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能|闲拾篇(一百一十)

文摘   2024-11-10 00:00   浙江  


【作者简介】王爱能,男,江西省高安市独城镇人,1988年毕业于江西省宜春师专中文系,现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嘉兴市秀洲区作协、戏曲家协会及朱彝尊研究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永远的映山红》《拥爱尽责》《美味的牛筋》《四季如歌》《忆海酸甜》及诗词集《雏及》等。


(一)

人的感性和理性是杂糅在一起的。

对待事物,首先获取的是感性的认知:看到什么,反应如何;听到什么,反应如何,这些反应都是通过感官而生成的,在浅表层,未及深入。

依托“反应”而进行思考,通过思考而得出“新”的认知,就属于理性层面了,这种思维符合人的本性,是“真人”的体现。

为人处世,感性走先,理性因感性而生,两者虽有差别,却总是交缠在一起。感性过头不好,理性过头亦不佳,适度的平衡才是完美。

让我们做一个感性与理性平衡交缠的人。

 

(二)

有些人托请办事,可谓是绞尽脑汁并且坚持不懈。

朋友曾对我说,他突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很和气,第一次见面后就跑到家里来,还送来些东西,之后那个人就隔三差五地跑来,每次都要带来些东西,朋友感到有些懵,便开门见山地问他要做什么,那个人终于说出了目的,要什么什么——朋友表示帮不了忙,把东西给退了回去。

“可是那个人就像一块胶布,彻底把我粘住了,”朋友感叹,“他也不顾什么面子,依然一个劲地往我家里跑,还是小包小袋地拎来,每次都是重复那几句话:你能帮忙,你能帮忙,请你帮帮忙——”

“后来怎样了?”我打断朋友。

“没有结果,”朋友说,“这种性情的人,即便能帮,我也不会帮。”

朋友的做法是对的,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不良现象,其实都是“人”刻意搞出来的。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最是容易滋生腐败,许多事情明明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为什么偏要搞拉拉扯扯那一套呢?

人性的阴暗面,必须受到洗刷。


青黄不接(青:青苗;黄:成熟后呈黄色的庄稼)指庄稼还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也比喻新旧不能衔接或后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中断,接续不上。

(三)

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我每月的工资是五十元。

就是这五十元钱,我能够满足全家人的日常开销,有几次到月底时还略有剩余,年底发的一点奖金(三百多元)则可以全部存起来。

尽管利息不高,那时大家手头有点钱后都存银行,外面并没有任何能获得利润的投资,市场上的东西都很便宜,譬如猪肉,才几毛钱一斤。

现如今,我每个月的工资是七千多元,却不够花,简单来算算:房贷三千,女儿的伙食费两千,孙女那一千五,加上水费,电费,煤气费和自己的日常开销,兜来转去总是紧巴巴的,若碰上亲戚家有喜事,那份子钱就必须得动老本了。

我感叹,现在的钱真不是钱了,要想获得又并非易事,而一毛两毛的洒落在地上,却没人会拾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

“好死不如赖活着”,相信大家都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心思:如何去赚吃的,如何去赚穿的,如何去赚用的,赚到了,质量是否满意,还欠缺什么,等等。总之一句话,活人都会有盼头,有憧憬。

若是两眼一闭,便什么都没有了,死人不会有盼头,死人不会有憧憬。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便铤而走险,如欺骗,敲诈,贪污,侵害等,表面上看似风光,实则灾祸已隐隐而来,“恶有恶报”,并不是迷信。

这种人,不是“赖活”,而是“乱活”,乱活之人最易走向死亡。

辩证地看待“死”和“活”,对每个人的人生都很有意义。

 

2024、8、20


虎斋
说说从古至今嘉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