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茧中人
文化
文化
2022-04-19 01:48
就像在我的朋友圈,微博,关于上海的水深火热,每天都是铺天盖地。然而,都二十多天过去了,小乔和朋友聊起天,那边突然惊叹“啊,上海封城了吗?你们买不到菜了吗,为什么不多买一点?”一时间你竟然解释不清楚,就算解释了,那边也会惊讶地质疑——互联网的信息看似像是一场普天大雨,无差别地淋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但实则是阿房宫式的一宫之间,气候不齐。当彼此的信息源没有重叠时,几乎等同于生活在两个世界。即便是同样在上海,相隔只是一个区。我另外一个朋友,发的物资相对频繁,他并没有感受到类似于我们区这边,对着天空呐喊要吃饭的凄惨。昨天聊天的时候,我们告诉他,我们已经生活到类似原始社会以物换物的境地了。比如我就曾经以五根黄瓜,换了一袋盐和半包香叶、八角。其实香叶和八角不是我们要的,只不过对方觉得一袋盐换五根黄瓜,有些不对等,就特意补上。我还用三十个鸡蛋,换了两包腊肠和一盒午餐肉罐头,因为家里实在没肉了。还用五个卷心菜,因为卷心菜被誉为“抗疫五兄弟”之一,几乎任何蔬菜盲盒都有它的存在,用它换了楼下邻居的西葫芦和丝瓜。当我们聊天这些的时候,这个朋友居然感到非常惊讶,说,“啊?我以为网上说的以物换物只是段子,原来是真的?”我瞬间愣住了,要知道,我们同样是在上海,隔着一个区而已。要说我们经历的,感受的,应该是高度重叠的。但是,我们依然不是生活在一个世界里的。这几年平行宇宙的概念被反复提起,尽管这是个大家半懂不懂的概念,但从大体上,确实也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一旦涉及到观念,就复杂,惨烈的多了。诸多观念之茧,是难以直视的。像汪曾祺这样的人,是直视之后,算了,还是呵呵,谈谈吃喝吧。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鲁迅和汪曾祺,差别是两者在内心出场的频率不同。今天看互联网的评论区里,就能明显看到,不同的字出自不同的茧里。差别是有些茧的空间更大,茧中人自知自己生活在茧里,于是对别人永远保持怀疑,甚至怀疑此刻的自己。而另一些人,茧的空间不仅小,茧中人还认为自己的茧就是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