙摄入不足时,适时适量补充钙制剂。
● 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 D 合成,利于钙吸收。
● 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特别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06
骨质疏松治疗的误区应避免
● 误区一:单纯靠补钙,忽视抗骨质疏松药物规范使用。
● 误区二: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钙,实则骨头汤钙含量极少。
● 误区三:老人觉得治疗骨质疏松已晚,其实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误区四:认为骨质疏松是小病、自然规律,无需重视。实际上它不仅导致腰酸背痛,还会引发骨折,且可防可治,早期检测、发现、干预是预防骨折的有效手段。
● 误区五:以为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其实骨折手术只是局部治疗,全身骨折风险未改善。
● 误区六:症状缓解就认为疾病痊愈,殊不知骨质疏松是慢性病,需终生规范管理和随访。
关于骨质疏松的六个真相
一起来了解一下
扫描下方活动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