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同业交流汇总的银保新单期交保费收入为329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3872亿元,同比下降15%。
从重点经营银保渠道的30家险企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前十家的险企来看,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中邮人寿和大家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388.1亿元和240.4亿元,其他均在200亿元以下。不过,这两家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速下滑。再从增速维度看,30家险企中,20家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同比下滑。
从行业主体来看,寿险“老七家”、银行系险企在银保渠道的保费表现往往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与风向标。
先看寿险“老七家”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老七家”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合计银保保费893亿元,收入跌幅相较于一季度大幅收窄,且小于银行系险企的跌幅,仅为2%。
与今年一季度银保渠道期交保费同比齐刷刷下跌不同的是,寿险“老七家”中,有4家甚至实现同比正增长。具体来看,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的同比增幅分别为23%、7%、1%、1%,中国人寿与太平人寿分别下降11%、9%。
这其中,可以看到头部险企在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实施以来进行积极战略调整下的成效。此前就有分析指出,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对新单保费收入在短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影响会逐渐递减。
再来看银行系险企,相较于“开门红”后的一季度数据而言,虽然整体的跌幅有所扩大,但差距逐渐收窄。今年前三季度,银行系险企银保渠道期交保费为888亿元,同比下降4%,中荷人寿涨幅最高为80%,光大永明人寿跌幅最高为66%。
值得一提的是,10家银行系险企中,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交银人寿、中荷人寿、中信保诚人寿5家险企的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同比逆势增长。
银保渠道实施“报行合一”后,各家险企在渠道端的恢复节奏、经营策略并不一致。不过,在市场竞争中,跑得慢就是一种倒退,如果不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只能“被动”应对。
从中小险企的银保渠道表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整体跌幅达到26%,维持正增长态势的寥寥无几。从获得的13家中小险企的数据中,仅前海人寿前三季银保渠道期交保费维持16%的正增长。其中,百年人寿、和谐健康、信泰人寿同比下滑较为明显,分别为66%、58%、58%,其他公司多也降幅达到两位数。
不过,前海人寿的偿付能力报告已有较长一段时间处于“未披露”状态,从官网披露的信息来看,银保渠道在售产品为一款分红型保险产品。
去年8月以来,银保渠道,经纪代理渠道相继落地“报行合一”。今年7月,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执行效果看,全行业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了30%。
为进一步深化银行保险合作,今年5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的限制(即“一对三”限制)。
国君非银团队认为,放开银行网点代理保险机构数量限制利好拓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范围,有利于银保业务销售尽快复苏;监管再次强调渠道费率“报行合一”要求,在同等费率环境下头部公司的产品得益于附加服务体系等更具备竞争优势,预计银行与头部险企的合作意愿将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报行合一”全渠道深化也来了。
金融监管总局8月2日向行业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明确自9月1日起,新备案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利率高于上限的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信息量”较大,除了利率下调外,还有一大值得关注的点,即再次强调了要深化“报行合一”,加强产品在不同渠道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各公司在产品备案或审批材料中,应标明个人代理、互联网代理、经纪代理、银邮代理等销售渠道,同时列示附加费用率 (即可用总费用水平)和费用结构。
业界认为,“报行合一”全面落地,将是代理人分级制度后,行业筛选优质代理人的另一抓手,延续代理人队伍清虚趋势,或有一批不成熟的代理人被淘汰。
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来说,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可谓十分重磅。在这个会议上,最重磅的政策之一莫过于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降息。
潘功胜表示,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年底前可能还会择机再降准0.25—0.5个百分点;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潘功胜预计,本次降息将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下调0.3个百分点,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0.2—0.25个百分点。
可见,稳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低利率态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事实上,监管部门在险企渠道端实行“报行合一”不仅是为了约束规范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险企负债端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
在上市险企2024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名高管也表示“报行合一”对于险企的积极影响。如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表示,无论是产品利率的调整,还是“报行合一”政策的影响,都是监管和行业共同在践行高质量发展、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和“报行合一”的推进,对于行业成本的下降是有促进作用的,对于压降利差损风险也是利好的。
再如,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进一步深化“报行合一”有利于促进行业精细化管理,节省资源的同时也促进每个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寿接到通知以后,已经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努力促进公司业务发展的平稳。
总体而言,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严格实施,虽然短期会影响保费收入,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险企来说,“报行合一”下,佣金将逐步调整至合理范围,有助于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倒逼险企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