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尧、舜、禹禅让的真实内慕
文摘
历史
2024-09-19 00:02
浙江
“禅让〞在政治上讲就是将权力和平转移,在我国历史上真的有帝皇之权和平转交的吗?可以说是没有的!但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会有尧、舜、禹的“禅让”呢?这是因为从我国孔孟儒家道统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从轩辕黄帝开始我国一直遵循着子承父位的规定(后成传统),黄帝王朝子孙相传一共传了七个君王。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孟之道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总结合。孔子翻遍了春秋前记载的历史,被他找到了尧、舜、禹三人并非子承父业的例子,于是以“天下德者居之”的思想教肓子弟,到各国游说各色君王,提倡礼乐、道统观念。而事实上,孔子及其弟子们用了近2000多年的时间,实践的一直都是希冀将君主化为圣人的治国政统,而非将圣人化为君主的治国道统。所以说儒家的道德理想,从始至终都在为在位的君主服务,在被在位的君主所利用,历史上只有个别的暴君是焚书坑儒的(当然在当时特定的形势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全国统一)。所以禅让在儒家的道统中是上古圣贤明智的象征,是最最正确的政治举措。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这无疑是道统凌驾于政统的标志。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此乃孔夫子一生笃信的圣人治国策略、追寻的道德理想。怪不得就连吕不韦也曾以此言暗示秦始皇嬴政的暴政是会带来即将倒台的后果的!从秦帝国短短的40年寿命中,于是就有人认为,政道合一、儒家道德规范成为政治手段,才是永久的统冶之道。孔孟之道的观念在当时(同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却被旬子的学生韓非子一语道破:“舜逼尧,禹逼舜。”舜是尧的女婿,而尧的儿子丹朱不成器,直到朝臣和百姓纷纷认为舜“贤明”才发生了舜坐上了帝位。这样看来,似乎并不是尧让位,而是舜自己取代了丹朱。《尚书》中言: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就是舜即位后,立即除去了终、共工、欢兜、鲧等一干尧在位时的名臣,终使天下臣服。很显然,共工等人很可能威胁到舜的顺利即位,所以舜才这样排斥了他们,“杀鸡儆猴〞再明显不过了。但不过舜最后还是被鲧的儿子禹所取代。舜是禹的杀父仇人,大禹治水成功后,能甘心塌地为舜所用吗?韩非子的“禹逼舜”这句话很精典,虽然《史记》上讲,舜南巡时不幸病死途中。但战国时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却这样记载:舜年迈体弱,禹于是迫舜去南方巡查,实为“放逐〞,舜因此死于途中,当时娥皇和女英都不在舜的身边,真是死得孤单极了。于是后来便有了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的凄凉结局:“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这也就是湘斑竹的来历。我们暂且不管《史记》中的记述是真是假,是否符合真实历史,倒觉得《竹书纪年》中的记述好象更贴近现实境况,总之,好端端的一个君主舜怎么会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去死命南巡呢?舜的死实则上是有点蹊跷的。今天我们无论如何推测,都不可能再现当时情景,又如何能知道舜传禹帝位是否有内幕的存在!原始社会从轩辕黄帝开始,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是帝喾之子,在尧之前根本不存在“禅让”。孔孟的所谓“禅让”只发生在尧、舜、禹的时代,我们且当它是真的,可惜古老的禅让和德冶到夏朝时就不幸地破灭了,短短的三代君王在历史长河中是流星一闪般地过去了!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心安理得地接受傀儡汉献帝的让位后,脱口而言:“舜禹受禅,我今方知。”他的一句话揭露了所谓“禅让”背后的实质,孔孟之道的天下唯“德者”居之,实则应该是天下唯“权者”居之,谁的实力足够强,谁的地位足够稳,谁就可以登上帝位。看天下千百年来的争斗,越是乱世,所谓“禅让”的节目越演得精彩,在“和平性异姓夺嫡”的光环之下,这些所谓让位于他人的神话怪圈有许许多多都是被历史和人们太理想化了的一些政治谎言。所以,我认为尧、舜、禹的“禅让”是假的,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玩弄的伎俩!
沈兆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