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自动化码头长什么样?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东方澳洲”轮满载货物缓缓抵港。待船靠泊后,一场智能化的作业随即展开——只见多台桥吊从数十米的高空落下“抓手”,巨大的集装箱被精准抓起后稳稳放在自动导引车上。不远处,穿行于堆场内的高速轨道吊早已就位,将运抵的集装箱精准堆码、有序摆放。行云流水的装卸作业背后,是自动化在显效。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自2015年开工,分三期建设,2023年底三期码头已投产运营。与此前相比,码头作业效率提升6%,吞吐量提升15%。随着“东方澳洲”轮最后一个集装箱顺利装船,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60.9自然箱,第十二次刷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通过持续深入推进码头装卸装备、水平运输设备以及堆场装卸设备等自动化,目前我国港口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应用规模总体位居国际前列。
改造一座传统码头分几步?
传统老码头,变身智慧新港口,背后是一场从“四肢”到“大脑”的改造。
先看“四肢”——
一座集装箱码头要实现船舶装卸、集装箱转运、堆场进提的全过程无人化操作,离不开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港机装备与装卸系统。
以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为例,当巨轮靠泊,岸桥是码头装卸集装箱的首要设备,通过引入双小车自动化岸桥,可以实现两部小车接力作业,使装卸作业效率提升50%;集装箱卸下后,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将箱体高效转运至堆场;世界首创双箱自动化轨道吊随即上场,一次可同时起吊两个集装箱,助力堆场作业效率翻番。
再看“大脑”——
从岸桥、轨道吊到AGV小车,众多港机设备如何有机衔接、有序运行?要靠一套强大的自动化软件系统。有别于传统码头,自动化码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码头设备要通过软件系统实现智能调度与决策,它们相当于自动化码头的“神经中枢”。
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从集成创新首套全国产自动化电控系统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到全球首创自动化轨道吊高效直流供电系统,再到研制首款高载荷全功能驱动桥……短短5年内,港口实现了从全自动化到全国产自动化的跨越。
从部分自动化到全流程智能化,从引进国外技术到全部自主创新,近年来,智慧港口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自动化码头加快实现“中国造”。集装箱码头方面,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在一些技术领域实现了“部分领跑”。干散货码头方面,国内各大港口在码头翻、堆、取、装、卸等作业环节上基本实现自动化,既降低人员作业安全风险,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