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麟飞
来源 | 智合研究院
10月15日,司法部发布了一份采购意向公告,计划投入1600万元,用于2025至2027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印制项目。
来源:司法部官网
回顾上一轮“2022-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印制采购项目”,最终的中标金额为1613万元。结合“法考”通过数据来看,2022至2024年三年间共计印制了48万本证书(其中2022年16.9万,2023年15.8万,2024年15.3万)。
来源:司法部官网
从预算安排来看,如果在“2025至2027年”期间证书的制作仍沿用当前标准——即每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预算上限为34元,每张《法律职业资格证明书》预算上限为2元,那么在预算金额几乎持平的情况下(2022-2024年为1632.3万,2025-2027年为1600万),这意味着2025-2027年间将继续印制48万本证书。
换句话说,未来三年按照计划,将有48万人通过法考,即每年的通过人数将维持在16万人左右。
注:“法考”采用赋分制,即每年官方会预设通过人数目标,并根据当年考试的难易程度,对卷面分数进行加权评分,以确定最终的合格分数线,从而确保达到预定的通过人数。
国内“法律人”的总数有多少?
自1979年12月律师制度恢复以来,法律人先后经历了“律考”、“司考”、“法考”三个阶段,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法律人累计超过了150万。
01 律考阶段(1986年至2001年)
1986年4月,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的通知》,开始实行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律师资格考试。从1993年开始,律师资格考试从每两年举行一次调整为每年举行一次。
“律考”的15年期间,通过该资格考试是社会各界人士进入律师行业的唯一途径。其考试难度与深度导致其通过率极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01年底,全国律师从业人员为12.26万人,其中专职律师76,558人,兼职律师13,699人。
02 司考阶段(2002年至2017年)
200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发布公告,推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律师资格考试统一纳入考试,为法律职业各主体提供了共同的门槛。
2002年3月,首届统一司法考试正式举行,共有36万人参加。据统计,自实行司法考试以来,通过考试的已有85万余人。
03 法考阶段(2018年至今)
201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在司法部2018年4月公布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中,“法律职业”一词代替了原有“司法”,这也意味着人员范围的扩大。就结果来看,2018-2022年期间全国已累计73.8万余人通过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就在本月,司法部公布了2024年8月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名单,共有26,185人获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新获得资格的2.6万余人均为参加2023年法考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
结合2024年4月,司法部发布的12.7万非应届生通过名单(2023年全国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员成绩合格名单)。至此,2023年“法考”的合格人数总计达到15.3万人,较前两年有小幅下降。
与此同时,今年“法考”报名总人数达到96万人,多地实际参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延伸阅读:[最高年龄80岁,一半选择做律师,谁在参加法考?]
百万法律人,去往何处?
通过“法考”已成为进入多个法律职业领域的必经之路。
当前,在我国要求必须通过“法考”的法律职业人员中,除了“司考”制度所涵盖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等4类职业,首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首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和担任法律顾问的公务员,也被纳入法律职业资格准入范围。
01 法官、检察官
1995年,《法官法》、《检察官法》颁布,采取内部录用的方式,法检系统开始组织法官资格考试和检察官资格考试。初期,法官、检察官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招干、安置军转干部,其进入检、法系统之后再参加内部系统的考试。
随着员额制改革的推广,法官与检察官的数量受到了严格控制。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法官总数约为18.9万,但到2017年则减少至12万名,截至 2021年11月,全国共计约12.7万名员额法官。
员额制是基于编制、实际工作量等因素确定的人员配置制度,以符合司法需求和职业发展。检察官与法官一样实行员额管理,2022年,全国员额检察官共计约6.9万名。
02 公证员
公证的范围涵盖合同、继承、遗嘱、赠与、财产分割、拍卖、出生、死亡、身份、学历、学位等诸多领域。公证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同时至少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并考核合格,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
人数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公证员14,869人,2018-2022年5年间公证员年均增加300余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
03仲裁员
仲裁员是办理仲裁案件的主体,各仲裁委员会按照不同的专业设仲裁员名册,仲裁员一般应符合从事相关工作(仲裁工作、律师工作、曾任审判员)满8年或具有高级职称(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具备法律知识且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
人数方面,2018-2023年间全国仲裁员数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一直保持在5-6万人左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年度报告(2023)》新闻发布会,截至2024年9月,我国共有各类仲裁员6万余人,仲裁机构282家。
04 行政执法工作者
自2018年“法考”推行以来,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及法律顾问的公务员也需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2023年全国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达293,593件,反映了在这一领域工作的现有公务员数量也相对可观。
此外,法考报考人数中“在职公务员”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数据显示,2024年来自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法治实务部门的考生约有26万人。
05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
在 399.7 万专业法律服务人员中,除律师、公证员和法律类仲裁员外,其他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如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非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村(居)法律顾问以及普法宣传的“法律明白人”)目前并未被强制要求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来取得职业资格。
抛去部分有更高自我要求,自发参与“法考”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及以部分纯粹出于兴趣或为了“凑热闹”“多拿一个证”而参加考试的法律爱好者。大多数考生的目标仍然集中在法院、检察院系统以及律师、公证员和仲裁员等职业领域。
然而,法检方面,自2017年员额制改革告一段落后,员额法官、检察官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行政执法等法治实务部门岗位需先通过公务员招录,其容量及每年新增的编制相对有限。而公证员与仲裁员队伍的增长相对平缓。由此,律师职业成为了许多法律职业资格持证者的主要流向。
06 律师
一般来说,律师执业需要通过法考后,再经历一年的实习后才能最终拿证。即2023年参加并通过法考后,考生要到2024年才能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再经过律所1年的实习,才可在2025年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如果不考虑“获得资格证书后从事非律师工作,多年后才申请执业”的情况,我们可以大致估算每年拿证者中选择从事律师职业的比例。
由于《2023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暂未公布,因此参考官方发布的2022年数据进行计算:
2022年,国内律师人数65,16万人,较上年度增加了7.68万。对比当年“可获得律师职业资格”的16.2万人(即2020年参加法考,2021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可完成1年律所实习的持证人),约有占比47%的人选择了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再结合文章开头对于“法考通过人数”的预测,进行倒推:
参考司法部发布的“2025至2027年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印制项目”的采购预算,未来三年,仍将有48万人通过法考,折算下来每年通过人数是16万左右。
2024年8月6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显示,国内律师人数已增至72.5万人。若选择成为律师的比例仍维持在4成的话:
· 未来三年,将每年新增约6.3万名律师;
· 到2027年,我国律师人数将来到95万人。
注:个人观点,初步估算,如有错误,欢迎评论区留言指正!
本文作者
孙麟飞 智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关注律师行业数据,关注关于法律科技的一切。 |
参考资料
关注智合
和百万法律人同行
责编 / 吴梦奇Scott
编辑 / 顾文倩Aro
分类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