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亓周评 | 从比亚迪到小米,新能源车险会“变天”吗?
文摘
财经
2024-10-27 22:15
北京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已经正式批复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联合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在京设立财险公司,批复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在京设立保险资管公司。这也再一次证明,中国金融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另一方面,当上述财险公司的名字被公布的时候,即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发现原来小米公司已经入局保险赛道。参股方天星数科,正是小米的子公司,前身是小米金融。此前,小米有一张保险经纪牌照,同时也有银行、消金等多张金融牌照。与其他平台大厂早些年在金融版图上“攻城略地”不同,小米总体上“慢一拍”,与自己手机的主业比较难结合,因此更多是在发力供应链金融。但小米造车之后,底层逻辑为之一变,保险成为互联网思维闭环的天然一环。因此,小米突然“闯进”车险赛道,其来有自。
现 状
新老造车新势力纷纷进军保险业,不过特斯拉和“蔚小理”目前拿到的都是经纪牌照,而比亚迪和小米拿的是财险牌照,后者的含金量自然更高。
车险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目前对此的体感微弱,但一旦变化成势,将是摧枯拉朽的。对传统险企而言,这不是杞人忧天的远虑,而是需要及早未雨绸缪;对躬身入局的新能源车企而言,从理论的可能走向现实的市场份额,并非一蹴而就,也无法躺赢,竞争与合作如何展开,是一道难题。
新能源车险,是公认的蓝海市场,但在当下却是各种吐槽和抱怨的痛点集合,从保费贵到维修难,频频登上热搜。
数据显示,比亚迪财险获批之后的两个月,揽下近7000万元的保费,成绩尚可,对传统险企的冲击,还需假以时日才能看出些许端倪。对此,车险老大人保此前也表示影响不大。
法巴天星财险在入局之初,预期也是先站稳脚跟。目前的新能源车险市场鱼龙混杂,家用车和运营车的风险并未有效区分,“车主喊贵、车企喊亏”的局面处于胶着之中。
从比亚迪到小米,上述的局面不会马上改变,市场力量慢慢会推动一个新的均衡出现。但重要的是布局和趋势,如果未来是新能源车甚至是电动车主导汽车市场,那么传统车企和传统险企都将被裹挟在这洪流之中,要直面新能源车企在商业闭环中的冲击。
趋 势
但谁都知道互联网闭环降维打击的厉害。保险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和商业价值的“内循环”,几乎写在了新能源车企的脸上。通过专属保险公司和定制化车险,建立起市场护城河。可以说,车险与新能源车,是并蒂莲,是迟早要化反的。数据成为新能源车企未来想象力和资本市场估值的重要权重。
传统车险市场,车企和险企各居产业链的一端,信息和数据是透明的,也是分散的,谁也不能垄断。车企和险企各司其职,各赚各钱,隔行如隔山。据此,传统险企有一套应对有效的精算及定价方法,形成了基本的风险判断。但新能源车改变了原有的格局和结构,智能化和互联网,使得数据可以为车企独享。这就使得新能源车企可以对新能源车险进行个性化定价,通过“合规”收集车主的驾驶数据,给低风险的用户以低费率,从而打破长久以来车险市场是柠檬市场的认知。经历了多年闭环思维的市场教育,新能源车从一开始就是要将苹果的模式复制过来,电动车和手机一样,硬件构成护城河,软件完成闭环,“我的地盘我做主”。掌握了车主驾驶行为大数据的车企,理论上获得了对车险定价、承保和风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保险是高度复杂的金融产品,新能源车企想要颠覆现有的市场格局,短期的投入成本不会低,而且需要落地的运营部门及人力,也面临着资源和能力的约束。保险还是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市场,属地成本并非仅仅互联网思维就可以绕过去的,所以趋势之下,千人千面的车险愿景,逐渐降低的车险愿景,在一定程度上,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决定着这个趋势是快是慢,是隐是现。